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相思
三年相思
赵红缨这一去,就是三年。
三年之期,她们每天都互通书信。
第一年
边关烽火
贺云舒每日清晨醒来,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拆开从边关寄来的书信。
赵红缨的字迹一如既往地凌厉,带着几分军人的干脆俐落,却在字里行间藏着不为人察觉的温柔。
“战事仍紧,敌军顽抗不退。雪下得很大,早晨起来营帐都结了冰,幸好有你送的披风,尚且能御寒。”“昨日夜袭敌军,终于夺下一座关口,这一战来得艰难,许多弟兄未能回来。
可惜你不在,否则定要与你喝一壶庆功酒。”
“边境的月亮很亮,像极了你生日那夜宫墙上的灯。我想,待我凯旋归来,便能亲手为你点灯了。”她读完信后,提笔回复,字迹秀丽,却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颤抖。
“宫内一切安好,我也在努力习医,愿有朝一日能助你一臂之力。”“听闻边关苦寒,你要多穿衣,莫要逞强。你若凯旋,我必亲手为你接风洗尘。”“红缨,我想你了。”
她的话总是克制,可每一封信的最后,总会忍不住露出一点真心。
第二年
朝堂风云
贺云舒发现,赵红缨的信越来越短了。
“战事未歇,来信匆忙,莫怪。”“边关调令频繁,书信难寄,勿念。”
有时甚至一连数月都无法收到她的消息,每一次等待,都是煎熬。
而朝堂之内,风云变幻,贺云舒渐渐察觉到,父皇对赵红缨的态度已然变了。
他不希望她回来。
她开始试图干涉朝政,试图为赵红缨争取支持,可她的话,在这皇宫之中,终究太过微弱。
她能做的,只有一封一封地写信,不停地写,即便有些信永远不知能否送到,她仍旧写。
她怕她孤单,怕她寒冷,怕她在这无尽的杀戮中渐渐忘了归家的路。
第三年
迟来的回信
这一年,
贺云舒几乎已不敢期待她的回信了。
直到某一天,她终于等到一封熟悉的书信。
她几乎抖著拆开信封,却发现里面的字迹,已然不如从前锋利,而是带着几分力道不稳的颤意。
“云舒,对不起,让你久等了。”“这三年,我从未忘记我们的约定。”“可是这一仗,终究比我想的更难。”“若我不能回来……你会等我吗?”
她的心猛地一紧,指尖颤抖,眼泪一滴滴砸在信纸上。
她紧紧地抱着那封信,咬紧牙关,低声呢喃——“我不等了……”“我要去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