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迁都(五)未延误一刻
第73章迁都(五)未延误一刻
六部堂官匆匆赶来。
有的人连衣衫都不及整,还穿着居家常服。
林佩坐下,咳嗽一声,示意开始议事。
“禀林相,禀各位大人。”知州躬身道,“亥时天空劈下一道雷电,致钟楼起火,接着烧及斋宫和神库。”
众人神色焦急,跟着议论。
——“唉,恐怕是大凶之兆啊。”
——“应当立即彻查起火原因。”
——“明日是否按时启程?”
“不过请各位大人放心。”知州清了清嗓子,挤出笑道,“下官连夜带人灭火,已经控制住局势,现在州府正召集工人抢修官道,确保后日圣驾经过之时不受惊扰。”
“我且问你,火势蔓延范围多大?”林佩问道,“波及多少处民宅,百姓伤亡情况如何?”
知州道:“这个……下官来得急,还没有数。”
林佩道:“随行的有人知道吗?”
一个声音在后面响起:“回林相,大火烧了二十余里地,波及八百二十户,因为是晚上,百姓在家中睡觉来不及反应,烧死了八十人,重伤二百余人,轻伤不计其数。”
知州回头斥道:“住嘴,朝廷议事,哪有你一个知县插嘴的份。”
林佩道:“该闭嘴的人是你。”
知州一怔:“林相,下官,下官一夜没有合眼啊。”
林佩道:“突发灾情,你身为一州父母官,既不清点也不赈济,倒先跑到这里试探上意,还以为立了多大的功劳,我看你这官不必再做,回去待罪。”
知州道:“下官冤枉!”
知州当堂被免。
议论声戛然而止。
江宁知县走上前来,一身的尘土,头发沾满烟灰。
林佩让侍从端水给这位知县洗脸,一边对各部官员解释:“大家也看到了,馆驿外面现在围着的都是金陵有头有脸的世族公卿,他们说,这场大火是上天的惩罚。”
林佩顿了顿,继续说:“殊不知上天不会惩罚仁德之君,只会惩罚视生灵如草芥的残暴之徒,是故,我宁可让世族公卿都等在外面,也要先见这位敢替百姓争活路的知县。”
杜溪亭道:“林相说得对。”
江宁县令咬一咬牙,擡头道:“卑职斗胆请朝廷调拨医官二十名、草药二百斤、粮食千石和给百姓重修房屋的木材折计白银一万两。”
林佩看向董颢和于染:“工部和户部能否加急把他说的这几样落到实处?”
于染道:“可以,我等这就去办,一天就够。”
董颢先应是,犹豫片刻,又开口道:“只是这场火早不起晚不起偏偏这个时候起,而且根本没有人看到雷电,是天灾还是人祸……”
林佩打断道:“当务之急是赈济受灾百姓,你想说的话明早到行宫说。”
董颢一顿,道好。
江宁知县替百姓谢过朝廷各部官员,动身回县衙。
林佩处理完赈灾事宜,拍一下杜溪亭的肩膀,往里间走去。
空中飘着云絮。
天井下的八卦池蓄满了水。
杜溪亭道:“知言,你找我什么事?”
林佩伸手点了一下池中月,静看涟漪散开:“老杜,你觉得这场火是天灾还是人为?”
杜溪亭叉起腰:“你不会怀疑我吧?”
林佩转身:“正是因为我信你,所以才要提醒你一件事,这场火来得蹊跷,朝野上下一定会猜测是谁放的,挑明说,阻止迁都对谁有好处,谁的嫌疑就最大。”
杜溪亭道:“阻止迁都当然是对金陵旧族有好处,可要这么说我不乐意,突如其来的一场火,还没弄清楚起因,凭什么让我们出面领责?我看就查吧,查清楚原因再走。”
林佩道:“不行,等把原因查清楚了,迁都的日程也就耽误了。”
杜溪亭道:“那要怎样才行?难不成凭白遭人猜忌?”
林佩凝眸:“如果躲不掉嫌疑就只有先发制人,追查起火原因固然重要,但此时此刻更重要的是表明态度,稳定人心。”
池面泛开涟漪。
杜溪亭仍有些不甘愿,但见林佩态度坚决,只得说明白了。
“明白就好。”林佩道,“我等辰时再去行宫见陛下,你抓紧准备。”
后半夜,杜溪亭出面把二三十位金陵旧族叫到厅上,吩咐后厨煮姜汤给他们喝。
渠公吹了许久的冷风,却还是坚持让钦天监占卜国运,说他们也是为社稷安危着想。
杜溪亭回说礼部已经在搭台子,等天亮就进行占卜仪式,同时他也告诉渠公,宫里昨晚调了三千禁军增强江宁守卫,意思再明显不过,谁如果敢借此阻挠迁都,谁就要杀头。
一听到刀兵,世族公卿立即慌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