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搬到隔壁
这十年间,他又以收复北戎为由,一年半载的都不回次京。
这次她好不容易才劝他在京中多待些时日,想着再寻些名医把他病治好,万不能让谢家断在他这一代。
偏生孟南枝回来了,还要同沈卿知和离。
弟弟人就在京中,她哪敢放心。
所以孟太傅同圣上求和离书时,她才以林婉柔是太后懿旨做的平妻,若是下旨和离,岂不是打了太后的脸面,规劝圣上暂时收了下旨的心思,待太后回京再议。
原想她既阻止了圣上下圣旨,又透露了孟正德夜见圣上,披了圣上常服出宫一事,依镇北侯只为利己的脑子,便不会与孟南枝和离。
现在看来,她倒真是高看了镇北侯,也小看了林婉柔,更是小看了被他俩养得名声不怎么好的沈氏两兄弟。
竟然能亲自下场倒逼着父亲与母亲和离。
倒还真是千古一例。
而且这孟南枝一回来,沈氏两兄弟的名声明显开始逆转。
让她不服这孟家的血脉都不行。
出了坤宁宫,孟南枝便遇到了进宫给皇后请安的太子萧明渊。
萧明渊穿了一件暗黑色莽袍,比孟南枝要年长几岁,现已三十有几,与沈卿知一般留了短须,性格却很是诚善。
见到她,笑得一脸温和,“南枝。”
孟南枝同他福了一礼,“臣女见过太子。”
“你跟本宫还客气什么。”
萧明渊轻轻将她空扶起来,并不失礼地端详了下她面容,“本宫听人说你归来后容颜跟十年前一样,还觉得夸张,现在看来竟是真的。”
孟南枝客气道:“是他们夸张了。”
萧明渊并不是纠结此事之人,“如今你已回来,太傅便也能放下心结,安心于朝堂,父皇等他多时了。”
朝堂之事,不容她去置喙,所以孟南枝并未接话。
只是回想巨幕中的细节,萧明渊是一个非常合格的太子,却因一场意外失了性命,若非如此,长子沈砚修也不会与皇子结党,敢起兵造反。
不管是为了长子,还是为了大衍,在孟南枝看来,萧明渊都不能死。
死了便会大乱。
萧明渊不知她心中所想,又与她说了几句话后,便与她告了别。
孟南枝被刘嬷嬷扶着从步撵上下来整理衣襟走出宫门时,天色稍晴,太阳照透云层洒在宫檐上,落下一道道细长的影子。
在宫门的西侧边,孟府的马车正静静地侯着,车帘微动,父亲孟正德正掀帘望向她。
见她出来,忙从车上下,快步上前把她迎上车,不待她坐下,便关切问道:“娘娘没为难你吧。”
孟南枝摇头,将鬓间的一缕乱发别到耳后,语气平静道:“父亲放心,娘娘只是同我说了些家常,并无他话。”
父亲既然未曾与她提及向圣上求和离之事,她也不便多问。
免得伤了父亲的颜面。
“那就好,那就好。”
孟正德这才松了口气,眉间的郁色下了去。
那日他求圣旨,皇后所言虽然在理,但他总觉得过了点。
皇后一向是不爱管臣子之事的人。
孟南枝与父亲一同到家的时候,东邻隔壁空着的府邸竟然住了人。
原本破败的大门,新刷了朱漆敞开着,几个仆役正忙着卸箱笼,门前的石阶被打扫得一尘不染,只是门楣上的匾额被取了去。
她脚步一顿,问向父亲:“爹,隔壁这是……”
她记得那院子原是一位高官的府邸,因犯了贪污之罪,被官家查收,至今已经十数年未曾住人了。
孟正德顺着她的目光看去,脸上露出几分了然,回道:“是谢将军。”
谢归舟?
她记得谢府的院子在城东,离这里有一段距离,但比这里可排场多了。
眼下住到这里又是什么情况?
却听父亲接着说道:“将军府年久失修,因着这两天雨势过大有些漏雨,所以谢将军请示圣上翻修将军府,圣上便批了这个院子给他住。”
孟南枝点头,却并不能理解。
将军府那么大,一个屋子漏雨换一个屋住便是,何至于换府。
再说谢家如今就谢归舟这么一个子嗣住,隔壁这个房子怕是要比谢府的房子还要失修得多吧。
一次落水,与他们这些人整整跨越了十年,孟南枝完全无法理解他们的脑回路。
不过既然他搬了过来,那她去道谢也就不用再多跑了。
把前日里备好的谢礼拿出来,嘱咐刘嬷嬷又填了几份,孟南枝便带着月芹去了隔壁。
东邻隔壁,谢归舟正站在阁楼上望向孟府的宅院,直看到朝思暮想的人回来,眼睛亮得像是进了一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