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禁足“安好。勿念。” - 君夺姝色 - 眠微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君夺姝色 >

第57章禁足“安好。勿念。”

宴席散后,三皇子果然邀请了几位兄弟去他居所略坐一坐。六皇子本欲拒绝,却见太子谢怀衍一反常态答应了下来,他便好似不甘落后一般,也吵嚷着要去。几人便一道离开了。

姜清窈站在原地,心中默默思索着什么。

她隐约记得曾听人说起过,在秋妃入宫前,贵妃是最得圣宠的。所有人都以为,皇帝正是看腻了一味温柔和顺的其他人,才会对妩媚明艳的贵妃青眼有加。

然而后来,秋妃入宫,她亦是个温柔沉静的性子,却顷刻间令六宫粉黛无颜色,曾经风头无两的贵妃在她面前也只能黯然失色。更令众妃嫔忿忿的是,秋妃出身民间,毫无家世可言,皇帝却毫不在意,对她生下的皇子也是疼爱有加,甚至不亚于彼时的太子。

甚至,在五皇子开蒙后,皇帝为了给他选个知根知底又脾性相投的伴读,特意将秋妃昔年闺中至交的夫君赐了官,令他们一家人入了京,并令其子做伴读。秋妃有时思念家乡、愁眉不展时,皇帝为宽解她心绪,令她的好友不必另行请旨,可以随时入宫陪伴她。

贵妃虽家中没落,但到底还有些根基在。秋妃却是完完全全的平民,却能令见惯群芳的皇帝如此痴情,为她百般破例,怎能不令人心中嫉恨?

只是贵妃自始至终都表现得大度豁达,从不曾因秋妃的得宠而流露出什么异样,皇帝也赞她性子爽利、不是小肚鸡肠之人。

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窈窈,发什么呆呢?”谢瑶音的声音响起,姜清窈回神,笑了笑道:“没什么。我们回宫吧。”

回去的路上,姜清窈思索半晌,忍不住低声问道:“阿瑶,你可知,从前秋娘娘和贵妃娘娘的关系如何?”

谢瑶音有些讶异她忽然问起这个,但还是如实回答道:“秋娘娘入宫后,贵妃的地位大不如前。只是她们明面上并未有过任何龃龉。那时,与秋娘娘最要好的是怡嫔。她们入宫的时间差不多,又同住在长信宫,自然比旁人更亲厚些。”

“秋娘娘心慈,怡嫔起初只是个低微嫔妃,父皇压根没注意过她,以至于宫中有的妃嫔仗着比她高了半阶便肆意欺负她,”谢瑶音道,“秋娘娘碰见了,便喝止了那些作乱的人,自那之后,怡嫔心怀感激,便与秋娘娘越走越近。”

姜清窈颔首。她记得,怡嫔出身亦不高,祖上也并非京城人士。想来她独身一人在这寂寂深宫里一定很是孤苦无依,恰在此时遇到了秋妃,两人同为异乡人,彼此之间一定颇为投契,便就此结为了至交。

“若不是秋娘娘,她只怕还是个默默无闻之人,”谢瑶音轻哼了一声,“可她却如此凉薄,在秋娘娘故去后很快搬离了长信宫,转投了贵妃,对贵妃事事顺从,不敢违逆。”

姜清窈想起怡嫔那怯弱小心的模样,轻叹一声:“或许,她只是想为自己和四公主寻个靠山吧。”

谢瑶音默然,许久才道:“罢了,左右这些事情与我们也无关,还是莫要多思了。”

两人说着,便止住了话头,向永安宫走去。

晚间,姜清窈忍不住想起了谢怀琤。直觉告诉她,他今日去赴了三皇子的约,六皇子也在场,那么这就代表着一定会发生什么事情。

她仰躺在被褥之下,幽幽叹了一声。看来,从前贵妃与秋妃看似相处平和,那不过是假象罢了。皇帝对谢怀琤的态度经历了这么多转变,那来之不易的怜惜尚未维持几日,便又被冷漠取代,恰好那几日贵妃又常常伴驾。她不得

不怀疑,是贵妃在皇帝面前说了什么,才又勾起了皇帝的心事,让他心中尚未完全消除的芥蒂重又滋长。

只是不知谢怀琤在看透其中缘由后,又会怎样做呢?

