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侍疾山雨欲来。 - 君夺姝色 - 眠微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君夺姝色 >

第90章侍疾山雨欲来。

启元殿,御书房。

皇帝放下奏折,抬眸看向眼前众人,道:“对于禁军选拔和整饬之事,众位爱卿有何见解?”

恰逢几年一度的禁军选拔,皇帝恰好也想借此机会整顿一下数目庞大的禁军队伍,以加强宫城的戍卫和安全。

如今宫中禁军分为三支队伍。一支直属御前,只护卫皇帝的安全;一支戍卫宫城,每日巡视宫内各处;另有一支较为特殊,主要负责守卫京城街坊,管理城中治安。

前几日太子提议,将宫外那只队伍分出禁军,单独命名,如此一来,宫城之内的禁军便更利于统一管理。皇帝并未表态,今日召了禁军几位正副统领和兵部官员,想要听一听他们的意见。

众人几番商讨下来,最终达成了共识,同意太子的提议。只是这分出的一只队伍该如何命名,又交由何人管理,却依旧未曾定下。

皇帝只吩咐了几人,先按照禁军军士标准,面向京城不同层级家世的青年进行选拔,至于其他事宜,可以不必着急。

谢怀琤得知此事时,心底如明镜一般。不用想也知道,太子定然想借此机会安插自己的人手进禁军。

禁军的地位何等重要,他怎甘心放弃?不论是宫中,还是宫外,若是其中举重若轻之人乃是他的心腹,那么谢怀衍往后倘若有什么不可告人的谋算,做起来就轻而易举了。自古皇权总是离不开军队,而这亦是如今的谢怀衍最需要的。

朝堂之上和六部之中,谢怀衍的势力稳固而阔大。但唯独军方上,他没什么优势。即便姜家名义上是他的母族,但却从未明确表现出倾向于他的态度。且姜家所统帅的军队常年驻守北地,于宫城之内的争斗,还是不如禁军更好把控。

况且......谢怀衍本人大约也不会全心全意信任姜氏吧,毕竟他与姜家并无半分血缘。

谢怀琤记得,前世谢怀衍并未走这么一步。那时的他没有费什么力便将自己打压到了尘埃之中,登上皇位之路也顺畅无比,自然没有像这一世一样,费尽心思只为了能够胜过自己。

那么此次,皇帝又会如何决断呢?谢怀琤勾唇冷笑。凭着他对皇帝的了解,他可以确信,此次禁军相关事宜,皇帝一定会冷眼旁观,并且暗中权衡考量。

因此,每一个涉事之人的所作所为,都会成为一种无形的考验。皇帝正是借此机会,想看一看他与太子究竟会如何参与其中。

负责此次禁军队伍选拔的人不是旁人,正是燕辙。他出身平民,没有沾染那些世家子弟的心机和算计,一向坦荡正直,因此禁军统领将此事交代给了他。

即便是位高权重的谢怀衍,面对这样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的人也无可奈何。任凭他如何软硬兼施,燕辙都毫不动摇,只秉公办事,绝不徇私。

谢怀衍见这条路走不通,只能转而去在另一支队伍的统领人选上下功夫。

皇帝亲自下旨,为负责拱卫京城、察查缉盗、稳定民心的这支队伍命名巡捕营。原本按照众人的猜测,这巡捕营应当隶属兵部管辖,统领之人自然也该出自兵部。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https:///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但皇帝却迟迟未明旨,不由得令众人猜测纷纷。

谢怀琤旁观着皇帝的态度,心中渐渐浮起一个猜测。只是他尚未来得及同姜清窈通气,新的旨意便颁布了。

旨意上说,令姜湛接任巡捕营统帅一职,凡事可自行决断,不必事事请示兵部。

尘埃落定。

*

姜清窈独坐窗下,对着宫墙上方那抹残留的夕阳余晖发呆。

哥哥接手了巡捕营,此事在旁人看来是无上荣宠,不知有多少人艳羡姜家。可在她看来,这无疑意味着未知的考验和不安。

如今,姜家所得到的权力越多,她就越觉得惶恐不安。伴君如伴虎,谁又能确信,恩宠背后的究竟是什么呢?

她疲倦地合上眼,双手慢慢覆上面颊,遮蔽了眼前的光线。温热的掌心轻轻用力按压着眼睛,激起一点细微的麻痒。

许久,姜清窈放下手掌,眼前漫上一层模糊而晃动的阴翳,她眨了眨眼,依稀辨认出窗外不知何时多了一个人。

她心头一动,忙定睛看去,顿时如被凉风吹过,脊背轻微一僵:“......太子殿下?”

谢怀衍静静站在窗外,不远不近地与她对望着。听到她的称呼,他唇角动了动,微微笑道:“表妹怎么又这般生分地唤我了?”

姜清窈定了定神,随即如往常一样恬静一笑:“只是有些意外,表哥怎会在这个时辰来枕月堂?”

说着,她起身便要绕去正门,道:“表哥请进来坐,站在窗外可不是什么待客之道。”

谢怀衍依言走进,在正屋会客之处坐了。姜清窈亲自奉了茶,道:“请表哥用茶。”

她略微俯了俯身子,双手捧着茶盏,向着谢怀衍的方向递过去。谢怀衍的目光落向她纤细白皙的手指和掩在单薄衣袖下的一截皓腕,眸色一深,抬手接过了茶盏。

“方才看表妹心事重重的,是在为何事烦心吗?”谢怀衍问道。

姜清窈心中一紧,面上却依旧淡然,笑道:“并不曾。只是今日看书看得略久了些,有些乏了。”

谢怀衍点了点头,自顾自饮了几口茶,又蓦地开口道:“如今明然得了京城的这份差事,想来是不会回北地去了,你们兄妹从此便不必分离了。”

姜清窈只浅笑盈盈道:“只要陛下有令,哥哥定会遵从。”

谢怀衍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旋即起身,语气幽微,意味深长:“明然既是我自小一同长大的挚友,又与我是表兄弟,于公于私,我都极其爱重他,自然也希望明然能够事事遂心,步步平稳。”

“毕竟,我们是一家人。你说对吗,表妹?”

他说罢,便轻笑一声,负手向外走去,径直离开。

姜清窈看着他的背影消失,这才下意识伸手扶住了桌案,只觉得脑海中一片混乱。太子的这番若有若无的敲打,她听懂了,也不得不如实传达给哥哥。

她知道,哥哥只会坚守心中正道,不会因年少时的情分和如今的亲缘关系就倒向太子。可是,他明面上又该如何做呢?若对太子不理睬,只忠于皇帝,难免会招致太子的嫉恨;若是倾向于太子,又会引起皇帝的猜忌。不论怎样,哥哥都很难做。

这巡捕营的差事看似光鲜,实则却是块烫手山芋,令人无所适从。

清窈无力地闭上眼。

*

许是夏日酷暑难当,太后的身子也多有不适,整日与汤药为伴,虽不严重,但却迟迟未见好转。皇帝忧急不已,日日都召太医问话。太医皆道太后病症并不凶险,但因年迈,还是要万分小心才能度过此难关。

长公主身为太后养女,便提出要入宫侍疾,代替忙于政务的皇帝尽孝。而闻萱宜身为太后疼爱的小辈,自然也寸步不离守在病榻之前。

以太子为首的诸皇子和公主亦轮流前去侍疾。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