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第16章第二篇第15章惊涛骇浪——海啸
海啸的形成
海啸是太平洋沿岸国家由地震引起的最猛烈的海洋灾害,中国曾有过26次海啸记录,但大陆
沿海尚无破坏性海啸,仅台湾沿海多次受到海啸袭击。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这种波浪运动引发的狂涛骇浪,汹涌澎湃,它卷起的海
涛,波高可达数十米。这种“水墙”内含极大的能量,冲上陆地后所向披靡,往往造成对生
命和财产的严重摧残。智利大海啸形成的波涛,移动了上万公里仍不减雄风,足见它的巨大
威力。
海啸是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激起的巨浪,在涌向海湾内和海港时形成的
破坏性的大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
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水下核爆炸能产生人造海啸。在一次震动之后,震
荡波在海面上以不断扩大的圆圈,传播到很远的距离,正像卵石掉进浅池里产生的波一样。
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轨道运动在海底附近也不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
何,波都可以传播过去。
最大的一次由地震引起的海啸,或者称之为“海震”(经常被错误地称作“海潮波”的记录
),是1971年4月24日发生在日本琉球群岛中的石垣岛的那一次,估计当时巨大海浪的波峰
高达847米,排山倒海的巨浪将重量达850吨的整珊瑚礁抛出2092公里以上。这次海震所
击起的海浪,据测它的行进速度为每小时788557公里。
1998年7月17日,巴布亚新几内亚太平洋海岸发生的海啸夺取了2200人的生命。这场灾
难已经过去了,但这次海啸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在科学界至今尚有争论。
研究地震波的专家一般都认为海啸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但是在新几内亚海边作海底测
量的考察队都提出,是海底滑坡塌方引起的。
在这次海啸中,一连串有三个可怕的巨浪撞击着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北海岸,浪高达15米
。研究人员一直在设法解释为什么震级仅为71级的中等强度地震,会使海啸时浪高达到15
米。有人怀疑这是很大一块沉积岩崩塌而掀起的巨浪。
1999年1月,一批研究人员首次进行深入研究。他们画出了海床图,并在沉积岩上钻
孔取样。2月,他们又使用一艘机器人潜艇将海底的情况拍成了照片。勘探队集中在大陆边
坡,这个边坡垂直于一个深达4公里的深海沟里。这个深渊表明有一块太平洋的板块在这里
撞击了新几内亚。当太平洋构造板块从该岛下面擦过时,形成了一个深海沟,并引起了频繁
的地震。
勘探时还发现,在特别陡峭的大陆边坡上覆盖着厚厚的一层沉积岩。在某些地方,这层
沉积岩以快速滑坡的形式往下滑,也有的地方是一较缓慢的塌方形势下滑。
在一次潜水作业中,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一个新鲜的、圆形剧场形式的“上吧”,这是一
块巨型沉积岩朝下坍塌时产生的。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条15公里长的断层。有证据显示,这个断层最近曾移动过。海底发生
断层时一侧会往上抬,而另一层回朝下落,在这个过程中,会因水的更替而发生海啸。
那些认为是塌方导致波浪形成的人认为断层不可能是引起海啸的原因。目击者曾叙述过
这样一个情况:在地震的主震发生过之后,大约过了20分钟,第一次波浪才袭击海岸。如
果说因地震产生了海底断层,由该断层再形成海啸,这中间竟隔了20分钟,那也未免太长时
间了。
地震过后不久,在太平洋中间所记录下来的长达70秒的低沉而连续的声响,也进一步支
持了以上观点。西北大学的艾米莉?奥尔卡说,在一次不很大的地震之后,声响延续如此之
长不大可能的,因此可认为它源于一次海底滑动。
然而,某些勘探工作的参与者同意是塌方引发海啸的理论。这个考察队只发现了岩体小
型滑动的证据,但没有巨大滑坡的迹象。
这次灾难也使人想到,相对较小的地震也会因为引起岩体滑动而引发巨大的海啸,造成
的灾害远比科学界过去所认识到的要危险的多。
海啸的多发带
根据现代板块结构学说的观点,智利是太平洋板块与南美洲板块相互碰撞的俯冲地带,处在
环太平洋火山活动带上。这种特殊的地质结构,造成了智利处于极不稳定的地表之上。自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