第139章第一百三十九章首发晋江文学城(一百……
第139章第一百三十九章首发(一百……
扬州刺史落到了魏琨手里,也甚害怕魏琨会杀他泄愤,但更恨钟离羡出卖他。
朝廷委派他出任扬州刺史已有二十余年,这么多年,他和钟离羡互相配合,将扬州治理的井井有条。
这几年天下动荡,他们临边的九江郡,魏琨迅速扩张地盘,还占了扬州几个郡国,他知道钟离羡打不过魏琨,还求朝廷搬过救兵,奈何朝廷被东楚绊住,抽不出兵力对付魏琨。
钟离羡怕魏琨继续侵吞扬州,亲自前往乌江秣陵与魏琨定下互不打扰的盟约,这盟约早就违背了朝廷,扬州是楚室的疆土,钟离羡自作主张,这本就不对,但扬州刺史体谅钟离羡的难处,也装作不知。
去年年关他入京面圣,是在梁献卓面前多说了两句魏琨夫人伏嫽的闲话,他以为只是见小事,谁知道会掀起轩然大波,钟离羡为了自保把他推出去,叫他如何不恨。
魏琨倒没杀他,只是把他们夫妇发派到田地里干活,让专人去盯着,防止他们逃跑。
这日天热,刺史夫妇在田野里又热又累。
站在田埂上看着他们的差役奚落他们。
“你们吃的是碎嘴的苦,害的太守夫人在富顿县段淮水,遭楚帝堵截,若不是我们太守及时赶到,差点就出了事。”
“现在楚帝只怕去了上蔡城,说不准就要兵发南境,太守没杀你们都是大度了,你们该感恩戴德!”
刺史夫妇可不会感恩戴德,心底大骂钟离羡,还得驱着铁犁耕地。
差役也嫌太阳大,站了会儿,跑到树下躲阴。
刺史夫妇看他背着树睡着,两人互视一眼,便丢开铁犁,没命似的撒腿跑。
差役扭过头瞧他们跑远,也没起身去追,拍拍身上的灰,回去跟魏琨复命了。
刺史夫妇一路跑向淮水,正见水面上泊了艘船,不见船夫,他们急忙上船划桨,奈何两人也是有身份的人,坐过船却不会划船,折腾半天,船才摇摇晃晃的驶离。
等离寿春远了,刺史掌舵也顺手起来,慢慢往北地划去。
刺史夫人在船舱内发现了许多食物,还有一袋钱,自是激动非常。
两人商议了一番,决定去上蔡城寻梁献卓,遂披星赶月走水路,只用了八天就抵达上蔡城。
刺史夫妇趁着汝南郡太守出行,挡在道上,才与汝南郡太守见上面,所幸这太守与他在长安时碰过面,刺史是州牧的属官,又是朝廷亲派,虽然不能明确官位大小,但刺史掌督查权,太守都要矮他三分。
汝南郡太守赶紧把他请到府里。
刺史夫妇把这连日来的苦楚都倒给对方听,自是要添油加醋,说钟离羡暗地投靠了魏琨,不然归属于扬州的广陵国、庐江郡岂会那么容易被魏琨拿下。
汝南郡太守当即知晓事态紧急,请了右军中郎将过府,商议过后,还是决定送刺史夫妇去追梁献卓。
梁献卓才走,没多久就追上了,刺史夫妇于是又在梁献卓跟前大倒了一次苦水。
他们还机智的把自己撇清了,只说是自己想跟梁献卓告状,这才被钟离羡转送推给了魏琨,目的就是让魏琨做这坏人,等杀了他们,他钟离羡还是清清白白扬州牧。
梁献卓当下震怒,依刺史夫妇所言,南境的扬州和荆州大部都成了魏琨的属地,南境有三州,扬州、荆州、益州,益州偏西南,多山峦谷地,与蛮夷国临边,人口是三州里最少的,域内有些地方还弥漫着瘴气,但益州境内也有绝佳的地方,譬如巴蜀等地,极适宜百姓居住,可还是不及其他两个州富饶。
眼下荆州只有南阳郡、南郡还没被魏琨吞下,南阳郡自立,南郡没人要,其余地方都为魏琨所有,而扬州已是魏琨腹地,这么算下来,南境竟已大半被魏琨收入囊中。
若魏琨倾全力与朝廷大军对抗,就比东楚难打了。
