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第47章第五篇第46章海市蜃楼
2004年2月1日人们突然发现烟台山上空云雾弥慢,云雾中山、海、树等景观不时交替出
现,云雾也随景观的不同而变换颜色,一会青、一会蓝。在神奇的自然奇观中,竟然看到了
著名的旅游景点蓬莱阁,连阁上的琉璃瓦和石雕等,也惟妙惟肖地清晰浮现,这就是海市蜃
楼。
夏天,在平静无风的海面上,向远方望去,有时能看到山峰、船舶、楼台、亭阁、集市、
庙宇等出现在远方的空中。古人不明白产生这种景象的原因,对它做了不科学的解释,认为
是海中蛟龙(即蜃)吐出的气结成的,因而叫做“海市蜃楼”,也叫蜃景。
蜃景不仅能在海上、沙漠中产生,柏油马路上偶尔也会看到。蜃景的种类很多,根据它出现
的位置相对于原物的方位,可以分为上蜃、下蜃和侧蜃;根据它与原物的对称关系,可以分
为正蜃、侧蜃、顺蜃和反蜃;根据颜色可以分为彩色蜃景和非彩色蜃景等。
蜃景有两个特点:一是在同一地点重复出现,比如美国的阿拉斯加上空经常会出现蜃景;二
是出现的时间一定,比如我国蓬莱的蜃景大多出现在每年的5、6月份,俄罗斯齐姆连斯克附
近的蜃景往往是在春天出现,而美国阿拉斯加的蜃景一般是在6月20日以后的20天内出现。
自古以来,蜃景就为世人所关注。在西方神话中,蜃景被描绘成魔鬼的化身,是死亡和不幸
的凶兆。我国古代则把蜃景看成是仙境,秦始皇、汉武帝曾率人前往蓬莱寻访仙境,还屡次
派人去蓬莱寻求灵丹妙药。现代科学已经对大多数蜃景作出了正确解释,认为蜃景是地球上
物体反射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所谓蜃景就是光学幻景。
海市蜃楼的玩笑
几年前的一天,德国北海库克斯港平静无风,在街上玩耍的一个男童,奔回家里激动地对母
亲大声说:“妈,天上掉下一个岛来!”妈妈听了不禁哑然失笑,等她向窗外一看,脸上的
笑容顿然消失,因为就在她的眼前,近岸的海姑兰岛倒挂空中。沿岛的红岩悬崖绝不会错认
,岸上的沙丘和每个细节全都清晰可见。那个岛就像天上有双巨手把它倒悬在半空中,似
乎随时都可能坠毁。海姑兰岛当然没有坠下,那是海市蜃楼。傍晚时分,空中的幻象消失不
见,孩子的恐惧也消除了。
海姑兰岛的幻象,偶尔也在库克斯港上空出现,那只是使人惊异的大气现象之一。北极区也
这幻象,曾愚弄人类前后将近一百年。1818年,苏格兰探险家约翰?罗斯爵士从英国出
发到北极去找那条不明确的“西北航道”,据说是一条沿北美北岸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的水
道。罗斯进了加拿大巴芬岛以北的陌生水域。一天早晨,他在甲板上看见前面有大山挡住去
路,以为是驶进了死巷,于是掉转船头回航,并报道说根本就没有西北航道。
大约一百年后,美国北极探险家皮里也说北极有一条未画入地图的大山脉。他说:“我们看
到了那些大山,称之为克拉寇兰山。”
北极这条神秘的大山脉,引起了当时世人的兴趣。许多冒险家和探险家纷纷前往北极,可是
谁也找不到大山。最后,纽约市美国博物院捐出三十万美元,派了一个科学考察团进入该区
。考察团团长麦米伦成了当时全世界报纸上的风头人物。
不过,在皮里看到大山的地方,麦米伦看到的只是—片冰天雪地。后来克拉寇兰山真的出
现了,不过很奇怪,这些大山坐落的地点,在皮里所说的地方以西约二百英里。
麦米伦在浮冰之间航行,到实在不能再前进时才停船抛锚,带着一队仔细挑选的队员在冰上
步前进。可是,他们向山行进时,山却向后退,他们止步,山跟着停止后退。他们再向前走
,山又后退,那些冰峰雪地在北极的阳光中,好像在向他们招手,阴暗的山谷里看来很可能
有丰富的矿藏。
他们继续前进,最后进入了一个三面环山的低谷,成功已在眼前。可是等太阳落到地平线下
,周围的高山和丘陵像变戏法似的,都消失了踪影。他们吓得目瞪口呆,只能静悄悄地看着
现实的环境。他们身在一片广阔无际的冰原上,四面全是冰,极目所及都是冰。眼前没有小
山,更无大山。麦米伦一行人站在北极地区黄昏时分淡绿色的微光里,大自然让他们上了一
次大当。
海市蜃楼小实验
在一间不通风的屋里,把一块长1.5米,宽20厘米的平滑铁片,横放在几根用铁管(或用
木棍代替)做成的小柱子上,在薄铁片上撒播薄薄一层沙,做成沙漠型的表面。用深色的纸
剪成树和骆驼,贴在一块毛玻璃上(乳白色玻璃)上,把玻璃板放在铁片的一端,和铁片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