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佛前
之后几天,吴婕才从林昭媛她们的议论中得知整个事情经过。
潜入京城的是夜阑国的余孽,这个西域盗匪出身的国度被灭之后,派出了精锐的刺客潜入京畿附近。
皇宫之内戒备森严,无法动手。趁着皇帝前来湖边祈福放灯的时机,他们暗中在湖面上倒入了一层薄薄的油脂,这种油脂无色无味,而且燃烧时间长,是西域一个小国的特产。之后潜藏在水底的刺客穿着防火的蛟皮,一举冲上长廊,刺杀皇帝。
整个刺杀计划布局缜密而离奇,借助西方奇巧之物,令人防不胜防。
要不是当时禁军之内几十名高手不顾火势,冲上来救驾。就算元Z逃过一劫,当晚同去的妃嫔只怕也要折损惨烈。
就算救驾及时,还是有一位王才人不幸死在刺客的刀下。
皇帝和妃嫔所在的长廊虽然是刺客杀戮的重点,却也是禁军头号救助对象,另外七八处长廊就没这么幸运了。
随同前来的宗室勋贵和礼部官员被淹死的,烧死的,还有死在刺客刀下的足有二十几位。至于其他丧命的太监宫女更无可计数。
这样惨烈的刺杀,直接轰动了整个京城。
当晚负责护卫的西羽卫虽然竭力救助,还是免不了护驾不力的罪名,统领蔺德胜被连降三级,从正三品的一军主帅被贬为从四品的五城兵马司指挥使,同时牵连获罪的还有军中十几名高级军官。
反而是洪崇月一举高升,因为他原本带着兵马负责巡逻避暑行宫的,发现了火光之后,没有骑马走山道,而是直接命属下乘坐游湖的船只,全力划动,顺流而下,不过半个多时辰就抵达了刺杀现场,用船上的水龙将大火扑灭,杀掉刺客,更救起了十几名跳水逃生的宗室。
之后按照刺客留下的蛛丝马迹,又在短短两天之内,顺藤摸瓜找到了他们潜伏在京城的大本营,一举将其剿灭。
这样显赫的功劳,在一众灰头土脸的同僚中格外鲜亮耀眼。之后被提拔为西羽卫的统领,也是顺理成章的。
刚满二十岁的年纪,就成为了一军主帅,在大魏的历史上也属少见了。
不知为何,从这个晋升上,吴婕却品味到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尤其想到之前洪崇月与李充容的奸情
大魏军中,拱卫京城的禁军兵马,便以东林卫和西羽卫最精锐,各有三万精骑和两万步卒。早年齐名的金吾卫和骁骑卫如今都是勋贵子弟混资历的地方,名声好听,战力不济,只当做仪仗队来使用。
其中东林卫的统领在去年换成了西北返回的殷长青,算是菱北高氏的势力,而如今西羽卫的统领变成了洪崇月
“吴贵嫔在想什么呢”一声柔媚的招呼,将吴婕放飞的思绪拉了回来。
转头望去,李瑾妃挺着圆嘟嘟的肚子,刚从小船上下来,站在她身后不远处。
随着胎儿长大,她脸庞日渐圆润,比起之前俏丽的瓜子脸,反而更多了一种光泽柔润的美。
也许是为了安慰饱受惊吓的李充容,再加上胎儿已经超过五个月,李充容按照惯例,上个月被晋封为正二品的瑾妃。
吴婕准备按照宫规行礼。李瑾妃却匆匆上前,扶着她笑道“你我姐妹,何必如此客气。”
吴婕没有坚持,顺势起身。
“想不到在这里遇见贵嫔,也算是缘分。贵嫔的佛经已经抄完了”李瑾妃笑着问道。
“昨日刚刚完成。”吴婕回道。
两人并肩走在山道上,目标都是山上的小佛堂。
因为之前中元节刺客一事,不少宫人丧命。虽然内务府按照规矩筹备了后事,宫中主位也要表达一下哀思之情。
表达的方式就是抄写经文,高皇后牵头,由诸位后宫妃子每人一部经书,供奉到佛前,祈求佛祖庇佑,也祝祷那些无辜丧命的宫人能往生极乐。
这几日间,众人陆续抄写完毕,送来了小佛堂。
避暑行宫的小佛堂建在行宫西北的湖心岛上,四面环水,需要小船来往其上。
吴婕露出一个和善的笑容“尚未来得及恭喜瑾妃娘娘,面临刺客来袭,依然母子平安。可见这个孩子天生血脉尊贵,极有福气。”
李瑾妃笑容不易察觉地裂开一丝细纹,但很快修复。她抬手抚摸着腹部,笑道“是皇上恩泽庇佑,不仅庇佑着孩子,也护着咱们姐妹平安度过一劫。”
吴婕笑而不语。
李瑾妃继续说着“说来惭愧,之前兵荒马乱的时候,我吓得脚软,险些摔倒,记得好像还是妹妹扶了我一把。我虽然站稳了,却连累的妹妹失去了最佳的逃生时机,唉,深感惭愧,改日见到皇上,定要求他酬谢妹妹的义举。”
以前没看出来,这李瑾妃如此聪慧剔透来着。化解恩怨的手段颇为高杆儿。
吴婕笑得和煦,“瑾妃娘娘说什么话,皇嗣最为重要,岂是你我所能比的,能为保护未来的皇子出一份力,我自然是粉身碎骨也甘心。”
李瑾妃连连点头,笑道“就知道妹妹是个深明大义的人儿。”
和煦的春光之下,两人一派姐妹情深。连山顶佛堂的光辉也相形见绌。
两人进了佛堂之内,侍女取出携带的经书,佛堂内的小太监接过来,送到佛龛之前。
很简单的过程,却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意外。
吴婕写就的佛经,刚放上去,小太监抬手一不小心碰到了旁边的贡品盘子。
盛放着莲花的白瓷盘一颤,水珠倾洒出来,不偏不倚正落在吴婕摊开的佛经上。立时将最后几页的字迹晕染了大半。
小太监大为惊恐,连忙跪地请罪。
李瑾妃皱眉道“天杀的奴才,佛前东西也这样疏忽吗”
北魏崇佛,发生这种事情,一般会被当做不吉的兆头。
惹了祸的小太监磕头如捣蒜,不多时额头上都出现血迹了。吴婕无奈,只好道“罢了,先拿来我看看,若是损坏不严重,便在此地重新抄录一遍吧。”
“妹妹真是心慈。”李瑾妃含笑赞了一句。
眼看着天色不早,供奉完毕,李瑾妃就带着侍女离开了。
吴婕去了小佛堂旁边的书房,那里有现成的笔墨纸砚。
抄录了不久,天色就暗了下来。虽然沾湿的纸张不过二十几页,但佛前供奉的经文,讲究一气呵成,不得有任何错字涂改,吴婕抄录了半天,才终于将东西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