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记忆宝库开一角,《西游》故事脑中绕!
翌日,天刚蒙蒙亮,林宸便一骨碌从床上爬了起来。
经过昨日一番惊心动魄的折腾,他非但没觉得疲累,反而精神头十足,浑身上下像是充满了使不完的劲儿。一想到今天就能从徐知府那里拿到一百两“启动资金”,他那颗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商业心脏就忍不住怦怦直跳。
王氏和林若薇也起得很早,娘儿俩脸上都带着久违的轻松笑意。王氏在灶房里忙活着,虽然依旧是粗茶淡饭,但空气中似乎都多了一丝甜味儿。林若薇则像只快活的小鸟,一会儿帮娘亲打下手,一会儿又黏在哥哥身边,叽叽喳喳地问东问西,小脸上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福伯更是天没亮就起来了,把院子里里外外又打扫了一遍,虽然翰墨斋被砸得不成样子,但他愣是把能拾掇的地方都拾掇得干干净净,仿佛要用这种方式来迎接即将到来的新生活。
用过简单的早饭,林宸换上了一身虽然打着补丁但浆洗得干干净净的旧儒衫,对着水盆里模糊的倒影,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更像个“才子”,而不是一个急着去领赏钱的穷小子。
“娘,福伯,若薇,我先去一趟府衙,顺利的话,中午之前就能回来。到时候,咱们就好好合计合计,怎么把这翰墨斋重新办起来,办得风风光光!”林宸临出门前,意气风发地说道。
“哎!少爷您放心去!家里有我跟太太呢!”福伯拍着胸脯保证。
王氏也是柔声叮嘱:“宸儿,路上小心。见了知府大人,要懂礼数,莫要失了分寸。”
“知道了,娘。”林宸笑着应下,心中却在盘算着,等拿到那一百两银子,翰墨斋的重振计划,就该正式启动了。
而这计划的核心,便是他昨日对福伯和王氏提及的《西游记》。
在前往府衙的路上,林宸的脑子就像一台高速运转的计算机,开始疯狂地检索起他那庞大的“记忆宝库”。
前世作为一名资深社畜兼业余文学爱好者,他脑子里储存的经典文学作品,简直浩如烟海。唐诗宋词元曲,这些用来装点门面,提升自己的逼格,自然是手到擒来。但要说真正能引爆市场,老少咸宜,还能持续不断产生巨大商业价值的,还得是那些国民级的小说!
但为什么会选择《西游记》这本有可能被认为怪力乱神的小说,而不是其余,实在是另外三大名著在这个时代都有明显的缺陷。
“《三国演义》英雄辈出,气势恢宏,权谋战争,绝对能吸引一大批男性读者,尤其是那些有点文化底蕴的。不过,对于普通百姓和妇孺来说,门槛可能还是高了点,而且,这玩意儿写起来太费劲,工程量浩大,不利于快速打开局面。”
“《水浒传》一百单八将,替天行道,江湖义气,够燃够爽!但……血腥暴力场面太多,在这个时代,会不会被斥为‘教唆犯上,有违和谐’?风险有点大。”
“《红楼梦》?那更是千古奇书!风花雪月,儿女情长,世家兴衰,文化内涵深不可测。但……太雅了!而且,前期铺垫太长,节奏偏慢,想靠它快速赚钱,怕是黄花菜都凉了。更别提里面那些超越时代的思想,在这个程朱理学盛行的年代,一不小心就得触雷。”
他需要的是一部能够一炮而红,迅速引爆市场,为翰墨斋带来第一桶金,并且能够持续吸引读者,形成品牌效应的“拳头产品”!
这部作品,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一、故事性极强,情节曲折离奇,充满想象力,能够牢牢抓住读者的好奇心。
二、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突出,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都能让人过目不忘,甚至产生情感共鸣。
三、受众面要广,最好是老少咸宜,男女通吃,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扩大市场份额。
四、最好带有一定的“爽”点,能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愉悦感和满足感。
五、从商业角度看,最好还能具备一定的“可延展性”,比如方便分卷连载,甚至可以开发一些周边产品……
还有比《西游记》更适合的吗?
论奇幻想象,天上地下,神佛妖魔,七十二变,筋斗云,金箍棒……哪个时代的人能抵挡住这种天马行空的魅力?
论人物塑造,嫉恶如仇、神通广大的美猴王孙悟空;好吃懒做、却也憨厚可爱的猪八戒;忠厚老实、任劳任怨的沙和尚;一心向佛、慈悲为怀却也有些迂腐的唐三藏……每一个角色都栩栩如生,深入人心!尤其是孙悟空,那可是无数人心中的超级英雄啊!
论受众面,小孩子喜欢看猴子打架,年轻人喜欢看降妖伏魔,老年人也能从中品出些佛道理趣。简直是通杀!
论故事性,九九八十一难,一波三折,高潮迭起,每一难都是一个独立又关联的精彩故事,悬念十足,让人欲罢不能!
而且,《西游记》的结构,太适合在这个时代搞“饥饿营销”和“连载”了!
他完全可以借鉴后世报纸连载小说的模式,每天或者每隔几天在翰墨斋门口张贴一回,或者印成薄薄的小册子限量发售。到时候,整个苏杭城的人,为了能第一时间看到最新的章节,还不得挤破了翰墨斋的门槛?
“嘿嘿嘿……”林宸想到得意处,忍不住在心里发出一阵奸商般的笑声。
他甚至已经开始盘算,如何将《西游记》的商业价值最大化了。
首先,预热宣传必不可少!可以先放出一些风声,或者雇几个说书先生,在茶馆酒肆里讲上几段精彩片段,比如“石猴出世”、“大闹天宫”什么的,先把名气打出去,勾起大家的兴趣。
其次,书籍的装帧设计也得下功夫。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粗制滥造了。纸张要用好的,至少比市面上那些黄不拉几的草纸强。印刷要清晰,排版要疏朗。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请画师配上几幅精美的插图,画出孙悟空、猪八戒他们的形象,那视觉冲击力,绝对杠杠的!
再然后,就是销售策略了。除了分卷发售,还可以搞点“限量版”、“珍藏版”什么的。比如,前一百名购买者,可以获得作者的亲笔签名,或者赠送一张特别绘制的孙悟空画像……
他娘的,这简直就是一套组合拳啊!打出去,还不把苏杭城的书市搅个天翻地覆?
到时候,翰墨斋的名气响了,银子也赚得盆满钵满了,他林宸的“江南第一才子”之名,可就不仅仅是靠几首诗词撑起来的了,而是有了实打实的“畅销作品”作为根基!
这才是真正的“文化产业”啊!这才是能持续产生效益的“金母鸡”!
想到这里,林宸只觉得浑身充满了干劲,仿佛已经看到了翰墨斋门庭若市,银子像流水一样哗哗淌进来的美好景象。
“等《西游记》火了,试试这里的市场反应,再考虑《三国演义》、《水浒传》……甚至那些后世流行的武侠小说、言情话本,稍加改造,都能在这个时代大放异彩!”林宸的思绪越飞越远,一个庞大的“文化出版帝国”的雏形,已经在他脑海中渐渐清晰起来。
“到时候,老子就真正实现财务自由,可以舒舒服服地躺平当咸鱼,过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退休生活了!哈哈哈!”
就在林宸沉浸在自己伟大的“咸鱼躺平计划”中,嘴角都快咧到耳根子的时候,府衙高大的门楼,已经出现在了眼前。
他收敛心神,整了整衣冠,深吸一口气,迈步走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