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第61章第六篇第60章地球脸上最大的伤疤——东非大裂谷
到肯尼亚不看东非大裂谷等于没到过肯尼亚,一是因为大裂谷太有名,被称为“地球脸上
最大
的伤疤”;二是因为肯尼亚段陷落带具有大裂谷最典型的地容地貌特征,被称为“世界地理
迹”。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记者站就位于内罗毕以西林木繁茂、沟壑纵横的大裂谷边缘区。
从这里到大裂谷最近的观景点有两条路:左向47公里,右向也是47公里。
从地图上看,这条以马拉维湖北部为中心、比例严重失衡的三岔口裂痕实在是够大了:向北
穿过东非高原人红海进死海,向西北沿东非诸国与刚果(金)边界直插苏丹,向南经马拉维到
莫桑比克赞比西河口人海,总长度超过8100公里。可以说除了乍得湖,非洲所有的湖泊几
都是裂谷的伴生物,把这些湖泊依次用线连起来就是一幅相当完美的大裂谷示意图。人们不
难想像,3000万年前地球裂开这个大缝时动静该有多大,幸而那时还没有人类,否则就惨
了!
大裂谷肯尼亚段大约可用三个“8”加以概括:平均800公里长、80公里宽、800米深。从
这几个数字本身人们就可以在脑海里勾画出一条空前雄伟壮观的大地沟图像。
裂谷风光
许多人在没有见到东非大裂谷之前,认为那里一定是一条狭长、黑暗、阴森、恐怖的断涧
深渊。其实,当你来到裂谷处,展现在眼前的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
乘飞机越过浩瀚的印度洋,进入东非大陆的赤道上空,从机窗向下俯视,地面上有一条
硕大无比的“刀痕”呈现在眼前,顿时让人产生一种惊异而神奇的感觉。这就是著名的“东
非大裂谷”,亦称“东非大峡谷”或“东非大地沟”。
从飞机上看沿乞力马扎罗山雪峰,经坦噶尼喀湖、基伍湖、爱德华湖、艾尔伯特湖等一直到
苏丹境内的白尼罗河,全长1700多公里。由于这条大裂谷在地理上已经实际超过东非的范
围,一直延伸到死海地区,因此也有人将其称为“非洲—阿拉伯裂谷系统”。
从整个非洲大陆来看,东非大裂谷是全非洲最高的地带,属东非裂谷高原区,总面积500多
万平方公里,占非洲面积的1/6多。非洲的几座海拔在4500米以上的高峰,全部分布在这
个自然区内,其中有著名的乞力马扎罗山、肯尼亚山、埃尔贡山等。
东非大裂谷并非人们想像的那样荒草漫漫,怪石嶙峋,渺无人烟,远处,茂密的原始森林覆
盖着连绵的群峰,山坡上长满仙人球;近处,草原广袤,翠绿的灌
木丛散落其间,野草青青,花香阵阵,草原深处的几处湖水波光粼粼,山水之间,白云飘荡
;裂谷底部,平平整整,坦坦荡荡,牧草丰美,林木葱茏,生机盎然。
东非大裂谷是一座巨型天然蓄水池,非洲大部分湖泊集中在这里。大大小小有30多个
,呈长条状,像一串珍珠,顺大裂谷一字排开。行程100多公里后,摄制组来到位于大裂谷
三个湖泊之一的阿比亚塔湖。湖边牧草丰盛,牛羊成群,与放牧的孩子高矮差不多的一种不
知名的大鸟,悠闲地在觅食,和吃草的牛羊、放牧的人们和谐地融为一体。蓝色的阿比亚塔
湖,湖面宽广,一望无际,远处弯曲的断崖隐约可见,湖边栖息着成群的火烈鸟,它们的羽
毛看上去是白色的,但翅膀底下是红色的。这种美丽的鸟是非洲的名鸟,它们落在湖边像天
上降下的白雪,而飞起来犹如火红的彩霞。
湖边的森林公园里,栖息着几十只鸵鸟,这些性情温顺的大鸟以它们特有的方式向游人打着
招呼。穿过森林公园,是与阿比亚塔相邻的兰加诺湖,由于常年的雨水带着周围山区的红土
流入湖中,使湖水呈红色,据说湖水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用湖水洗浴,可以保健治病,从
湖边陡峭的断崖上,可以看到地壳断裂下陷的痕迹。
在兰加诺湖南边不远的查莫湖是有名的鳄鱼湖,这里生活着几百条鳄鱼,长达6米的鳄鱼大
概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鳄鱼,看着这些以凶猛著称的动物,人们既好奇又有些恐惧。
成群的鹈鹕落在湖边的浅滩上,看着它们悠闲的样子,并没有像游人一样身在鳄鱼湖的恐惧
,喜欢安静的河马时而在湖面上露出它们的头,对于人们的到来似乎不是很习惯,一只仙鹤
放肆地在鳄鱼嘴边捉食,多少有些让人担心。
看来,鳄鱼固有的生活习性并没有受到破坏,在这里,人与各种动物和谐相处,共同享受着
大自然所给予的恩惠。
东非大裂谷,气候温和凉爽,雨量充沛,在湖区附近有着面积可观的热带雨林,在查莫湖附
近的这片热带雨林里,据说是猴子生息的地方,各种不知名的植物、树木遮天蔽日,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