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 青少年必知的100种地理知识 - 宿春礼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6章

第26章第三篇第25章黑色的黄金——石油

地球母亲以她博大的胸怀哺育着地球上的生灵。自从石油在近代被大规模开采以后,人类

社会的物质文明程度就发生了划时代的飞跃。石油向人类提供了巨大能源,人们的衣

食住行从此离不开它:我们的化纤产品,如晴纶,就是从石油里提炼出来的。很多食品添加

剂,如糖精,也是从石油里来的。我们居住的房间里少不了塑料制品吧?塑料也是从石油里

来的。至于我们乘坐的交通工具,无论是海上的船舶、陆地上的车辆,还是空中的飞机,离

了汽油、柴油、煤油,哪一样也动弹不得。汽油、柴油、煤油这些油类都是从石油里提炼出

来的。

“石油”名称的由来

“石油”是由北宋时期的大科学家沈括命名的。沈括一生积极从事科学

研究活动,晚年时他用笔记体裁写成了《梦溪笔谈》一书,该书是我国科学发展史上的珍贵

遗产。

沈括在《梦溪笔谈》一书中详细地记载了石油的开采及使用:“讃延境

内有

石油,土人以雉尾挹之。采入缶中,颇如淳漆。燃之以麻,但烟甚浓。后必大行于世。”

公元1080年冬天,沈括巡察陕北二郎山时,看到当地居民冒着零下二三十度的低温,

在延河两岸支起了一顶顶帐篷。帐篷内热气腾腾,上空黑烟缭绕,四周的积雪都已融化。出

于好奇,他进了帐蓬,发现人们正在从地底下开采并燃烧一种黑色液体。该液体黏稠似胶,

烧起来火很旺,当地人称为“石脂水”。它是从哪里来的呢?沈括怀着极大的兴趣,考察了

人们开采“石脂水”的情况。他看到这种黑色液体是从岩石缝里溢出来的,便命名为“石油

”。

石油燃烧后积累的烟尘,沈括带回去加工成墨,用来写字作画,竟发现该墨黑亮似漆,效果

很好。后来,人们又发现了石油更多的用途。

我国人民开采、使用石油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比欧洲的一些国家

要早四五百年。

石油的形成

石油是由许多的生物尸体沉积在海洋或者大湖盆底部,再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如生

物化学、热催化以及热裂解、高温变质等慢慢形成的。刚刚形成的石油是许多分散的油滴,

伴随地下水流动。当流到四周全是密实岩层的地方,就会聚集在那里,越积越多从而形成油

田。

一般来说,在中生代以及新生代的浅海地区及大湖盆地区含有许多石油。前者如中东

波斯湾沿岸油田以及美洲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沿岸的石油;后者如我国东北地区的大庆及辽

河,华北地区的华北、胜利等各大型油田。由于这些地区在中生代以及新生代适

合生物的生长繁衍,因此沉积了大量的生物尸体,所以有丰富的形成石油的“原料”。

茫茫大地何处找石油

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在这个广阔的范围内,油气田只占极小极小一部分,要用

井的办法在某一点上发现油气田,真像大海捞针一样。人们不禁要问,茫茫大地何处找

石油?

早期的找油是从观察出露到地表的油或气(被称为“油气苗”)入手的,勘探队员们在野外特

别注意寻找和打听工区内有没有石油或冒气泡的水泉,这是最直观的找油方法,古今中外都

一样。我国的克拉玛依油田因其附近有“黑油山”而引起人们注意,钻探后发现的;独

山子

油田则以含油气的泥水长期溢流而成的“泥火山”著称;玉门油田其旁有“石油沟”;延

长油矿范围内有多处油苗出露;四川最早利用气井的自贡,也有不少气苗可以点燃,古籍中

也有记载;青海有些与“油”有关的地名如“油砂山”、“油泉子”等则是现代的石油队员

在勘查时以其油苗而给取的名。

在地面上没有油气出露的地区是怎么找到油气田的?譬如

,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来,在我国东部找到的大庆、吉林、辽河、大港、华北、胜利乃

至中

原、河南等油田,都在草原、海滩、农田和沼泽之下,勘探队员们从何下手呢?这就得凭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