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第97章
陆凯一起床时看到的便是浑身青紫的小哥儿,小哥儿睡得不□□稳,估计是有些太疼了,他寻了药给人抹上,心里自责又怜惜。
又回想起昨夜里发生的事情,眼眸中戾气渐盛,本来他是打算等到三皇子即位后再来处理夫哲,只是没想到今生他还要撞到枪口上来,非要触他的逆鳞,那他就算是自损八百也要让那老匹夫付出代价。
夫哲的计谋失策后自然对陆凯没了好脸色,也明白对方估计是已经记恨上他了,于是在户部中更加排挤陆凯,不让权力分配到他手上。
不过陆凯也丝毫不胆怯,甚至开玩笑似地威胁到若是让夫嘉再出现在他的眼前,便将其投怀送抱被拒之事告知天下,惹得人脸色铁青。
除了尚书之外,六部里每个部门都还设有左右侍郎、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夫哲在尚书的位置上做了这么些年自然是已经把人都笼络到他手中。户部是一个油水很高的部门,上上下下都不算太干净,陆凯因为有前世的记忆所以对其中的一些事情也是十分了解的,可是就凭贪污这一项完全不足以扳倒夫哲,五皇子笼络人心才是重头戏。
陆凯一边凭着前世的记忆,用那些主事员外郎的贪污事项威胁其拿出夫哲的贪污证据,并且搜寻夫哲和五皇子的交往痕迹,一边又在等待着一个合适的机会。
不久,那个机会来了。
北国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常年降雨稀少,不适宜种植,完全不如富饶的天盛,再加上北国人民人高马大,重视武力,所以骁勇善战,今年是干旱之年,对于北国来说更是一场天灾。其近几年来一直蠢蠢欲动,终于不久后边疆传来战事。
陆凯是记得这场战役的,最终以天盛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险胜作为结局,损失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其实主要原因是陛下好大喜功,在己方养蓄不足的情况下守住了城池还不甘心,非要再乘胜追击,最终两败俱伤。
他知道这个消息后便第一时间告知了三皇子赵博。
这两年来虽然赵博开始参与朝政,也笼络了一部分人心,只不过这点力量还是太小了。而这却正好是一个抓住实权的好机会,在他看来可以趁机拢住兵权,并且早在两年之前他便示意赵博要勤加练习骑射之术。
于是朝堂之上两位已成年的皇子皆请命去边疆,皇帝大喜,深以为豪,于是任命两名皇子为副帅,兵部白邦为主帅,其实相当于一次给他们展示的机会。
赵元只当赵博同他一样是去镶嵌功勋的,以为自己发现了其野心,十分敌视,准备在沙场上给赵博颜色瞧瞧。
出征之日,百官在城楼上相送,皇帝更是站在城墙上为两位皇子送行。皇贵夫本来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去那么危险的地方,不过也明白既然那个杂种都去了,自然不能让自己儿子在陛下面前落了不好的印象,于是只好动用私权买通一些将领对自己的儿子多加看护,此时便是流着泪替儿子整理盔甲。
赵博目不斜视地等待着出发的时间,经过两年的成长,他原本稚嫩的脸庞也变得成熟起来,穿着战甲的身躯也不似以往这般薄弱,反而充满了力量。
皇帝对他已经没了很多意见,只不过到底还是更加宠爱自己看着长大的赵元。
“该出发啦,莫要哭哭啼啼。”赵安轻声呵斥皇贵夫道,却没多少指责之意。老五是第一次上阵杀敌,做爹爹的肯定担心,他心里也不是不担心的,只是作为自己的儿子,就应该像自己一样,如果连这都怕那还成什么样子。
皇贵夫将头靠在赵安肩上,目送着他们离开。
赵博在路过百官时,同低首站在旁侧的陆凯对视了一眼,他们早前便商量好等他到了疆场上便互通消息。
大军行了大半个月才堪堪赶到边疆。
在此期间,陆凯也在收集证据。不过自从夫哲的阴谋无果后,他每每在朝廷之上都要针对陆凯,户部的事务也不让陆凯插手。
