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大朝会
萧逸风站在朝堂之上,手中的小抄紧紧握着。
他的目光在字里行间游走,那些由苏沐晴精心整理的北宫密报,就像是后世股票中的内幕消息,充满了权力斗争中的暗流和未公开的情报。
这些情报犹如股市中的敏感数据,谁掌握了它,谁就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最精准的判断,抢占先机。
而他,今天必须在这场复杂的博弈中,利用这些“内幕消息”,打出属于自己的王牌。
“宣国大朝会,竟然也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资本博弈。”萧逸风心中暗自感慨。
朝堂上的大臣们,就像是股市中的机构与游资,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背后的利益和立场。
在这片权力的海洋中,没有涨跌,只有生死。
殿内一片寂静,空气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原本喧嚣的殿堂,随着萧王的到来,悄然安静。
所有人都在等着这场风暴的揭幕,他们面上保持着冷静无波的面具,但心中却暗潮涌动,猜疑与盘算在每个人的脑海里翻涌。
萧王缓步走入大殿,步伐虽稳,却带着几分沉重和迟缓。萧逸风目光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细节,从萧王的步态中,他推测出萧王的腿疾正愈加严重。
或许,健康问题已经成为这场权力游戏中的潜在变数。如此微小的变化,对于一个帝王而言,可能意味着更多的无奈和不甘。
然而,在捕捉到这一细节的同时,萧逸风心中却涌起了一股难以言表的复杂情绪。
他知道,眼前的萧王是萧乾的父亲,是那个年少时给予许多期待、却最终逐渐疏远的父亲。
萧乾的记忆如潮水般在脑海中回荡,那些欢笑与失望、期盼与失落,都在此刻变得格外鲜明。
然而,萧逸风却无法真正将这些记忆当作自己的经历。
“这是我的父亲吗?”他暗自问自己。记忆中的那份依恋和现实中的陌生感相互交织,让他感到一种微妙的疏离与错位。
萧乾的记忆与他作为萧逸风的认知仿佛在心中不断碰撞,令他难以获得真正的认同感。
眼前的萧王,在萧逸风的眼中,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存在。
萧乾的内心深处或许对这个父亲依然怀有某种情感,但对萧逸风来说,这只是他不得不面对的一个权力对手,是一个必须小心应对的棋盘中的棋手。
“权力逐渐失控的恐惧吗?”萧逸风心中暗自思忖。
这样的一位帝王,眼看着自己逐渐老去、腿疾加重、力量不再,他会如何布置自己的棋局?
会不会有一天,他对自己这个世子也动了杀念?
这种不安,仿佛现代股市中充满敌意的投资者对手,一刻也不能放松警惕。
萧逸风目光微微闪动,他知道在这场博弈中,自己必须稳住自己的立场,不容有任何差池。
无论脑海中的那些记忆如何搅动他的情绪,眼下的他,必须是一个冷静的对局者,必须与萧王以全新的立场和角度交锋。
萧王走到宝座前,微微停顿,扫视一圈在场的大臣们,脑海中则思索着前些日发生的刺杀事件。
他的目光从忠心耿耿的老臣身上掠过,最终落在了二王子萧恒身上。
那位一向低调、谦和的儿子,今天却站在人群中,目光低垂,看似毫无争斗之心。
然而萧王的心中却隐隐升起了疑虑。
“那场刺杀,或许是你在暗中动了手脚?”萧王的目光凝视着萧恒,仿佛试图从那张平静无波的脸上,看穿一切。
然而,萧恒的神情依旧温和,如同一潭死水,毫无波动。
萧王微微眯起眼睛,心中升起一丝警惕。
紧接着,他的目光再次转移,这次落在了李谦身上——萧鼎的首席谋士。
李谦总是站得不紧不慢、姿态稳重,今天也不例外,依然是那副深思熟虑、不卑不亢的模样。
萧王的眼神在他身上停留了片刻,心中却涌起一种不安的感觉:“难道是萧鼎在背后策划苦肉计,想借此稳固自己在军中的地位?”
这种想法刚一升起,萧王便抬头看向萧逸风,如果要说是苦肉计的话,那么世子府必然也摆脱不了这种嫌疑。
眼前的世子,早已不再是那个温文尔雅、谦和少言的年轻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冷静且果敢的气场。他的眼神坚定,眼中有一种他从未见过的沉稳和力量,仿佛一位随时准备应战的将军。
萧王心中一紧,暗自问道:“什么时候,乾儿变得如此坚定?他真的没有野心吗?”
萧逸风也在打量着这位父亲。
萧王的眼神犀利如刀,洞察一切的气场令人压力山大。
曾经,他会因这种目光而感到压迫,而今,他却从萧王的眼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像。
这场博弈,注定比资本市场的腥风血雨还要复杂与危险。
萧王终于落座,手微微一扬,示意朝会开始。
“众卿,”萧王的声音低沉,带着明显的疲惫,却不失威严,“近日王都发生刺杀之事,世子府与大王子皆受波及,实在是孤王治国不严,有负先帝之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的声音轻轻起伏,话语中的愁绪和威严交织,似乎在刻意试探着朝堂中每一位大臣的反应。
殿内寂静无声,众臣屏息以待,每个人都在等待萧王下一步的指示。
“刑部侍郎何在?”萧王的话语带着一种沉重的压迫感,扫视了一眼众人,目光最终停在了下首的刑部侍郎赵元春身上。
“臣在。”赵元春步伐谨慎地走上前,恭敬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