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7:衙门募兵,同窗舞剑 - 剑出人间 - 南朝陈 - 武侠修真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武侠修真 > 剑出人间 >

第7章7:衙门募兵,同窗舞剑

第7章7:衙门募兵,同窗舞剑

来人乃陈晋的昔日同窗:王复,字“操持”。

王复今年三十三岁,是个性子跳脱的,喜山水,好闲游,不安于现状。

其五年前考到童生,然而院试同样屡考不过,岁月蹉跎,始终无法获取秀才功名,一样的“老童生”。

好在他家是茂县富商,家财不菲,可以支持他一直考下去。

王复坐着轿子上来,下轿后东张西望,又进门打量山神庙里的情况,赞道:“山清水秀,果真好地方!”

以前在县城学堂,陈晋与王复有些交情来往,疑问道:“王兄,你怎地有兴致到这里游玩?”

“我是特地来找你的。”

“找我?”

“不错。”

王复叹口气:“城里待不下去了。”

陈晋一怔,忙问怎么回事。

王复便说:“前天,县衙出了政令告示,说朝廷要征战南蛮,开始募兵……”

大乾自开国立朝以来,一直实行的都是军户制,兵籍世袭,父死子继,即使继承人死完,还要将亲族子弟来填充,以保持绵延不绝。

在正常情况下,军户以外的人口,是不用去当兵的。

但当形势有变,便会启动募兵制,招募对象多为失去土地的流民、流窜市井的泼皮无赖、以及形形色色的罪犯等。

可谓鱼龙混杂,军纪散漫。

募兵制的性质具备临时性,以军饷为饵,以军功为赏,吸引符合条件的民众“自愿”从军。

若是招不到人,招不够数,就会采取强硬措施,比如徭役分摊,甚至直接抓壮丁等。

故诗云:有吏夜捉人,老翁越墙走。

到了这个地步,那就十分严重了,连五、六十岁的老者都得上战场。

听完,陈晋眉头皱起:“王兄,你家交际广泛,亦可缴钱免役,不至于出城而逃吧?”

王复一耸肩:“话虽如此,可家父自有忧虑,因此安排我出城避一避风头。我想到你家在大塘乡,便找上门来,这才知道你已经搬上山做了隐士,好会享受。”

陈晋淡然道:“离群索居,温饱难继,何谈享受?”

王复打量过来:“啧啧啧,瞧你红光满面,神清气爽,可比以前好多了……你在山上吃得什么,竟养得如此精神?”

陈晋:“……”

这段时日运转《六气正位法》,功效不俗,虽然尚且处于入门阶段,但带来的变化显而易见,再加上饮食方面的改善,使得整个人都不同了。

最重要的还是精神层次上的转变。

不再暮气沉沉、不再垂头丧气,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奋发昂然的进取斗志。

尤其一双眸子,一扫以前的呆滞无神,有了光。

便道:“或许人在山上,乐得清静,不再胡思乱想,所以好吃好睡,就显得精神了。”

王复拍手道:“如此甚好,正合吾意。”

陈晋面露古怪之色:“莫非王兄也想住到山上来?”

王复叹道:“没办法,谁叫咱考不中秀才呢,若是有此功名,自可免除各类徭役杂差。”

陈晋默然。

王复自觉失言,说到了陈晋的痛处,忙岔开话题:“我已吩咐家仆将半山坡另一侧开辟出来,搭建一座草堂。陈兄,从此以后,咱们便是邻居了。”

陈晋“哦”了声:“你们那么多人住,草堂不得建得很大?”

“不用,与你一般,我一人居住。人多了,嘈杂吵闹,反而不美。”

“你的饮食起居如何解决?而且荒山野岭,多飞禽走兽,并不安全。”

王复哈哈一笑:“陈兄,到了现在,我也不瞒你了。吾六岁习武,曾拜过多位武道名师,学过十八般武器,尤其精通剑法。莫说飞禽走兽,便是有虎狼猛兽来,咱也不惧。一剑斩了,下锅拔毛煮汤。”    听到这话,陈晋不禁睁大了眼睛,瞧着王复身材,果然颇为壮硕挺拔,孔武有力的样子。

至于武功水平高低,没有施展开来,难以看得分明。

“你不信?”

王复大步去,从轿子内取出一物:长约三尺余,正是一柄带鞘剑器。

其剑鞘为真皮制造,包浆焕然;剑柄颇长,上面镶嵌玉石,熠熠生辉。

“此剑名为‘青云’,重三斤十二两,乃用百锻精铁铸造而成,非普通兵器可比。”

他介绍道,伸手拔剑,寒锋毕露。

陈晋看见,忍不住喝一声:“好剑!”

王复嘴里说:“陈兄且让到一边去,免得吓着了你。”

说罢,当即挽个剑花,嗖嗖嗖的,剑招使出,虎虎生风。

他的确是个会用剑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