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品牌
佟罄宇也不磨迹,让大舅给做了几张简易的长凳,几个画架,每个架子上铺上纸,再放几只炭笔。让孩子们围坐成一圈,她在中间放一个苹果,一幅素描苹果作为范例,也不说什么,让孩子们对照着画。如此三天后,还真选出了六个极有天赋的孩子,刚好三男三女,调查了一番所在家庭口碑都没啥问题,家里也愿意放孩子来每天8小时学习后,佟罄宇给他们每人发下一套统一的工作服后就正式开班授课了。说来也巧,三个女孩子名字都有个月,分别叫小月,春月,秋月,小月才10岁,春月12岁,秋月13岁,都是一般瘦瘦小小,三个男孩子虽然黑瘦但是长相都是斯斯文文的,可能跟性格内敛有关系吧,名字嘛就是民间一贯的狗娃牛娃壮子。她看着每个都眼神清正很满意,穿上大年文业工作服后文人气息就出来了,就挺那么回事的,她也没搞什么拜师收徒那套,就说自己是他们的大师姐,师傅他老人家年事已高不见外人,全权交由她来传授,将来他们画作在店内出售也统一打上大年画室的印章,望师弟师妹们尊师重道有爱师姐。
有天赋的孩子其实并不需要费劲教导,只是需要一些原理讲解和大量的练习时间,佟罄宇每天传授一些知识布置下作业就让孩子们自己自觉练习了,她自己则继续她自己的作品。天气好时教室一般都搬在院子里,也不要求安静,范音喇叭哈兰德姆巴佩也都在院子兜兜转转,范音有时哼着新学的曲子:“没什么大愿望,没有什么事要赶...你看小狗在叫树叶会笑风声在呢喃,不如...”
在平淡美好的氛围中孩子们进步神速。有一天伴着婉转的歌声第一场雪落下,冬天宣告了主权,东院开始烧起了壁炉,教室也设到空置的仓库内。过年前孩子们就纷纷有不错的作品开始产出,饥饿营销了三个月的铺子里上架的画作渐渐增多。孩子们也纷纷拿到了人生中第一笔巨额现款,跟做梦一样,孩子家长接二连三提着些家里的鸡蛋腌肉酱菜上门感谢。
董氏对于这些新孩子们五五分账也不眼红,一方面她也清楚这剩下的五成还是能再分到三成到他家这房的,另一方面是现在能干的孩子多了,多她家女儿一个不多,少她家女儿一个不少,于是,平日对小姑子就更殷勤了。
范音收礼收的心安理得乐此不疲,又一月末盘完账发完红利,见佟大年装裱着新出炉的画作,范音问出了心中的忧虑:“大年啊,这些孩子现在看着一个个是挺不错,可人心难测,若是时间长了他们生了异心自立门户了不会对咱家生意有影响吗?”
“不怕,一方面是因为爱画画的孩子们一般都性格内敛温顺,当然这不可靠”大年放下手里活计,把炉子桶一桶上炕坐到老婆身边“你知道为啥画上都要刻上大年画室的印章不,咱家卖的画跟别处不一样,咱家卖的不仅仅是画还有大年画室这个品牌。你有见过哪个平民画家生前能把画作卖出天价的,现在一画难求的那些人哪一个不是有名望的世家大儒,扬名立万要么费钱要么有机遇,一般人画的再好没名没势没背景没头衔,别人再喜欢也不会出高价买的。你看那些街头画师不乏有技艺高超者,但也只是个街头卖艺人。
咱的画风是新奇,但也不是不可复制,有天分的人看多了琢磨琢磨也就会了,没准还有比咋画的好的呢。你常在家中不知道,其实一些店里已经有一些跟咋相似的画风了。咱是借着大年纸业的势,浓烈画风吸引的眼球,名家大儒的赞誉,打出了自己的品牌。”说到这佟大年微皱了皱眉,其实深思起来这些似乎还是不太够,毕竟画这个主观的东西,争议性还是挺大的,现代的那些奢侈品牌要么砸了大量的钱去塑造,要么发展史上有权贵的吹捧,像路易威登好像就有法国皇室的手笔。他想了想又增加了一个因素
“或许还存在一些玄学运气的成分,反正呐就是这就是品牌效应。孩子们离开这里,没有这个大年画室这个印章,也只能去当个街头画师卖艺罢了,他们要是有心思去街头看看一幅画能卖几文钱也就心中有数了。”
范音恍然:“这做生意里头弯弯绕绕的门道可真不少啊,不行了,我想的头疼,你们有数就成。你明天回来再给带5斤棉花,我看有几匹料子花色好,给孩子们做一身喜庆的袄子,过年穿。”
佟大年自是喜欢老婆没心思的样子,那老婆能少思少虑整天乐呵不就显得他能耐不是,但其实佟大年不知道的是,他们这个品牌效应之所以能这么成功那一点运气的成分靠的是人为。
那日陆大将军当天被召回京就进宫面圣了,皇上向他下达了将他带回的五千精兵从城外80里入驻京中大营震慑朝中势力的命令,并择日进行西北军,西南军,禁军三军大比,命各将领商议章程。国事谈完皇帝还是关心了一下这个他一开始只想着利用,却越用越顺手转而变成倚仗的年轻大将军,问他:“此次难得回京怎么就往奉天城跑了,朕记得你外祖家在西夏州,奉天那边可还有亲故?”
“哦,此次代军回京途经西夏州,已去过外祖家中问安,奉天并无故旧,不过幼时母亲曾带着末将于奉天道观小住,一时想念奉天山水罢了。”
“哦,朕也曾去过一回,倒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可有游历一番?”
陆时野想了想回道:“确乃人杰地灵之地,此次寻得一画作,大为惊艳,特带来奉与皇上。”说完示意陆快去取。
陆时野奉上去的是一幅农人拾麦穗图。广袤的田野之风迎面冲击着人的眼球,揭开绸布的一霎那皇上当时就来了兴致“哦,倒是从未见过。”细细欣赏起来,黄灿灿的田野上,远处有堆成小山一样一垒一垒的麦穗,几个汉子赤着上身面带笑容的继续将成捆的麦子往上垒着,近处收割过的麦地上,三个妇女头戴各色头巾,穿着草鞋,系着兜衣弯腰捡起地上遗落的一株麦穗,那麦穗弯成一个弧度,麦粒饱满,沉甸甸的一株,风吹来,扬起了妇女头巾和裙摆衣角,让久居于室内的人都能感受到拂面的凉风,角落还有孩子嬉笑跑闹着赶走偷食的鸟雀。
不管有多少要交税,有多少人分这口粮食,反正不管实情如何,单看如此丰收景象还是很喜人的,广天之下莫非皇土,没有哪个皇帝不喜欢自己的土地丰收,子民是丰衣足食的。况且那一番田园之风如此着实勾起了皇帝年轻时驰骋山野的心。
陆时野适时加上一句:“在西北,倒是有些风俗,一些地主佃主家故意遗落一些麦穗于田间地头,倒也并非浪费。”
“哦,那是为何?”引起了皇帝的好奇
“只为留于一些供穷苦人家和老弱妇儒捡食。”他没说那是他军田里的规矩。
“大善,大善呐,如此民风何愁天下不平啊,朕见此画便感念当励精图治还民海晏河清太平盛世啊,小德子,将此图挂于御书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