边疆的战事正在激烈的进行当中,北国人实在难缠,将士们身心俱疲,只是与此同时某位副帅的营帐里却丝毫不见血腥味。
赵元惜命,自然是不敢与人真刀实枪的厮杀,不过不止是他如此。天盛国力强大,近几年来鲜少发生外患,因此哪怕赵安十分重视军队的练习,可是没有真刀实枪的对战,除了造成财政负担外,并没有大幅提升兵力,再加上中央拨下来的军饷,还不一定到了谁的兜里。
所以被养在温室里的将领们偶尔面对比较小的战争,自然也总结了一些领功劳的经验,比如假人头。
军营里是论功行赏的,也就是谁杀的敌人多,谁的功劳大,因此为了领取功劳,许多将领不去杀武力强劲的敌人,反而会残害附近的百姓,作为自己的功劳,这在军营里已经不是秘密了。
赵元穿着一身漂亮的盔甲走出营帐,天色已晚,白日里双方僵持不下,如今暂时休战,军营里换了批人看守防止敌人夜袭。他看着满身血渍的赵博,嘴角轻蔑一笑,也有些觉得对方命大,明明他白日里在对方上阵杀敌时偷偷安排了人进行偷袭,没想到他这个三哥命这么硬,只是受了点伤,顿时觉得索然无味。
他身后跟着小喽啰打算去记人头,他的人头数自然不需要他动手,爹爹在他来之前便打点好了人,有几个将领直接找人替他斩杀“敌人”。
记人头的官吏是个小兵,赵元自然不将其放在眼里,坐在一旁让身边人交涉。
赵元在军营里也是十分嚣张跋扈的,在他看来自己不过是来揽功勋的,傻子才要拼死拼活上阵杀敌。
赵博在自己的营帐里敷上药,脸色惨白,他今日胸前被划了一大刀,虽说只是皮外伤,不过确实疼痛难忍,他也知道是谁搞的鬼,但是暂时只能加强防备。
他身边替他敷药的小兵有些愤愤不平地道:“凭什么?他们太过分了,大敌当前,竟然干这种龌龊事。”
这小兵是个新兵,很有骨气和热血,可谁知真正的上了战场竟然有这种腌臜的潜规则,当时心里便很不好受,而且他们伤害的都是无辜的人,都是他们本应该保护的百姓啊!
赵博叹了口气,只好劝道:“此事已经成为一股风气,我们只能做好自己。”他这几日根据陆凯的安排一直在基层将士中博取好感,完全放下皇子的架子,同他们一起同吃同穿。毕竟有特权的只是少数人,若是人人都这样,那他们根本不战而败。
他想到早在京城时,他和陆凯商量的计策。
对方学识渊博,翰林苑整个藏书房里的书都有所涉猎,自然早就在兵书上了解了这种情况,只不过当时这一切还只是猜测,直到自己来到边疆才发现确有其事。
于是他同对方互通过消息之后,才确定计策。
本来还担心赵元不会同流合污,他特意在其身边安排了一个小兵教唆,没想到根本就不用费什么力,赵元本身养尊处优惯了,此时有省力的法子自然会用。
只不过这些人到底是对己方太过于自信了,还以为又是小打小闹,因此才觉得有其他小兵上阵厮杀便可,但是这次北国入侵远没有以往那么简单。
这自然也是陆凯告诉赵博的,不过赵博只以为陆凯博闻强识,没有想过陆凯其实是带着重生的记忆。
赵博这两年也是熟读兵法,经过这些日子的实地考察,自然知道北国来势汹汹,不过也并不是没有办法对付,只不过他暂时还不能轻举妄动,须得将事情的严重性传至陛下耳里再揭发赵元所作所为之后,才可慢慢崭露头角。
他将这边的消息传至陆凯手中,示意这边已经如计划中行事。
在一场和北国的对决以惨败告终后,赵安怒不可遏,甚至摔碎了宫里的贵重物品,大骂废物。
陆凯趁机提出派监军去边疆的建议。
赵安立即便同意了,他也想知道自己的那帮士兵到底在做些什么,于是兵部陆奇白主动请缨去边疆。
陆奇白在翰林苑呆了一年后便被分配去了兵部,不过官位不高,一个主事罢了。但是因其在兵部也算有些政绩,不久前提了官。
当然在这之前,他们三人便相识了。
陆凯没有把陆奇白这个前世三皇子的助力忘记,于是在和赵博同盟不久后便将陆奇白引荐了过去。就连他去兵部任职之事,也是陆凯的提议,毕竟赵博背后的势力远远比不上赵元,要想反败为胜,除非掌握兵权,或者让赵元暴毙。
只是确实没想到,现在立刻就派上用场了。
于是陆奇白也俸从指令去了边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