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新政 - 边军悍卒:从收留罪女到九五至尊 - 情绪别上脸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60章新政

叶云靠在箭垛上,沉默不语。自从刘村一战,土堡的名声彻底传开。根本无需招揽,难民便蜂拥而至,尤其是从白杨镇方向逃来的。

他们曾指望驻守的府军能保护家园,却亲眼看着那些兵丁在鞑子铁骑下崩溃。

叶云脑中飞速计算。从长远看,人口当然是越多越好。但现在,这些饥饿的难民却是一把双刃剑。

各地惯用的赈灾手段,无非是搭草棚、支粥锅,将难民圈禁起来勉强维持。这种治标之法,初期尚可维持秩序。

一旦粮食告罄,温顺的饥民转眼就会变成暴民。唯有将他们转化为生产力,才是长久之计。

他转过头,看向身边脸色凝重的南宫京:“南宫先生,依你之见?”

南宫京拱手,眼神锐利:“大人,属下以为,可效法管仲之策。将青壮编练,或开矿,或筑城;

老弱妇孺,则教导其纺纱、采药、浣衣、炊爨……尤其识文断字者,可入学堂,教授孩童或协助文书……”

叶云眼中闪过激赏的光芒。这些天观察下来,南宫京是个有抱负的人,初来时带着读书人的清高,但刘村血战后,仿佛脱胎换骨。

“好!”叶云赞道,“《军屯新政》的章程,就劳烦南宫先生来草拟!”

南宫京眼睛一亮:“《军屯新政》?”

叶云点头:“正是!以强兵、屯田为骨架,吸纳流民!开荒之地,三年免征赋税!精壮者,编入预备役、工匠营,擅长打铁的……”

叶云快速说出自己的构想。南宫京心头剧震。经过刘村一战,他已看出这位叶千总的不凡,却没想到这位看似粗豪的武人,胸中竟有如此丘壑!

“属下这就去草拟章程!”他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转身大步离去。

月光下,那张平日里总是带着几分书卷气的脸,竟显出一种凌厉的锋芒,仿佛那支笔终于找到了它该落下的地方。

胡永看着南宫京风风火火的背影,咂咂嘴,凑近叶云低声道:“大人,这酸……呃,南宫先生,开窍了?脑子转得挺快啊!”

叶云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都几天了?还记不住称呼?”

“大人,俺这不是……脑子笨嘛!”胡永讪笑,“不过带兵打仗,俺可不含糊!”

“一般。”叶云转身欲走。

胡永吓了一跳,赶紧跟上:“大人!您别走啊!大人!俺是说……”

不远处几道人影匆匆而过。他连忙改口,快步追了上去。

“大人!大人……”

日子一天天过去。

一些东西,也在悄然改变。

王铁匠在云娘的协助下,带着几个膀大腰圆的兄弟,走进了张家大宅。起初,张家几房还在吵闹,派家仆去闹事。

当王铁匠当着所有人的面,干净利落地拧断了两个刺头的手腕后,剩下的人立刻作鸟兽散。

不到三天,断手的大房和昏迷不醒的二房就被“请”到内院“静养”。张家的钥匙、账本,则乖乖地交到了云娘手里。

外面几家店铺的掌柜们,起初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但当刘村大捷的消息传开后,这些老狐狸的态度立刻变了。

最先来的是绸缎庄的掌柜,送来了上好的云锦。接着是油坊、米铺、仓库的管事。就连最抠门的银庄掌柜,也捧着账本在二门外等了半天,只为给云娘“请安”。

“张老爷,怕是回不来了……”这样的情绪在店铺间蔓延。

天色渐暗。

平清县城内,却是一派喧嚣。酒楼推杯换盏,青楼歌舞升平。再是紧张,权贵们的应酬也不能少。听曲,听书。小道消息,往往传播得最快。

“张员外带着十万两银子投了鞑子,把小妾留下主持大局……”

“这一手玩得漂亮啊,两头下注……”

“张家可是占了县城三成的铺面……”

“听说柳家和李家为了挖张家几个管事,可是下了血本……”

说话的是张家铺子的一个伙计。闻言嗤笑一声:

“就凭他们?那六房……心狠着呢,其他几房加起来都不是对手。”

周围人眼睛一亮,纷纷凑近。

“二房也不行?二房娘家不是有府军撑腰吗?”

“府军?”伙计哼了一声,“六房背后有边军……”

“边军?快说说……”

“哎哟,酒没了,回去喽……”

“掌柜的别急!再来一坛上好的花雕!”

夜还很长。

土堡,一间小屋。

叶云看着三个东倒西歪的女人,一时竟有些手足无措。

说起来,这全是他一时兴起。

这段时间,他一直在琢磨伤口消毒的事。命人弄了几口大铁锅,又去镇上买了些便宜的酒水。

在王铁匠的帮助下,搭了个简易的蒸馏装置。几番折腾,总算弄出了几坛子度数在五十左右的烈酒。尝了一口,辛辣醇厚,远胜这个时代的劣质酒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