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景色迤逦 - 我去古代考科举 - 吕颜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89章景色迤逦

第289章景色迤逦通往梅谷的是一条石板路,马蹄声响起,再加上四周弥漫的梅香,若不是这天气依旧清寒,很难让人相信这里会是白雪覆盖的镶武县。

等马车完全进入梅谷之后,气温也逐渐升上来了,至少不会让人感觉冻手冻脚,坐在马车里颠簸了一个多时辰,一群人纷纷让车夫勒停了马车。

“地上有点湿滑,周小姐担心脚下。”丘瑾瑜今日是一身白色绣银边的长袍,外面罩了一件同色的大氅,衬的人温雅又华贵,再配上那俊美的五官,即便只是十四岁的少年郎,却依旧让所有下了马车的姑娘都看直了眼。

“多谢瑾瑜哥。”察觉到四周那隐晦的视线,周书瑶突然换了个称呼,可话一出口自己却先羞赧了几分。

这称呼太过于亲昵了,周书瑶脸上透出几分忐忑,唯恐君子端方的丘瑾瑜不喜。

在一群面容妍丽的姑娘里,周书瑶的长相中等都算不上,她五官更偏英朗,骨架也高大,少了女子的柔美秀丽。

丘瑾瑜微微一笑的颔首,虽是沉默,可这默认的态度瞬间让周书瑶喜上眉梢,双眼里不自觉的流露出娇羞。

“小旭,这里距梅谷还有多远?”压下波动的心绪,周书瑶走到了杨旭身边。

周家规矩严,即便是一群人出来踏雪寻梅,可她已经是快及笄的姑娘家了,不方便和丘瑾瑜走的太近,但和杨旭就不同,血缘上他们是表亲,杨旭又年幼。

杨旭也来过梅谷一趟,去年跟着杨守成过来的,他记得路,这会看了看四周,“再走一刻钟就差不多了。”

回了一句后,杨旭快速的往后面看了过去,相对于三三两两结伴走在一起的人,湛非鱼的马车落在最后面,而她一直还没下马车,明显是不打算和他们一起步行过去。

丘瑾瑜顺着他的目光看了过去,低声提醒了一句,“小旭,该走了。”

如果说周书瑶的身份比在场这七八个同龄人都要高贵三分,那杨旭对他们而言更是高不可攀,一旦将军府起复,杨旭的地位就好比镇边侯府的世子,在陇右道那就是说一不二的主。

所以杨旭不先行,其他人自然不敢迈步。

想到丘瑾瑜之前的提点,杨旭也清楚他日后若是掌管兵权,那么现在就该历练起来,同行的这几人有举人家的孩子,有富家之子,还有的来自县衙官吏之家,虽说身份都一般,可正适合和很少和人来往的杨旭。

对着丘瑾瑜点点头,杨旭率先迈开步子,即便身着洗得发白的棉衣,可身上却透着将门虎子的霸气和沉稳,“诸位,时间差不多了,我们步行过去。”

杨旭和周书瑶走在最前面,丘瑾瑜不急不慢的跟在他们身后,余下的人也立刻迈步跟了过来。

丫鬟、小厮们则是带着东西落在最后面,不敢上前打扰了主子们的闲谈。

留在马车里的湛非鱼等人都走远了,连身影都看不到了,这才对何暖道:“我们把马车车厢卸下来,把马牵过去。”

梅谷若是没有危险最好,可如果真有人伏击的话,骑马的速度最快,而且也最安全,敌人想要瓮中捉鳖,那也得看他们能不能拦住这军马。

“我哥已经派人在东南西北四面都留了人。”何暖拎着食盒,率先跳下了马车,又把装有杂物的竹箱拿了下来。

谷中目前是安全的,没有埋伏,若是有敌人赶来,何生第一时间就会发出信号,何暖就可以带着湛非鱼上马离开梅谷,只要出去了,敌人想要伏击就没那么容易了。

等湛非鱼下了马车后,马车夫动作熟练的把马车车厢给卸了下来,这力气大的让旁边几个车夫看直了眼。

平日里他们要卸下车厢,至少得三四个人一起,眼前这看着普普通通,个头也不高,身子也不壮的同行,竟然独自一人就写了车厢,这是天生神力吧?

