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漕运(一)“它低任它低,它高任它高…… - 权臣成双 - 又生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纯爱同人 > 权臣成双 >

第88章漕运(一)“它低任它低,它高任它高……

第88章漕运(一)“它低任它低,它高任它高……

马车在工部门前停下。

正门立即敞开。

白日,道路两旁的石灯都亮着。

屋檐挂的灯笼在雨雾中泛出一圈黄光。

侍郎何春林引着人往正堂走去。

林佩道:“何侍郎,先前你因朦胧奏准品降半级,现在升回来了吗?”

何春林一顿,赔笑道:“三年之期刚满,还等着吏部公文呢。”

林佩道:“是啊,希望这个节骨眼上别再出事。”

何春林连连说是。

正堂悬挂一副清正廉明四字牌匾,案头堆放着各地送来的奏报。

董颢躬身行礼:“林相。”

林佩擡手示意,径直走到案前,拿起那封杭州府六百里加急送来的原件。

董颢身上穿的绯袍很旧,腰间带扣磨损得几乎无光,倒衬得他此刻紧绷的面容愈发晦暗。

林佩道:“你们怎么看这封奏报?”

董颢道:“林相,下官等认为这道奏报的陈述有蹊跷之处,首先是钱江湾此时正值小汛,其次是沉船位置过于集中,数百艘竟全数沉在湾口三里之内,不符合常理。”

何春林递了一把蒲扇给董颢。

董颢接过来,边摇边说:“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奏报中称'漕丁尽殁'却未附伤亡名册,按制该有七百余人,岂能无一幸存者作证。”

林佩让众人坐下:“你的意思是浙东漕运使有所隐瞒。”

董颢道:“是,这事由刑部派人去调查比较妥当。”

林佩道:“如果今年的汛情严重,恐怕不止这二十万石粮食延误,秋收也会受到影响,我看此时就应该做两手准备,确保漕粮不会短缺。”

董颢想了想,道:“林相所言有理,除了尽快查清楚钱江湾漕船沉没的原因之外,还有另一件事要同步做。”

林佩道:“什么?”

何春林在屏风上挂起一道漕运地图。

由南而北的大运河被分为三段。

大江以南从宁波到常州是为浙东河段,大江以北从常州到淮安为淮扬河段,再往北分别是淮安至临清的会通河、临清至通州的卫河河段和通州至北京的通惠河。

“浙东河段的供粮如若不足,可以向淮扬一带的富家大户借粮。”董颢道,“这也是工部建议在新漕运法中添加的内容。”

董颢的言谈间毫无虚饰,看似有一种匠人般的质朴。

林佩与之共事多年,实际也不知道这人究竟贪了多少。

温迎坐在旁边越听脸色越沉,想张口说话,又被林佩的眼神挡回来。

董颢把蒲扇压在膝盖上,用另外一只手锤了锤腰:“该当如何,请林相做决断。”

林佩道:“我觉得你说的没有错,就分两条路走,一是刑部派官员到地方探查实情,敦促地方弥补漏洞,追究责任,二是由官府出面向淮扬一带的大户借粮,避开浙东河段汛期。”

董颢道:“好,请尽快发文刑部,我这边今天就可以去找于尚书商榷。”

林佩做完决策,与温迎离开工部。

千步廊笼罩在蒙蒙烟雨之中。

温迎打开纸伞。

林佩道:“有什么话现在可以说了。”

温迎浅叹:“唉,三百艘船,十二万石粮食,看他们那事不关己的样子。”

林佩道:“既然敢提议让刑部派人去查,说明沉船和他们没什么干系,背后另有原因。”

温迎道:“可我看董颢也没有安什么好心,先是让查案拖延时间,后又要找淮扬大户借粮,这哪一件不是得罪地方的事?想不得罪地方就得缓行,可等到年末要是没把一百万石漕粮运达,朝堂之上他和陆相一唱一和就能说成是我们修订漕运法的过错。”

雨渐渐下大。

伞角挂下一串串水帘。

林佩笑了笑,心平气和地伸出手去:“人在看不清全貌的时候是很容易为眼前发生的事带偏方向,但如果占有高势,其实未必要捋清每一件事的来龙去脉。”

水从指缝间滴落,在白玉石道上化作一朵涟漪。

林佩道:“你说刚才那滴水哪儿去了?”

温迎苦笑:“这谁能知道。”

林佩道:“我知道,你跟我来。”

他们走过护城河上的石桥。

林佩停下脚步,指向栏杆旁边的一排排水兽。

湍急的水流倾泻而下,在河面溅洒出雪白的浪花。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