梁献卓思考再三,仍有些不放心,回长安后,再派两万万精兵给右军中郎将,不过要如先前打东楚那般,再遣一名侍中入汝南郡监督右军中郎将,事事必须急报给他,他虽不在南地,但却紧抓军事。
梁献卓回到长安已是九月,他在地方整整耽搁了半年,好在他对外宣称心疾复发,需要静养,一应公务都交由任陶和张赏并丞相几人商量着处理,倒也没出过大乱子。
梁献卓一回京,宣布身体养好,几人就得还政给他,尝到了总揽权势的甜头,几人心里舍不得还政,但也知他们还没到能架空梁献卓的时候。
梁献卓又令他们汇集这半年来一些重要的政事,梁献卓看过后,倒也没有处理不好的地方,也只有一封来自南郡的奏疏迟迟没人料理。
梁献卓一瞅见南郡,头开始做疼,打开来看,果然是来伸手要钱了,梁献卓询问任陶财政。
任陶回禀说前有东楚,后有南境,支撑的战事从没停过,国库看似盈余,但也不能将余款余粮拨给南郡。
梁献卓想想前世,南郡几乎每年都要伸手要粮款,那地方着实不是能活人的地方。
东楚才平定,原先的东平国覆灭,东郡、东平郡、陈留郡、泰山郡等四郡还归入兖州,兖州人口锐减。
梁献卓便效仿先祖皇帝,下诏迁徙南郡所有人口去填补兖州。
梁献卓自认为自己做的没错,南郡环境恶劣,他给这些百姓选了一条活路,等入那四郡,自然可以分得田地,安居乐业。
可是他想的很好,正经实施起来却很不好,迁徙人口多达几十万,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迁徙过去,南郡再穷也有地方豪强,这些豪强在南郡占据着最好的田地,又有家产,迁徙到东边的兖州等同于成为一无所有的贫民,这岂会愿意。
除开这些地方豪强,大部分百姓还是愿意的,响应朝廷的号召,纷纷收拾包袱往兖州迁徙,从荆州到兖州,路途太遥远,迁徙途中总有受不了跋涉而亡命的。
到兖州死了足有几万人,本以为可以有好日子过了,却发现兖州地界内的田地并没有想象中闲置的多,朝廷与东楚的战事,伤的最惨的是兖州当地普通百姓,地方豪强霸着最好的良田,给东楚的伪朝上交朝贡,伪朝不仅不会伤害他们,还会在战时给以庇护,东楚被打灭以后,这些豪强再转头向朝廷臣服,朝廷也还是接纳。
是以兖州地界内,真正闲置的田地都是那些在战乱中死去的百姓的,再封地迁徙来的南郡百姓,其实不够分,致使许多南郡百姓为活命沦为豪强奴隶,日子过得比在南郡还苦,心中对朝廷终归有怨气。
——
扬州刺史夫妇从寿春出逃,不久后消息就传到钟离羡耳中,钟离羡原想的是魏琨定不会让刺史夫妇存活,未料他没有杀刺史夫妇,还让人给逃了。
没过多久,就有钟离羡投靠魏琨的风言风语传出,钟离羡抓到传谣的人,质问这造谣是从哪儿来的,被告知外面都知道他向魏琨投诚,他已经是反贼了。
钟离羡霎时知晓自己中了魏琨的圈套,可为时已晚,刺史必定上报朝廷,他除了向魏琨俯首称臣,别无他法。
钟离羡于两日后递交降书给魏琨,魏琨接到降书以后,命他携扬州其他几郡太守来寿春受降。
钟离羡无奈照做,于当日召集会稽、镇江、丹阳、豫章四郡太守,与他们陈述利害,四郡太守皆愿臣服魏琨,以获得魏琨庇护。
钟离羡便携四郡太守入寿春。
魏琨设宴于太守府,钟离羡等人入得太守府,方才发觉他造反至今,竟然还没有称王,依然住在这太守府,府内的仆役还没有钟离羡的家仆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