等马鞍装好后,何暖把竹箱就挂到了马背上,一手拎着食盒,一手牵着缰绳。

湛非鱼迈着小短腿,大步往前走了去,还真别说这四周的景色的确不错,关键是不冷,湛非鱼整个人就活过来了一般。

……

镶武县的这些公子小姐们每年冬日都会来梅谷,早就驾轻就熟了,湛非鱼过来时就看到草地上已经铺好了一张一张的毛皮褥子,厚厚的褥子不但柔软而且能隔绝地面的寒意。

六七张褥子是围成圆形铺过来的,小厮在中间空地上架起了篝火,不管是烧热水还是烤肉都方便,再者梅谷虽然不冷,但也不会多暖和,篝火升起来便带来一阵阵的暖意,让人感觉格外舒适。

“这位姑娘,这空地是给贵主子留下来的。”一个三十来岁的仆妇赶忙走了过来,虽然诧异何暖竟然牵着马,可脸上却不见半点震惊,只余下和善的笑意,“我是冯家的下人,我家夫人不放心,所以让我陪同小姐过来了。”

冯家正是县尉之家,这自称黄婶子的仆妇应该是冯小姐的管事嬷嬷,对比其余几家的下人,黄婶子的身份自然要高一点。

“多谢。”何暖应下,放下食盒后就从马背上拿下了竹箱,马也没有栓,拍了拍马背,训练有素的军马就慢悠悠的走到一旁吃草去了。

黄婶子看了一眼不远处的湛非鱼,只一眼就知道这脸生的小姑娘一定是来自书香门第,看起来是今日一群人里年纪最小的,可那股子书卷气还有那悠然自得的态度,只有世家大族才能养出来。

更何况小姑娘那唇红齿白的长相,那皮肤白嫩的似乎都能掐出水来,黄婶子想起刚刚去温泉的周书瑶,这可是府城来的官家千金,但论起长相气度来,却还是差了一筹。“何姑娘可带了褥子?若是没有准备,我这边还有备用的。”黄婶子客气的问道,她当年在京城刘府当过差,虽然只是二等丫鬟,可也学了不少,别说两张褥子,衣裳鞋袜她也都多准备了一份,就是防止会出现意外状况。

刘府被抄家后,黄婶子为了活命才回到镶武县老家,好在冯家虽然不能和京中的刘府相提并论,但至少衣食无忧,黄婶子最喜欢的就是这份平静安宁。

“我带了。”何暖打开竹箱,从里面拿出了毛皮褥子铺在了地上。

看到了何暖拿出银丝炭后,黄婶子目光微微一变,再次肯定了之前的推断,那小姑娘毕竟来头不小。

一般小家族可舍不得用这银丝炭,尤其是梅谷不算冷,手炉里放上银丝炭纯粹是浪费银子,毕竟一斤上等的银丝炭都要半两银子,一个冬日下来怎么也要十斤,一大家子没个五十斤都不够用。

若是再加上家中仆人取暖用的次等木炭,这算下来仅仅是炭火这一块就得花去三四十两银子,而镶武县寻常百姓一年都存不到十两银子。

“小姐,你先暖着手,我烧点热水。”何暖把手炉递给了湛非鱼,把折叠的小木桌拼了起来,深蓝色的绸布往上桌面一铺,放上从食盒里拿过来的八色糕点,一碟子肉干,外加切好的水果,这才回火堆边忙活去了。

身上披着狐裘,再把风帽一扣上,从头到脚都是暖烘烘的,再抱上手炉晒着太阳,湛非鱼无比惬意的坐在小马扎上看着对面的雪山和怒放的红梅林,再吃两口糕点,这才是生活。

而另一边,有了丘瑾瑜和周书瑶在,杨旭很快就和镶武县的几个衙内还有富家子弟交谈起来,大家又有意捧着杨旭,气氛便显得格外融洽。

“可惜我二弟前几日跟着师傅去了府城,否则今日倒是可以和小旭你切磋两下。”冯小姐爽朗的笑了起来,她比周书瑶大一岁,性情更加开朗,和杨旭说话时也不显巴结,更像是和善的大姐姐。

“冯小弟就是一个武痴。”了解冯家姐弟的魏公子打趣了一句,“整个镶武县谁不知道冯小弟有习武天赋,听说他打算过两年就去从军。”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魏公子这话一出,其他人都跟着笑了起来,唯独周书瑶、杨旭他们不知道情况,这会都有点不解。

“周姐姐你有所不知,冯小弟今年才六岁,他就放出话来,八岁从军,在军中再磨炼两年,十岁就要当将军带兵大战。”一旁的小姑娘脆声给周书瑶解释起来。

“这么小?”周书瑶也跟着笑了起来,还以为是武曲星下凡,哪知道是个毛孩子。

丘瑾瑜温声接过话,“想来冯小弟在武道一途必定出类拔萃,否则不会有如此雄心壮志,旭儿,你就住在丘府,日后的确可以和冯小弟切磋切磋。”

杨旭也不过八岁而已,他如今都能打过普通成年男子。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