姜清窈想着,不自觉便沉沉睡了过去。

又过了风平浪静、毫无波澜的几日后,启元殿传出消息,说是皇帝偶感小恙,正卧床歇息。

此事一出,皇后不免忧心忡忡起来,便亲自去问了太医,得知皇帝只是染了风寒,静养几日便会好转,这才放下心来。

只是如此一来,后妃和皇子公主们免不了要轮流前去侍疾问安,谢怀琤也不例外。只是不知是巧合还是什么,每逢他侍疾之时,皇帝总是昏睡着,而当皇帝清醒时,眼前看到的多是太子和六皇子。

这一日午后,皇后领着众妃嫔去了宫中的积云殿为皇帝跪经祈福,谢瑶音尚在启元殿侍疾未归,便只剩下了姜清窈一人。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https:///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她左思右想,只觉得心中缠绕着不少担忧与疑惑,一时间坐立不安,便在殿前的庭院里漫无目的地走着。

不多时,谢瑶音回来了,见她正在廊下坐着,便走上前在她身畔道:“窈窈,父皇已经醒了。”

“陛下醒了?”姜清窈倒也不觉得意外,“看来太医说得确实不错,陛下这病不算重。”

她见谢瑶音若有所思,便问道:“怎么?莫非还有其他事情?”

谢瑶音点点头,压低声音道:“方才,六弟又闯了大祸。父皇大发雷霆,命人把他带了下去,禁闭在自己宫里,没有他的允许,不准踏出宫门半步。”

她犹豫了一下,又道:“五皇兄当时亦在场,同样被......禁足了。”

姜清窈心中一凛:“六殿下做了什么?为何又会牵扯到五殿下?”

谢瑶音忍不住深深蹙眉:“六弟与五皇兄起了争执,失手推倒了父皇寝殿外间的一张几案,案上的东西散落一地,闹出了好大的动静。”

“是六殿下推倒的?”姜清窈问道。

谢瑶音点头:“是。”

“既如此,为何陛下还要迁怒五殿下?”姜清窈有些替谢怀琤不平。

“你不是不知道,父皇一向不喜五皇兄,”谢瑶音无奈叹气,“因此,他一瞧见与六弟起冲突的是五皇兄,自然会将怒气也撒在五皇兄身上,一并责罚了。”

“父皇对六弟已是很宠爱了。六弟三番几次闯祸,不过是罚他禁足罢了,衣食不缺、份例不短,哪像五皇兄那样落魄?”谢瑶音道,“只可怜五皇兄,好不容易得了父皇一点怜惜,却又被毫不留情地罚了,他该如何度日呢?”

姜清窈一时间没有作声。她隐隐觉得,这件事一定如当日中箭之事一样,是在谢怀琤的掌控之中的。只是皇帝将他禁足了,想来一定恼怒异常,接下来的一步步还能如他所愿吗?

她再度担忧起来,可惜如今她是注定无法前去探望他的了。

不知为何,虽然前路如迷雾一般辨不清,但姜清窈却还是本能地相信谢怀琤一定有能让他自己转危为安的本事和谋算。

*

几日后,启元殿。

皇帝自成年后便一直身子强健,甚少生病,此次染了风寒,着实出乎太医和内侍们的意料。但只有他自己知道,病从心起,原是他心事太重,才会在一日夜间怔怔地立在洞开的窗下,足足吹了一个时辰的冷风。过后,他便病倒了。

如今虽已痊愈,但他的面上依然带着些许病容。

皇帝沉默地在窗边炕上盘膝而坐,身上披着厚厚的外袍,手中依然攥着那根簪子和那块玉佩,目光定在其上,思绪却忍不住飘远。

贵妃无意间的话如棉絮一般紧紧缠绕在他心头,带来挥之不去的烦躁。他深知,过去的一切根本无法彻底抹去。

皇帝随手翻动着几日前自己写下的字句,看着那墨痕便忍不住想起从前,他曾在她身后,握住她的手一笔一划写着那些情意深浓的诗句。那时,他深深讶异于她写得一手好字,还赞她秀外慧中。

后来,他才知道,她的好字是习自何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