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51:鬼神低头,双喜临门 - 剑出人间 - 南朝陈 - 武侠修真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武侠修真 > 剑出人间 >

第51章51:鬼神低头,双喜临门

第51章51:鬼神低头,双喜临门

(月底了,有气无力求张月票,打打气……)

功名就手,衣锦还乡,首要做的事自然是要到祠堂祭祖,以告慰先人祖辈之灵。

不过在大塘乡,陈氏只得一家,无法建立祠堂。诸人便准备好三牲祭品,香火元宝等物,先到土地庙里拜祭社神。

拜神之际,陈晋通过“灵视”,隐约可见一尊灵韵神性凝聚而成的残缺社神出现在神像之上。

祂急忙现身而出,对着陈晋鞠躬垂首。

看这样子,显然是不敢受陈晋的跪拜,赶紧回礼。

香火神道,灵韵神性的源头在于信徒的愿力意念,而信徒分了层次级别,不仅是虔诚不虔诚的问题,更讲究身份的影响力。

说白了,一个秀才的愿力,要优胜过许多农家子的愿力。

就是这么现实功利。

如果做个比喻,将意念愿力比作食物,这就好理解了。

新鲜的、腐坏的、美味的、难吃的、寡淡的、营养丰富的……

究其本质,属于“观想感应”的认知范畴。见识多的人,有功名在身的人,意志念头确实远超常人。

除此之外,武者同样不错,更别提入道的修行者了。

而今陈晋身兼功名和道行,面对如斯人物,大塘乡社神巴结都来不及,哪里敢摆谱?

而且地方上出了杰出人物,对祂而言属于很大的利好,有陈晋的这一份香火供奉,事半功倍,可让祂获益匪浅,渐渐补上残缺。

当然这会是一个极为漫长的岁月过程,依靠目前的陈晋自是做不到那一步。

除非陈晋能继续考中,一路考上去,直至金榜题名。

然而到了那时,大塘乡还留得住他吗?

不出意外的话,只要中举,成为举人,就能光宗耀祖,认祖归宗,从而搬走了。

这都是可以预见的事。

不过随着陈晋的崛起,有此榜样,可以给整个大塘乡带来希望的种子,从而激发更多学童的读书兴趣和志向。

正所谓“独木难成林”,开枝散叶,蔚然成风,才是百年之计。

只是现阶段,陈晋刚考到个秀才,影响力才开始散发出来,谈那些,为时过早。

离开土地庙时,陈晋心头有明悟,对于人道与神道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的认知理解。

志异话本中,最喜欢写些“举头三尺有神明”,“城隍告状,伸张正义”的故事,归根到底,也不过是因果报应的那一套。

但真正的现实却是,人活着都只能冤屈而死,死后又能做到什么?

人,最终只能靠自己。

只要强大起来,鬼神都得低头。

回到家里,来到正堂,开始祭祖。

供桌上,三面神主牌依照辈分陈列,井然有致。

作为一家之主,陈源此时拿出一本族谱来。

说是族谱,只得薄薄的一张,毕竟他们这一脉从州郡祖地迁出,流落在外,至今算是四代。

俗话说“四代同堂”,但那是有福荫之家,一般人家根本做不到。

他们这一支迁徙到大塘乡,为了站稳脚跟,当真是筚路蓝缕,艰苦奋斗。

在此过程中,不管是曾祖,还是祖父那一辈,皆不长寿。

而且这个趋势有愈演愈烈的迹象,好比陈晋父母,都是英年早逝。

长房陈源单传,如今只得一个孙女,香火难继,引为心病。在传统观念中,没有男丁的话,都算是绝后断代了的;    二房剩得陈晋一根独苗;

三房陈潭同样一个,参兵上战场去了,至今音信全无,生死未卜。

综合而言,真称得上岌岌可危,难以为继。

毫无疑问,今年陈晋考中秀才,等于时来运转,把整个家从悬崖边上拉了回来。

陈源如何不欣喜若狂,激动不已?

运不该绝,祖宗保佑!

众人排列开来,手持香火,恭恭敬敬地对着三面神主牌位敬香祷告。

陈晋忽有所感,依稀感受到父亲的神主牌上竟有了些气息萌生,但显得十分微弱,可有可无的样子。

这就是子孙有了出息,可以反哺父辈的现象。

因为刚刚崭露头角,故而不甚明显。

如果陈晋日后能有大成就,成家立业,家世传承,便可温养出真正的“祖宗神”来。

祭祖完毕,陈杨氏和苏素开始下厨做饭,陈源父子则陪着陈晋在厅上说话。

陈志笑道:“小郎,周明这次又考差了,榜上无名。灰溜溜地跑回家里,关在房中,任谁都叫不开门。真是活该!你不知道,在前一阵子,他们周家可坏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