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肯定能赢
狗鱼,村里人也叫它河狗子,这是水里性子凶的食肉鱼。
辽北这地界,常见的有黑斑、白斑狗鱼。
其中个头能长得特别大,成年的能有好几十斤重。
拎起来竖着,差不多跟半大的小子一般高。
这年代物资金贵,谁家要是能逮着这么一条狗鱼,腌成肉干存着,整个冬天的荤腥都不用愁。
只要杜建国这次捕鱼能拿下一条狗鱼,跟刘家村的这场比试,基本就稳操胜券了。
巧的是,杜建国前世研究捕鱼技巧时,专门琢磨过白斑狗鱼的习性和捕法。
还有一些特殊的饵料配比,对于狗鱼有强烈的吸引力。
就算退一步说,真没遇上狗鱼,他也笃定自己的捕鱼本事,绝不会比刘家村的人差。
所以他才敢应下跟刘铁柱的赌约。
可村里的人不知道这些底细,只瞧见他一口答应得痛快,背地里都犯嘀咕,觉得杜建国这是犯了糊涂。
见村里几个老人凑在一旁唠嗑,杜建国悄悄把大虎和刘春安拉到边上,压低声音问:“你们家里还剩没剩猪肠子?或是其他动物内脏也行。”
大虎挠了挠后脑勺,一脸纳闷:“你要这玩意干啥?我家倒还剩点,就是早切碎了,这两天正拌着糠喂狗呢。”
刘春安清了清嗓子,接话道:“我家就剩个猪心了,要是你用得上,我回去拿给你。”
“都给我带过来!”杜建国解释道:“我要用这做鱼饵。”
狗鱼是食肉的,这种带强腥气的内脏,对它们诱惑力特别大。
尤其是现在刚转寒,狗鱼正缺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补身子,闻到味儿肯定会来。
“嗨,都是些不值钱的东西,你等着,俺这就回去拿!”
大虎和刘春安没多墨迹,说着就转身往家跑。
这边两人走了,杜建国转身往村东头去——他得去亲爹家里,把家里那张旧渔网借来用用,捕鱼没渔网可不行。
杜建国刚进院子,就扬着嗓子喊:“爹,把你那渔网掏出来给我使使!”
推开门却愣了,大哥杜强军和亲爹正急得围着炕转,老太太躺在炕上,额头敷着块浸了水的白毛巾,脸色蜡黄。
他心里咯噔一下,脚步都乱了,慌忙凑上前:“我娘这是咋了?”
杜强军先叹了口气,声音发沉:“娘听说你跟刘家村打赌,输了要把狩猎队名额让出去,一下子急火攻心,就昏过去了。”
大哥跟着劝:“老二,你别慌,没啥大事。已经请老郎中来看过了,说养几天就缓过来了。”
这时,炕上的老太太虚弱地开了口,声音细得像蚊子哼:“建国……是建国来了吗?”
“娘,我在呢!”杜建国赶紧握住她的手,眼眶发热。
“您说您着什么急啊?咋还把自个儿气倒了?是儿子不孝。”
老太太攥着他的手,喘了口气:“建国啊,你能在营生,娘高兴。现在又弄来狩猎队名额,拿上了县里的钱,以后旱涝保收,还有县里发的工资,多好的日子……可你不能拿这当赌注啊!万一没了,不就功亏一篑了?”
“我早就说了!”厨房门口突然探出来个脑袋,是大哥丈母娘何彩花,手里攥着把瓜子,边嗑边撇着嘴。
“杜建国,你偏不听!乖乖把名额交出去,兴许我那大侄子还能分你俩钱。现在要是赌输了,你可就啥都捞不着了!”
这话一出口,老太太胸口猛地起伏了一下,脸色更白了。
杜强军气得咬牙,扭头冲何彩花吼:“你他妈有完没完?真把我娘气出好歹,你负得起责?滚!”
何彩花眼睛瞪得溜圆,不敢置信地指着他:“杜强军!你他妈竟然敢骂我?”
说着就要撒泼,撸起袖子就要冲过来。
“亲家母。”炕上的老太太突然睁开眼,声音虚弱道。
“小孩子不懂事,你别跟他计较。再过几天,我们家年猪就该杀了,到时候给你切了肉。”
何彩花的动作僵住,悻悻地哼了一声:“赶紧把肉给我,老娘早就不想在这待了!”
杜建国握紧老太太的手。
“娘,您放心,这狩猎队名额我绝不可能丢!我还指望这营生养媳妇、顾着家里老小呢。您踏实养病,等我比试赢了,第一时间来给您报喜。”
老太太慢慢点了点头:“你有这份心,娘就放心了。”
没多耽搁,杜大强领着杜建国去了后院的杂物草房,从一堆旧物件里翻出了那张渔网。
渔网是粗麻绳编的,放得久了有些干硬,摸着手感发涩。
杜建国拎起来扯了扯,试着拽了几下,网眼没裂,绳结也紧实,看着还能用,心里稍稍松了口气。
杜大强把渔网递到杜建国手里时,又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满是实在的担忧:“娃子,要是实在没把握,真丢了狩猎队名额也没啥。到时候你就跟你大哥一块踏实种地,虽说发不了财,混个温饱总不成问题。你现在好不容易改了赌性,可不能再踏回以前的老路。”
杜建国听着杜大强的话,重重点头:“爹,您放心。”
杜建国背着渔网回了家,进门先把网摊在院子里。
有些绳结松了,得赶紧补补,免得明天捕鱼时漏了鱼。
刘秀云早就知道了他跟刘家村赌约的事,这次倒没像往常那样皱着眉念叨,她已经知晓是刘家村先挑的事,杜建国也是没办法才应下的。
但她还是忍不住蹙起眉:“拿箭射人的事,也太冒险了!万一没个准头射在人脑袋上,别说狩猎队名额了,你这辈子都得蹲大牢,严重了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