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37:真修道长,借书借运
第37章37:真修道长,借书借运
日暮,太阳下山,没那么炎热逼人了。
陈晋来到王家拜访。
上次的门房赶紧拦住,道:“陈公子,今天我家少爷有事,恐怕不能接待你了。”
陈晋一怔,便说:“可否帮忙通报一声,我此番来,只是想借书,拿了便走。”
“这样呀……”
门房踌躇起来。
忽地一行人鱼贯而出,带头一个,是位穿着蓝色道袍的老道士,须发皆白,但面色红润;手中扶一柄拂尘,万千丝缕散落下来,颇显几分仙风道骨。
王父王母皆相伴左右,后面跟着的,可不是王复吗?
王复抬头看到陈晋,不禁面露喜色,不过这般场合,暂时无法打招呼。
王远山也瞧见了陈晋,眉头一皱,脸色不悦。
走出门外,蓝袍老道士对着王家门户、石狮子、飞檐走壁等地方指指点点,口中滔滔不绝。
陈晋则礼貌地站立到一边,他耳力不俗,听到不少内容,王家大概是请道人来堪舆风水,指点迷津的。
堪舆风水,是一门学问,其中不少门道讲究,不止是玄学那么简单。
对此陈晋自没学过,听老道士的说法,一个个名词脱口而出,颇为隐晦拗口。
他都难以听懂,王远山一家更是云山雾里,只懂得不住点头称是。
指点完毕,老道士一甩大袖,眼角余光一瞥,注意到边上的陈晋,打量一眼,并不在意,径直抬腿重新进门来。
王远山夫妻自是紧随其后。
王复故意落在后面,跑来低声道:“陈兄,你回城了?”
陈晋点点头:“刚回来不久。”
王复心想陈晋果然没有去找赵主薄,这下双方错过,相安无事,再好不过,算是了却一桩心事。
他自然不会主动提起赵主薄今早已经离开茂县,去往宜县上任的事,就问:“你来找我,可是有事?”
“嗯,我想找你借那套《四经注释全集》,先借头五本。”
“小事耳,你且稍等,我这就去给你拿来。”
王复答应得爽快,赶紧跑回家里。
“站住!”
一声清喝,王远山拦住他:“那陈晋找你做什么事?”
王复没有隐瞒,直接道出。
王远山一跺脚:“复儿,你糊涂呀!家里的书,岂能轻易外借?”
王复道:“这有什么?陈兄乃爱书之人,把书借去,会好好翻阅,观看,不会弄脏弄坏的。”
王远山断然道:“那也不行。借书等于借运,明年的院试,你去考,他也去考,你把书借给他,不就等于资敌了吗?”
王复一愣神,苦笑道:“爹,你说到哪里去了?再说了,就算我不借书,也未必考得中秀才呀。”
王远山脸色一变:“休得胡言!咱家如今请了青松道长来设坛作法,给你改变时运命数,从此之后,你一定能功名就手,青云直上的。”
王复心里其实并不怎么相信这些玄学,如果一个人的时运命数能通过设坛作法来改变,岂不是人人皆可成龙了?
天下间,有这么便宜的事?
当下道:“可我已经答应陈兄了。”
王远山态度很坚决:“答应也不行。你去推了他,就说自己要看,无法外借。”
面对严厉的父亲,王复没办法,只得怏怏地出门。当对上陈晋的那双明亮眸子,一时间无言以对,说不出口。
陈晋心思玲珑,转瞬猜测到几分,拱手做礼:“王兄,多有打搅,我先回武馆了。” 王复连忙把他叫住:“陈兄,并非我不肯借书……哎,怎么说呢,就是我爹娘请了道长做法,要给我逆天改命。故而在此期间,家里的东西,特别是我用的东西,皆不可妄动。”
“逆天改命?”
陈晋眉头一扬:“你信了?”
“这不是信不信的问题,我爹娘都是为了我好。况且青松道长乃城内有名的真修,远近闻名,请他设坛作法,不但要花大笔银子,还要虔诚供奉才行。”
王复解释道。
陈晋便问:“就那位白眉老道?”
王复回答:“正是。怎么,你没听说过他吗?”
“我向来寒窗苦读,少与外界接触……这位道长有甚本事?”
“本事可大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占卜算命,未见其人,便知其事。即使一些隐秘家事,道长只需掐指一算,便能说得清清楚楚,端是神奇得很。”
闻言,陈晋沉吟片刻,迟疑地道:“如此说法,怎地像个神棍呢?”
王复心一跳,若是以前,他肯定当面训斥陈晋了,可在荒山上经历过妖物一事后,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心里便有了阴影,而且对陈晋产生了一种莫名的信任,赶紧问:“陈兄,你瞧着道长不对劲吗?是不是有甚问题?是人,还是妖?”
陈晋哑然失笑:“哪有那么多妖?那位老道长,是人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