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重箭人钉墙,重斧劈脑袋 - 明末1631:重生东江一小兵 - 峰风火火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5章重箭人钉墙,重斧劈脑袋

大岩子村,汉军旗“专达”许守忠,本是凤凰城王参将家丁。

家主降了大金国,他也跟着换了身皮。

王家原本的军田都被正蓝旗主子占了去,家主屁也不敢放一个。

举家迁到岫岩后,没安稳几天,又被毛文龙领着东江兵打得狼狈不堪。

要不是老汗带着八旗铁骑来援,王佐领麾下的三百家丁,估计坟头草都几尺高了。

如今正蓝旗的牛录额真达兰泰算是岫岩这片地盘,所有人的主子。

许守忠的家主王佐领巴结得不行,连自家闺女都送上门做妾,嗯!叫啥福晋。

王佐领麾下的家丁队如今成了管庄,领着包衣、阿哈们,围绕着岫岩堡周边,接管了原来这边大片良田和宅院。

许守忠囊中羞涩,没争过其他同僚,被派到岫岩堡西南六十里外,大岩子沟方家村。

离主子远些也有好处,关上寨门他就是这里的“土皇帝”,这二亩三分地,他说了算。

这次大凌河之战,上头好像忘了这个小寨子,并没按照三丁抽一的习惯调人去打仗。

也亏得如此,听传言说,这次正蓝旗算是损兵折将,连主子三贝勒都吃了瓜落。

别看这山沟里的寨子并不大,周围沿着沙河两侧的田地只有千余亩。

但丰富的水源灌溉,产出还是相当可观。

秋收后给家主交了一半正粮,剩下的也足够十家人吃用不尽。

至于两家包衣够吃就行,阿哈们不饿死就得感谢主子仁慈。

如果不知道好歹,去看看岫岩堡旗丁大爷家的汉奴,活得就跟牲畜一样。

眼看都快到腊月了,这些天寨子里都在忙着储备年货。

寨里阿哈老孟家的跑来哭诉,说自家小儿子失踪。

这事根本没引起许“专达”的警惕。

特么的!谁让这小瘪犊子乱跑的?被狼拖走了没地方找去。

说是寨子,其实就是原来地主方家的大院。

外面一圈土坯墙,内院是土坯瓦房,唯有原家主的两进院子是砖瓦房。

许守忠带着手下勉强修复后,自家六口住砖瓦房,其他十家也都住在内院,连同粮仓都在内院。

两户包衣一前一后住在外院看守,二十五户阿哈们住在狭小的土墙草棚内。

别不知足!别的地方汉奴有地窝子住就不错了。

近两百口全住在大院里,看上去人气挺足。

然而一切虚幻的安稳,在腊月初二一大早,被残酷的现实打破。

……

秦逸选择的是强攻!

如果是独狼,他当然会选夜袭,以己之长克敌之短。

但这一次不同以往,两队新训的少年兵,必须要见血。

夜战?别闹了,估计自己人的误伤,都比敌人杀伤得多。

踩着滑雪板突兀而至的甲兵,守庄子前后门的两个包衣,硬是没反应过来。

八旗主子的红樱黑底“暖笠盔”,面上都覆着皮甲,只露两眼。

镶红旗的红底镶白边棉甲,当先的战兵背后插着赤色的三角认旗。

更离谱的是脚下踩着两块长条木板,居然就在雪地上飞也似的,看起来就很精锐。

难道是镶红旗的那位主子路过?

前后门的包衣都没敢拦,弓着腰站在门侧,想搭讪问问情况。

“崩!”

弓弦响声中,迎面而来的是穿透身躯的利箭。

“啊!”“敌袭!”“山匪进庄了!”

庄子里一片大乱。

前大门趴在秦将军背后,被硬带过来的孟大洋赶紧下来。

提着发给他的腰刀,进院后扯着嗓子大吼。

“乡亲们都别慌,东江镇秦将军救俺们来了!各回各家把门关上,乱跑者杀无赦!”

他这边的安抚,并没让秦逸这边的行动稍缓一刻。

前后门所有战兵,甩脱滑雪板,刀盾在前长枪、虎叉在后,端举着弓弩的射手,全神贯注。

院门一关上了门栓,只留了一个弩手守门,其他人鱼贯而入。

内院同样是前后门,平时都不开只走侧门,天刚亮,汉军旗老爷都没起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