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利国,利民,利己 - 红楼:开局占了宁国府 - 七日木林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93章利国,利民,利己

贾琅却是淡定一笑:“此一时彼一时,如今大周的马政都烂透了,一年到头,也收不上来多少匹合格的战马,现在又马上开战,我们不是把大周的战马卖出去,而是买回来。”

“你说,这件事,朝廷会不会管,恐怕他们巴不得我们多卖点战马。”

贾琅的嘴角露出自信的笑容:“而且,倒卖军马的乃是我朋友,我们不过跟着他赚个小钱而已!”

“就和你说的印子钱一样,只要你投资了钱,坐在家里什么都不要干,那么每个月等着数银子就好。”

说着,贾琅举起手指。

“四成利,你投入的越多,他就能买更多的战马,然后卖给大周,这样既能帮到大周抵御大金,又能给自己赚笔钱,利国,利己,利民,何乐不为!”

贾蓉怔怔的看向贾琅侃侃而谈,心中早已经就动摇了。

而一旁的王熙凤,此时眼中已经全是崇拜和贪婪。

“琅哥儿,四成利,这比放印子钱还高,不会是假的吧?”

贾蓉也看向了贾琅。

贾琅的嘴角却是微微一笑:“你们有了解过蒙古草原的战马吗?”

贾蓉有些茫然的摇头,他哪里知道草原战马,这种事情从来都不关注。

不过宁国府中,倒是有几匹弩马,还有一匹他自己骑乘的战马,当时买的时候,大概也就三十两左右。

贾琅继续道:“一匹普通的战马,在草原上大概也就八两左右,而若是把他运到京都,价格大概在三十两,翻了好几倍。

当然,考虑路途问题,中间的草料什么的,也都有损耗,但利润至少在两到三倍以上。”

“还有,如今战事若启,战马的价格肯定还是往上涨,我那朋友已经打开门路,从蒙古贩卖到边疆,价格就算达不到五十两,也能应该三四十两,所以,四成利,并不多。”

经过贾琅这么一解释,贾蓉总算有些相信了。

不过他很快就哭着一张脸。

“琅叔,可是,我没有银子……”

王熙凤却是没有这个顾虑,咬着红唇思索了片刻,最终一咬牙:“那琅哥儿,我投一万两。”

贾琅笑呵呵的对着王熙凤摆手。

“我今个叫你们来,不是要你们投银子,我这位朋友,他是有门路,没银子,就和你们一样,而神京中,有银子没门路的太多了。”

“其实只要双方一合作,那岂不是天作之合。

这样,你们帮他和那些勋贵富商游说,只要你能说动他们投入银子,不管他们投入多少,你们都能每个月获得他们投入的一半利润。”

贾蓉瞬间眼前一亮,一半的利润就是两成的利,若是投入一万两,每个月就有两千两。

这比起自己投钱划算多了,无本买卖!

王熙凤也是吞咽一下口水,怔怔的看向贾琅:“那这事,我也能做吗?”

“当然!”贾琅朝着她点了点头:“你可以去那些王公勋贵的后宅家眷拜访。”

王熙凤只感觉自己的心跳加速。

脑中盘算着自己相熟的王公勋贵家眷,这些人大多有着闲钱,或许一开始,她们投的不多,但这些人若是加起来。

这可是一笔可观的数目。

贾琅没有再说其他,只是让两个人慢慢消化。

过了好一会,贾蓉这才抬头看向贾琅。

“琅叔,您说的那个朋友是谁,可否告知一下?”

要是平白无故的去和那些勋贵说,他们虽然是纨绔,但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会相信。

若是有个名姓,这些勋贵查询打听之后,或许会相信。

要是这人还在朝中当官,那就更加有说服力了,最好是边疆将领。

贾琅直接摇头。

眼神嘲弄的看向贾蓉:“你是不是傻,这种事情怎么能暴露名姓,就如你说的,怎么也是朝廷明令禁止的,虽然战时朝廷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谁知道会不会秋后算账。”

“你们到时候说的时候,就以我一样的托词,就以朋友代称,反正有银子拿就行。”

贾蓉顿时了然,可脸上还是露出为难的表情:“但这样,那些人不一定相信,不一定有人会投入。”

世界上,最难的事情,不就是从别人的口袋里掏钱嘛!

贾琅无所谓的耸肩:“你们可以让他们先投入一点试试,反正这又不是一次性买卖,目前大周的战马急需,就算等战事结束后,也同样需要大量的战马。”

“让他们先投入个几百两,上千两试试,到时候,可以等几个月后,完全回本后,单单只投入利钱都可以。”

贾蓉被贾琅说的心中火热,恨不得现在就出去游说。

接着贾琅又教了他们两个如何写凭书,以及那些勋贵会问的问题。

同时也嘱咐两人,不要暴露自己。

“我如今虽是锦衣卫官员,但你们也知道,锦衣卫的名声并不好,而且我进入朝廷的时间太短,昨天还和礼部尚书产生了冲突,若是把我说出去,恐怕不利于你们游说他们投入。”

说完,贾琅又给了贾蓉一百两银票。

没办法,贾蓉这个穷鬼,现在是一毛钱都没有了,甚至还欠着外面酒楼青楼银子。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