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混乱的京师 - 三国王者 - 天豪.QD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三国王者 >

第88章混乱的京师

第88章混乱的京师次日清晨。

樊武就将樊起的打算告诉了孙灿。

孙灿素有大志,麾下能人自然越多越好。樊家军从小就开始习武,练习攻杀之术,各个都是好手,对于樊起的打算想都没想就同意了下来。

樊起带孙灿等人向山谷深处走去。里面是一个很宽阔的校场,一百多人都骑着高头大马在校场中列队冲刺,好不英武。

带头的人正是昨日见到的樊山。

众人上了校台,樊起制止了众人的训练,道:“你们都汉初舞阳侯的后人,身上流着的是舞阳侯那好战的血液。今日,我决定让你们出山试练,跟随这位孙将军,振兴我樊氏一族的声望,你们意下如何?”

台下族人听了各个欣喜异常,齐声道:“愿听族长安排。”

孙灿上前道:“你们既然愿意跟随我孙灿,那么你们就是我孙家军的一员。我虽不能保证能让你们各个都成为大将军,但是只要你们可以做到不畏生死,奋勇杀贼的话,那你们就绝对可以得到应有的功勋,应有的尊重。

你们虽然神勇,但是没有特殊,入了我军军营就是新兵蛋子,若你们想证明给世人看你们的神勇,那你们就必须在战场上展现你们的实力,以本领去建立功勋,你们可做得到?”

樊山傲然道:“当然可以,我们樊氏是天生的战士,可以接受一切考验。”

“那好,从此刻起,你们就是我孙家军中的一员。”孙灿高声收下了这一百多名士兵。

这一趟狩猎,不但加强众人的友谊,还收了一群骁勇的士兵,可以算是收获颇丰。

跟孙灿走的樊氏族人一共一百零八人,但各个都是他们族中的精英,虽不能说每个人都是高手,但是寻常的将领也不见得是他们的对手。

回到了宛郡,一行人过南门向府衙行去。

突然,一个人的身影出现在孙灿的眼角一闪而过,身影很熟,好象蔡琰。

孙灿当即下马随口吩咐了一句,就向人影追去,刚转入一条小巷,就碰上了长史顾雍。

他刚想绕过,就听顾雍道:“将军,你回来拉,在下正有事情向将军禀告,将军随我去府衙相谈。”

孙灿急道:“事情先放放,我现在有急事。”

谁知顾雍却拦着孙灿的跟前,道:“将军政务是关系到百姓的安危,为公事,而将军的事情是私事,岂能因公而废私乎?”

孙灿心想:“也许适才那人影只是象而已,并非是她。”于是,就道:“好吧!”说着就向府衙走去。

顾雍回头望了望,叹了口气也跟着向府衙走去。

“宛郡今年大丰收,是否同意趁着粮价降低,收购粮食?还有陈村木桥年久失修,需要修葺,不知将军是否要调拨钱财修葺?”顾雍一到府衙就向孙灿说出了准备商议的事情。

“还有呢?”孙灿有些诧异的问道。

顾雍摇了摇头,“没有了。”

一条黑线从孙灿的脑门落下,突然他觉得有一种想打人的冲动,狠狠的瞪了顾雍一眼,道:“买、拨。”两个字,就回答了顾雍口中那所谓的大事情。

与宛郡的平和,皇城洛阳却显得波涛汹涌。

中平五年,即公元一八八年冬十一月。

刘宏越来越反感何进的飞扬跋扈,终于在十一月中旬,在洛阳设西园八校尉,即上军校尉、中军校尉、下军校尉、典军校尉、助军左校尉、助军右校尉、左校尉、右校尉。

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长水校尉袁绍为中军校尉,鲍联为下军校尉,议郎曹操为典军校尉,赵融、柳样分别为助军左右校尉,夏牟、淳于琼为左右校尉。皆统于蹇硕。小黄门蹇硕总管各军,直接受命于皇帝。

