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母亲,我还没束发呢
曹侍郎——曹景行,也就是曹国公世子,曹宛清的弟弟,曹宛宁的哥哥,如今的礼部侍郎。
自幼才华出众,颇得圣上赏识,已经连任两届科举会试的考官。
长子如此好学,孟南枝又岂会拒绝,当场便应了,“那你明日带上文章同我一起去曹国公府吧。”
“谢母亲。”
沈砚修得了母亲的准话,喜露于表。
他以前曾在母亲面前夸口说要考状元,结果因为父亲的不信任,自暴自弃,想着反正有爵位兜底,一次科举都未参加。
如今母亲回来,他想试一试看自己的底子。
孟南枝转头看向次子沈砚珩,“珩儿,你可要去?”
沈砚珩连连摇头,“我不了,母亲,我还没束发呢,七巧宴不适合我去。”
他对做文章完全不感兴趣,不想学兄长自讨苦吃。
孟南枝已知他不喜学习,又哪不知他打的什么主意,语气放缓了下来,“珩儿可否告诉母亲你喜欢什么吗?”
沈砚珩闻言愣了一下,但见母亲眼中满是鼓励,眸色暗淡下来,摇了摇头,“母亲,我没什么喜欢的。”
读书,他不喜欢。
练武,也不喜欢。
他总不能和母亲说他只喜欢玩。
孟南枝见状暗叹了口气,面色依旧温柔,并给足了情绪价值,“那肯定是你喜欢的很多,一时没能挑出更喜欢的,没事,等遇到更喜欢的事物便和母亲说。”
“好的,母亲。”沈砚珩点头,笑得并不开心。
母亲肯定是想让他和哥哥一样有所成就,但他让母亲失望了。
教育子女,并不是一味的宽恕。
还要适当的约束。
不是每个孩子天生就心中坚定,目标明确。
情感的陪伴,健康的环境,正确的引导,缺一不可。
所以孟南枝即便知道次子不开心,也没再去哄他,总不能让他这么一直混下去。
到了晚宴时,父亲孟正德终于风尘仆仆地回来了。
满身潮气,衣袍的下摆还沾了些许泥点子。
“父亲,您回来了。”孟南枝起身迎了上去,她这几天都没见着父亲了,还挺想念的。
直到凑近,才发现父亲身上竟然还有重重的血腥味。
孟正德看着失而复得后的女儿,眼中疲惫一扫而光,再看两个外孙也都乖巧地坐着等他,很是欣慰地点了点头,“都在呢,用过膳了吗?”
“枝枝他们一直等着你回来用膳呢。”胡姨娘贴心地为他递上温热的姜汤。
孟正德一饮而尽,“我先去换件衣服。”
等他去换衣服的时候,长子沈砚修去外头瞧了一眼,“母亲,将军好像没回来,外祖父不是和将军一起出去的吗?”
“等你外祖父出来就知晓了。”孟南枝觉得没什么好为他担心的,身为将军,出行要比他们安全。
不多时,孟正德便清洗完毕换了一身干净的常服出来,见他们都侯着,连忙摆手道:“坐,先坐下用膳。”
次子沈砚珩到底是年岁小,还不够稳重,还未落坐,便开口问道:“外祖父您去哪了?”
孟正德坐下道:“去刑部查了案子。”
剩下的便未多讲,孟南枝示意他们先用膳。
等膳罢,孟南枝随孟正德进了书房。
“父亲,可是出了什么事?”孟南枝沏了一盏茶递给他。
有些话需要避着外孙,但对女儿就没有避着了,孟正德接过茶盏并未饮下,而是放在了桌案上。
“刑部抓到一个犯人,可能是北戎奸细,那人供出来的同伴中,外貌特征有一位跟污蔑你的人很像,我就去跑了一趟。”
“父亲,此事可落实了?”孟南枝蹙眉。
之前谢归舟查到那个人的身份有假,名为“铁柱”,通关文碟却写着“杜成”,完全查不出根源。
孟正德摇头,“没那么简单,对方只说了特征,没见过全脸,还不能完全肯定污蔑你的那个人就是。”
顿了顿,他又肯定道:“但,我觉得八九不离十。”
他为政多年,有足够敏锐的嗅觉。
“谢将军,去查了?”联想到谢归舟没跟父亲一起回来,孟南枝可以肯定,他去查了。
“对。”孟正德点头,“涉及北戎奸细,他自是责无旁贷,而且此人供出还有一个同伴在峭城,所以归舟就连夜去峭城了。”
孟南枝闻言微微颔首,“此人是从哪里抓到的?”
想到此人被抓到的缘由,孟正德难得地笑了一下,“这个人若是好好住客栈是一点事情都不会有,偏偏他在来京后为了省钱借住在城南巷的百姓家。那家婆子好事,单是看他饮食习惯不太对,就直接就到府衙举报了他。”
“闵大上因着你上次的提醒,直接让捕头控制住他,发觉不对,直接通知谢将军过去,这才问出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