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水调歌头》应中秋,明月几时有惊魂!
在万众瞩目之下,林宸缓缓走到彩棚中央早已备好的书案前。
那书案上,笔墨纸砚,一应俱全,有小厮殷勤地上前,为他研墨铺纸。
林宸却摆了摆手,淡然一笑道:“今日此情此景,当浮一大白,当放声高歌!区区拙作,就不必污了这上好的笔墨了。小子……便以这朗朗乾坤为纸,以这浩渺江月为墨,口占一阕,以应这中秋佳节,如何?”
“哗——!”他这话一出口,更是引来一片惊叹!好家伙!这林宸,竟然连草稿都不打,直接就要口占成词?这……这也太狂了吧?!要知道,即兴赋诗本就极难,更何况还是在这等万众瞩目的场合,面对着这么多双挑剔的眼睛!
稍有不慎,便是贻笑大方,身败名裂啊!那孙敬才等人闻言,脸上更是露出了毫不掩饰的讥讽笑容:“好大的口气!我倒要洗耳恭听,林公子究竟能口占出何等惊世骇俗之作!”
林宸却仿佛没有看到他们那挑衅的眼神,也没有听到周围的议论声。他缓缓抬起头,目光投向了那悬挂在东天之上,一轮皎洁如玉盘的满月。
江风习习,吹动着他月白色的衣袂,猎猎作响。
远处,钱塘江的潮水声,也隐隐传来,带着一种雄浑而苍凉的气息。
整个世界,仿佛在这一刻都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这个丰神俊朗的少年身上。
林宸深吸一口气,那双原本平静深邃的眸子,此刻却仿佛也映照了天边那轮明月的光辉,变得格外清澈,格外明亮,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沧桑与豁达。
他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和磁性,如同天籁之音,清晰地传入了在场每一个人的耳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仅仅两句,一股苍凉而雄浑,旷达而飘逸的气息,便扑面而来!
仿佛将众人一下子从这喧嚣热闹的文会现场,带到了那浩渺无垠的星空之下,与那亘古不变的明月,进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彩棚内外,瞬间一片死寂!
那些原本还想看热闹,甚至想挑刺的人,此刻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眼神中露出了难以置信的震惊!
这……这是何等的气魄!何等的意境!周正明那张原本因愤怒而涨红的老脸,此刻也微微一滞,眼神中闪过一丝讶异。
这开篇两句,确是……不俗!
徐元朗更是眼前一亮,抚着胡须的手微微一顿,心中暗道:“好小子!果然有两下子!”
赵清妍那双藏在面纱后的美眸,更是瞬间绽放出夺目的异彩!
她自幼饱读诗书,品鉴过的佳作不知凡几,但像这般开篇便如此大气磅礴,引人入胜的词句,却也……生平罕见!
林宸没有理会众人的反应,他的目光依旧凝视着那轮明月,仿佛彻底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之中,继续朗声吟道:“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这几句一出,那股子飘逸出尘,欲仙欲凡的意境,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
仿佛那吟诵之人,已然化身谪仙,遗世独立,羽化登仙!
彩棚之内,不少平日里自诩才高八斗的文人士子,此刻早已听得是面红耳赤,自惭形秽!
他们搜肠刮肚,也想不出这般奇绝瑰丽,意境高远的词句啊!
那孙敬才脸上的讥讽笑容,早已僵住,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愕然和……一丝丝难以置信的慌乱!
这……这小子,难道真有这等惊世骇俗的才华?周正明更是眉头紧锁,眼神中充满了惊疑不定。
这词……这词的意境,似乎……似乎已经超出了他的认知范畴!
就在众人还沉浸在这上阕的绝美意境之中,难以自拔之际,林宸的声音,却又再次响起,语气一转,变得更加低回婉转,却也更加深情悠远:“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仅仅七个字,便将那月光流转,夜深人静,离愁别绪,辗转难眠的景象,勾勒得宛如画卷一般,清晰地呈现在了众人眼前!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更是如同神来之笔,将那份对月圆人不圆的无奈与感伤,抒发得淋漓尽致,荡气回肠!
彩棚内外,不少多愁善感之人,闻听此句,已是忍不住眼圈泛红,心中百感交集!
徐元朗更是抚掌大赞,声音都有些变调了:“好!好一个‘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此等情怀,此等笔力,当真是……字字泣血,句句断肠啊!”
赵清妍那双原本就清亮的美眸,此刻更是蒙上了一层淡淡的水汽。
她仿佛从这词句之中,看到了自己那颠沛流离的身世,感受到了那份深埋心底的……孤独与期盼。
而林宸,他的声音,却在此时,变得更加旷达,更加释然,带着一种洞悉世事,超然物外的智慧:“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这一句,道尽了人生的无常,世事的变迁!那份对缺憾的接纳,对命运的了然,让整首词的意境,再次得到了升华!
“好!说得好!‘此事古难全’!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能有此等感悟,此等胸襟,当真是……难能可贵啊!”白鹭书院的山长苏文渊,此刻也忍不住抚须赞叹,眼中充满了激赏之色。
就在这全场静默,人人屏息,仿佛都在等待着那画龙点睛的最后一笔时,林宸的声音,带着一种无比温柔,却又无比坚定的力量,缓缓地,清晰地,响彻在每一个人的心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轰——!”这十个字一出口,便如同九天之上的惊雷,又如同九幽之下的龙吟,瞬间穿透了所有人的耳膜,狠狠地撞击在了每一个人的心房之上!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是何等美好的祝愿!
何等博大的情怀!
何等深沉的思念!
它超越了個人的悲欢离合,超越了世俗的恩怨情仇,将那份对亲人,对朋友,对所有远隔千里之人的美好期盼,都融入到了这皎洁的月光之中,洒向了天地之间!
这一刻,整个钱塘江畔,鸦雀无声!落针可闻!所有人都被这最后一句词中蕴含的深情与祝愿,给彻底震撼了!
他们仿佛看到,在那皎洁的月光之下,无数远隔千里的人们,正同时抬起头,仰望着同一轮明月,心中默默地传递着彼此的思念与祝福!
那是一种超越了时空,超越了生死的……永恒的情感!
不知过了多久,也不知是谁第一个反应过来,猛地一拍大腿,用尽全身力气,嘶吼了一声:“好——!!!”
这一声“好”,就像是点燃了引线的火药桶,瞬间引爆了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