蹇硕一时声势浩大,几乎总揽洛阳所有兵权,就连何进亦要受其命令。

何进被刘宏的整编打蒙了,还没有回过神来,手中的兵权就落入蹇硕的手中。

次年,二月,刘宏病发后的情况非常危急,立刻召见大臣商议后事,以立继承人。

由于刘宏晚年时,特别宠爱王美人,生下了皇子刘协,并交于孝仁皇刘苌之妻董太后扶养。董太后特别偏爱刘协,多次要求刘宏改立刘协为太子。但刘宏牢记汉王室立长立嫡的原则,因此迟疑不决。

蹇硕知道刘辩是何进的外甥绝不允许他当上皇帝,因此,就暗中和董太后商议。蹇硕说道:“要想立皇子刘协,必须先除掉大将军何进,以绝后患。”

皇宫内的争斗的残酷的,因此,董太后只是略微一思考,就同意了蹇硕的意见,诛杀何进。

不巧,这个事情被侍卫长潘隐探听了。

潘隐立刻向何进报告。何进惊慌失措,立刻打道回府,马上召集袁绍及曹操等人共议大事。

袁绍无谋,但是喜欢表现,抢先说道:“俗话有云,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应该立刻领军队杀入宫内,尽诛宦官。”

曹操原本是济南相,他和孙灿一样,都对贪官非常的痛恨,一上任就严惩了领地内的大小贪官若干。

可惜,曹操的运气就是没有孙灿好,孙灿惩治贪官得到了百姓的好评,但是曹操惩治贪官却得罪了朝中的大臣。

不久,朝廷下令,将曹操调为东郡太守。东郡太守比济南相要高一级,正好和孙灿平级。可以说曹操是升了官,但是实际却不以为然。东郡地处偏远,曹操无权无势,去那里必会遭到暗害。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可是,曹操是何许人也,能害到他的人全天下顶多也不过百个。他立刻就醒悟到了关键。所谓大丈夫拿的起,放的下,随即就作出了相应的措施,那就是辞官,以身体报恙为由,不干了。

后来,又受到了何进的邀请入洛阳,担任典军校尉一职。曹操便毫不犹豫地结束了隐居生活,赶到洛阳报到,再次成了何进的幕僚。

他听袁绍那不经过大脑思考的无知话语,便立刻反驳道:“内宫的禁军、宦官不可计数,若在内宫动刀剑火拼,会被世人说我等不顾礼节,逼宫威胁陛下。不但会让人耻笑,还会落个不忠的罪名。”

袁绍辩驳道:“大将军霍光惜年也不是因为逼宫,从而名垂青史?此刻情形也和当年差不多嘛。”

就在这双方争论不休的时候,潘隐又派使者前来,说:“陛下已经驾崩,如果在不处理继承之事,让董太后乘机夺权,太子刘辩和何后都会有生命危险。”

曹操想了片刻,立刻道:“此刻,情况万分危急,今日之法,唯有先正君位。请大将军立刻以何后的名义召集三公及文武大臣,先扶持太子登上九五之尊。另外为了防止上军校尉蹇硕以武力阻挠,应该就近调动洛阳城中忠于我等的将士,护送大臣进入皇宫,完成新皇帝就任大典。朝内赵忠及段圭等人都与何后交好,我们应当劝他们站在我方,或者保持中立,使得宫内以十常侍为首的宦官集团分裂,这样一来,不但可以孤立蹇硕,还可以让赵忠、段圭保太子和何后的安全,只要太子一登基,就可以根据大汉制度,解除宦官擅权干政的这一弊端,保我大汉百年基业。”

曹操的一番分析的入情入理,面面俱到,在危急之时,能想出如此及时之良策、妙方,在座的诸位无不接受,认同。

何进当即以大将军之名,调动洛阳外部军团五千人,由中军校尉袁绍、典军校尉曹操、右校尉淳于琼等率领分别在皇宫的周围布防,严禁其他军队接近皇宫。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