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第91章
“好,那我们就长话短说,你为何没去见嘉嘉。”程诺不耐地问道。
“公子你在说什么?”余博文蹙起眉头,这人口中的“嘉嘉”难不成是夫嘉?
余博文没太懂他的意思,不过接下来对方的话让他彻底明白了。
“你不要揣着明白装糊涂,嘉嘉之前写信和你约好在城外相见,为什么你没有出现。”
余博文听到他的话,突然想起了之前陆凯给自己拿过来的信,当日气在头上所以甚至都没有拆开便撕掉了,没想到里面的内容竟然是这样么?
“嘉嘉如今如何了?”虽然在同僚那里了解到了部分情况,但是他还没有了解到具体的情况。
程诺白了他一眼,不过好歹这个家伙还总算知道问嘉嘉两句,于是没好气地回答道:“他昨日费尽心思出城却没等到你,最后被尚书大人带回去了,想必日后看管会更加严格。”
程诺话里话外都是责怪余博文的意思,他看着对方想从对方脸上看到愧疚的神情,只要这人还对嘉嘉有意,他们可以另想办法。
奈何结果却让他失望了。
余博文听到尚书大人这几个字眼神稍微尖利了些,那个狗东西瞧不上他,夫嘉也不算温柔体贴,如今还让人来质问,他觉得自己就是姓夫的一家的玩物。
于是态度也不像开始那么礼貌了,并且眼前这个小哥儿还不值得他忌惮。
“我昨日去了又如何?让我同他一起被尚书带人抓住么,还是你觉得我应该带他走?”
“你……”程诺也有些哑口无言,他是想来讨个说法,因为他也明白那不是正确之举,只是作为一个小哥儿,最在意的还是汉子的态度。
程诺看到他这样,有些替自己的好友感到心凉。
“若是我昨日真去了,只怕今日承受流言蜚语的就是我了,若是他让你来质问我的,你就直接让他忘了我罢,此生我都不会在与他有任何瓜葛了。”余博文站起来扫了扫衣袖薄凉地说道。
程诺气到发抖,他原以为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误会,现在看来眼前这个人真是连装也不装了。
他想说些什么,却被打断了。
“在下还有要事在身,就先走一步。”说完后便径直离开了茶馆。
程诺在原地久久回不过神来,莫名有些庆幸最终这人没去,若是嘉嘉真的嫁给了这人,只怕会比这要惨上千百倍。
-----------------------
再说夫嘉被塞进马车回到府中后,夫哲震怒,万没想到自己辛苦培育出来的小哥儿竟然能做出这样胆大妄为的事,而且对方是个如此不入流的人物,一时脸上难堪。
于是自然是更加严苛地看守,甚至本来只是想拆散两人的他开始记恨上了余博文。
一次不小心听到下人对于小哥儿的纷纷私语,而且之前看好的几个候选对象都开始婉拒,夫哲内心越发记恨起来。
他本就是朝中的户部尚书,对于人事安排上确实有着职位之便。
夫嘉是他最为骄傲的小哥儿,却被那个小子毁了,他眸子阴了阴,也不打算放过那个小子了。
于是,余博文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便被进谏安排到了偏僻荒凉之地当县丞,离京城有十万八千里,那地方的人也凶恶无礼,只怕日子不会好过,更别谈何时能有机会再回京了。
夫嘉没想到自己本来希望两人私奔,一同去地方的愿望没达成,最后反而让余博文一人自食恶果了。
冬去夏来,转眼间两年过去了,当初翰林院的各位如今也有了别的出路,陆凯则是被分配到了户部,授予户部侍郎,相当于整个户部的二把手。
如此一来,他的顶头上司就是夫哲。他现在还没有和对方硬碰硬的打算,只是如前世一样,对方依旧是五皇子党的,只要这点不变,那么来日方长。
今生的轨迹与前世非常相似,只是他提前几年进入了户部。不过也还有所不同的是,前世他是在攀上夫哲之后才在对方的引荐之下进入户部。
户部的业务他自然是非常熟练了的,只是为了不让众人起疑,陆凯还是装模做样地学了些天,才慢慢地步上正轨。
面对这样一个后起之秀,夫哲自然也是注意到了的。自两年前发生那件事之后,原本十分受欢迎的夫嘉就陷入了无人问津的地步。其实也不是说不可以找到其他人,只是条件好些的家里终究是不太同意。夫哲十分恼怒,甚至为此何朝堂上的几个同事起了矛盾,他又不甘心让自己家的哥儿真的下嫁给家世普通的平庸子弟,因此一直让夫嘉待嫁闺中。如今已经年方二十了,若是再嫁不出去,在这两年估计也只能将就。
看到陆凯,夫哲在心里打起了小算盘。原先他是没怎么注意到这个新科状元的,只大约了解到是寒门子弟,只是如今看他的升职速度有几份意动,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此人甚至可以说得上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于是平时对待陆凯也态度温和,如同良师益友一般,甚至在陆凯故意犯了几次错误的时候也温声温气的教导,从未红过脸,虽然心里确实有别的目的。
随着赵博时不时在皇帝面前刷存在感,偶尔阴赵元一番,皇帝对他也渐渐器重起来,不过在他心中的地位自然还是比不过赵元。但是总归来说,三皇子和五皇子都开始上朝堂听堂,五皇子很早便开始了,能力和经验相较于才刚上朝的三皇子来说要高出一截。
陆凯作为户部侍郎,站在一个不算很靠前的位置,他鲜少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外表现的是一个中立的态度,当然也并不一定有多少人拉拢他就是了。
下朝之后,陆凯和三皇子打了个照面,陆凯只是作了作揖便开始朝城门外走去。
“陆侍郎…”夫哲在后方叫住了他,夫哲在朝中的关系盘中错杂,自然是不可能像陆凯一样一身轻松的擡脚就走。
“见过尚书大人。”陆凯转过头来,礼貌地鞠了个礼。两人同在户部关系自然比旁人还要亲近些,至少表面上该是如此。
夫哲站在他身旁,说道:“这些日子上朝还习惯么?”
陆凯从前做侍讲的时候是无需上朝的,每日就是在翰林院、南书房和上书房之间来回。
“初来乍到确实有些不习惯,多谢尚书大人关心。”
夫哲抚须轻笑两声道:“陆侍郎不必拘礼,日后同在礼部,都是自己人。”
陆凯只轻轻点头,低着头慢夫哲半步跟在他身后,神情晦暗不明。
这两年来,徐骄已经开了好几间铺子,不说大富大贵,生活也确实殷实不少,再没有拮据的时候。
院子没换,这个地段其实说不得好,不够清静,平日里清晨还未天亮时,大街上就开始有小贩开始叫卖,商人们没资格去西市购买宅屋,也大多是居住于此。只不过两人住了几年,也再并无别的坏处,也懒得找事,就还是一直住于此了。
过了最开始的艰难时期,小哥儿也还是慢慢将重心转移到府中了,短时间内他也并没有继续扩大产业的想法,比起真正从商多年的人,他的经验和胆识都是远远不如的,况且如今的日子够舒服了。
徐骄正在寄信过后往府中赶的路上,身后跟着王氏。这两年两人从未有机会回乡过,只能通过信件的方式来寄予相思,因此也寄的勤,来来往往好几轮了。一次徐爹爹寄过来的信开头第一句就是关心小两口的私事,从未离开过县城的人咬了牙道若是有了好事一定要过来见见自己的外孙。
徐爹爹信件寄过来时陆凯刚好在身边陪着,小哥儿毫无知觉的躺在人胸前利索地打开了信件,而后才赶紧折了,只是身后的人早已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