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 文物修复,从入门到入土 - 柳径归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67章

蜿蜒的山路颠簸而复杂,越往山中行,道路越发狭窄,车侧就是万丈悬崖,能够清晰听见碎石滚落的声响。

最终,车子只能停在中途。

寻了个能倒车的位置安放好车后,长青和屈黎下车步行。

这一次,长青就是向导。

犬牙山的环境比卓朗寨要温和一些。

当然“温和”也不过是个相对的概念,这里只是没有那么陡峭的地势和那么潮湿的热带密林罢了。

但是依旧难走,才下过雨,山路泥泞,两人皆是走得一脚深一脚浅,裤脚沉重。

太阳时而透过树叶投在地上,树影重重,前路遥遥,好似怎么也望不尽。

不知走了多久,前方的地势逐渐变得开阔,在一个显著的大坡之后,眼前出现了一个用稻草搭建的,简陋至极的村门。

屈黎眉头一紧,很难想象,在这样深的山中,居然真的存在一个村子。

村口一旁竖着一石碑,上面刻着三个久经风霜的古怪字体。

“长家村。”长青适时开口解释道。

屈黎望向长青的背影,有些担忧。

自打进山起,长青就一直走在前面,一言不发,直到这时才慢慢有了些活气。

但很快屈黎的注意力又被夺了去——日头正盛,前方似乎立着一棵着歪斜扭曲的树。

长青忽地加快了步伐,屈黎只得快步跟上,而随着愈发走近,他惊觉这不是树。

这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老人佝偻着身体。

面容黑的像是地底翻出的湿泥,他满脸的皱纹犹如沟壑,浑浊的眼球几乎要挣脱眼眶,暗色的唇露出臊黄的牙。

而更骇人的是,在那乌黑的面容下,涌现着密密麻麻的红褐色斑点。

屈黎在长青身上见过它们,只是程度远不及眼前的这位老人这般严重。

看着面前如此干枯的老人,再看着他身旁同样消瘦的长青,两个背影好似正在隐隐重叠。

……

一瞬,屈黎的心脏好似被什么东西用力掐了一下,钝痛。

“阿叔。”

长青温声说道,他垂眸拉起阿叔的手,细细摩挲着。

忽而无奈叹息一声:“你的鳞又重了。”

老人双目温善,眼底好似含着泪光:“回来好、回来好,阿叔没事,就是可怜你唉……”

他似乎想说什么,却在看到屈黎后咽了回去,转而问:“这位是?”

“屈黎,我朋友。”长青用力地眨了眨眼,这才匆忙回头介绍起两人。

“这是我们村子里的村长,我们喊他阿叔。”

“阿叔好。”屈黎谦卑朝村长鞠了一躬,低头就瞧见老人脚上踩着的草鞋。

再抬头,村长虽然是对着他笑,话却是对长青说:“小青,你要带外人进来,我拦不住。但你可要带好人家,切莫坏了村子里的规矩。”

规矩,什么规矩?

屈黎沉默着,看着长青再三保证。

旋即就见村长阿叔深深望着他,叹了口气后才转身领他们进村。

然而,村子里的景象更为触目惊心。

建筑宛如远古时代的产物,各个简陋,以茅草为顶,草木为墙,空气中都散发着一阵苦草味。

而每家每户并排在一条土路两旁,都只用几块石头当作隔栏,一眼就能望清里头的构造。门和窗都是木头做的,上头破烂的布帘飘荡,透着屋子里的黑。而与这一切老旧构造相反的,是每一家墙上贴着的工笔神像画。

上头的神干净,整洁,神态清晰可辨。

屈黎觉得有些眼熟。

但猛地他眼神一晃,就和窗口处一双乌黑似墨,毫无光彩的眼睛对了个正着。

哪怕走得远了,一种注视的意味仍旧黏在后背。

路上,他们见到的人要么是用布蒙着全身,只露出一双眼睛。要么就是横尸一般躺在院子里,任由身上腐烂的血色暴露在阳光之下。

他们全都面色青乌,面容苍老,许久不见一个儿童。

这座村子死气沉沉。

屈黎总算知道那股从进来开始,就阴魂不散的黏腻阴冷感是什么了——

死亡。

这也是这里和卓朗寨最大的区别。

卓朗寨是阴冷潮湿的,是邪门诡异的,但却不是死寂的。那里起码有山野与人声,而不是长家村这般,无声无息,恍如异世,带给屈黎的异样感更甚。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