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不得不战 - 三国王者 - 天豪.QD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三国王者 >

第163章不得不战

第163章不得不战

荆州城市集。虽然不远的樊城战火连天,但是这大汉第一州的首府依旧是人潮蜂拥,没有一点将要兵临城下的气息。

来往间的生意人数不胜数,赶集的百姓也无法计算。

集市中央,有个很大的菜摊,菜摊前站了近百人。

有的高喊:“朱桔(荆州特产因皮呈红色,故名朱桔。《吕氏春秋》中亦有“果之美者——江浦之桔”的记载。)给我来四斤……”

“山核桃、青皮豆各来五斤……还有……枇杷也来五斤。”这个喊声未落,那边的喊声又起,此起彼伏叫买声,连连不决。

原因无他,便宜耳。

也不知道今天是什么大喜日子,原本昂贵的一些物品,在集市中央的菜摊这里卖的特别的便宜,往往以前买一斤的钱,现在可以买到二斤,甚至于三、四斤的物品。

有便宜不占是大傻蛋,不一会儿,这个摊位上就聚集了一群好占便宜的买主。

这时,人群中有一个青年人大声问道:“店家,这些东西您老卖这么便宜,不怕亏吗?”

四周的人都对那个人甩了个白眼,纷纷在心里想:“有便宜你就占,这么废话干什么?”虽然怕店家提高价格,但是众人也对店家卖的如此便宜而感到不解,纷纷竖起了耳朵,在一旁偷听。

那个店家大笑道:“不亏,不亏。小老儿要搬去武陵郡了,这些东西留下来只会碍事,不如便宜处理全部卖了。然后,再去武陵郡过安乐的日子。”

“武陵郡?安乐的日子?哈哈……”那个青年疑惑的说了两句,随即爆发出一阵大笑,善意的说道:“老人家,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荆州最富庶的地方就是襄樊一带,长江以南之长沙、武陵一地皆是未开荒的荒芜之所,毫无居住的价值。时人巴不得入襄阳居住,怎会去武陵过安乐的日子。要知道,那里经常有蛮夷侵略,怎能过的安稳?”

店家笑道:“青年人,这你就有所不知了。玄德公,你听说过吗?”

青年傲然道:“当然,玄德公仁义为怀,乃当世少有的名主,贤主也。不久前我还亲眼见了他呢!”他说的得意洋洋,仿佛见过刘备自己就是一个英雄好汉似的。

店家继续说道:“我儿子乃玄德公麾下的亲卫。不久前,我儿来信说刘表此人无信无义,罪大恶极。镇南将军孙灿已经和玄德公商议,决定平分荆州。孙灿占据黄河以北,玄德公占据黄河以南。

届时,武陵郡就是玄德公的领地,有玄德公坐镇何愁不能安享晚年。”

青年点了点头,说道:“即便如此,那又如何?镇南将军孙灿也统领襄樊一地,镇南将军的名望尤在刘备之上,他来治理襄樊也不差啊。”

店家道:“镇南将军确实不凡,文滔武略,样样皆能,但他又岂能与玄德公相比。世上除玄德公外,还有谁能够治理好武陵呢?”

青年认同的点了点头,道:“老人家说的有理,要是玄德公是我荆州的主人,那该多好。”

两人的对话,早已被附近的百姓听去。

所谓“一传十、十传百”不一会儿,各种各样的流言越演越烈,有的说刘备另有奇兵可以一举击溃孙灿和刘表的大军一统荆州。

也有的说刘表昏庸无能,拖累荆州陷入战火之中,并还说孙灿是一位无头无脑的蛮夫,惟有刘备才是千古贤明之主。

反正,无数流言,数不胜数。

不过,这些流言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大势赞扬刘备,而贬低刘表、孙灿。

府衙议事厅。

议事厅的气氛一片沉重刘表有些无力的靠在大椅上,殿下蔡冒的死党张允,正在将市井流传的信息,一条一条的告诉刘表。

刘表的心也越来越不能平静,消息实在太多、太诡异,判断力低下的他早已失去了分寸。

蔡冒道:“主公,刘备此人果然没安好心,意图和孙灿连手谋取我荆州土地。此刻,应当立刻收缴他军权。”

刘磐极力辩驳,道:“流言蜚语,全是孙灿的计策,叔父不可轻信。”

张允冷笑道:“孙灿是傻瓜?竟说自己坏话?流言处处对他不利,说他是无头无脑的莽夫,见利忘义的小人?

所谓流言,既是恶意中伤。最后得到好处的人就是真凶。流言中,主公是一无才无德的废物,孙灿也是莽夫小人,只有刘备大仁大义,乃世之贤主。所有的好话全是赞美刘备,坏话都在主公、孙灿的身上,这还不足以表明刘备就是那个得利着吗?主公,为了荆州的安危、为了主公的霸业。应该,立刻撤其兵力,严惩此小人。”

刘磐也找不到说词来辩驳,没办法,流言太过密集,而且处处针对刘备的好,有时候他自己都怀疑刘备到底是仁义的君子,还是无耻的小人。

这时,突然传来刘备的秘信。

刘表神色不安的命人呈了上来,见信上写道:“兄长,愚敌此处战事平稳,孙灿虽誓得樊城,但弟新得一军师徐庶……”

看到这里,刘表的脸色顿时有些不自然,徐庶是他千求万求,费劲心思,才求得的一位贤才。可是,在自己的军中没有呆上十日,就告书离去,没有想到,如今居然投在依附自己的刘备身上,这摆明看不起自己,认为自己没刘备出色吗?

心中突然有种淡淡的不快,他继续看下去:

“徐庶才华过人,一点也不弱于孙灿麾下的众谋士。备借用其智,将樊城上下守卫的固若金汤,孙灿久攻不克,损兵折将。前日孙灿率大军出兵丹河,意向不明。以徐庶猜测,孙灿很有可能奇袭襄阳……”

看到这里,刘表忍不住惊呼了一声,神色很是慌张,再次看下去,信中写道:

“兄长无须惊慌,孙灿此人决非等闲之辈,不可以常人眼光视之。徐庶已经有了万全之法,只要兄长禁闭襄阳城们死守不出,孙灿定然无法对我军造成任何伤害。”

刘表看完书信,轻轻叹了口气,再次后悔起当日的举动,他无力的将书信传递了下去让众人出出对策。

韩嵩看完信后,愤然道:“刘备小儿,果然没安好心。既然已经知道孙灿要奇袭襄阳,为何不趁机两面夹击,将孙灿一网打尽何必说的如此冠冕堂皇。摆明了就是让孙灿攻打襄阳,然后在敌我双方筋疲力尽的时候,坐收鱼翁之利?好卑鄙……”

蔡氏一党,齐声附和。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刘磐却道:“玄德公此举非常合理,孙灿身经百战,大小战役,除个别失利以外,其余都是胜利。可见此人用兵极为得当,不可能如此莽撞。三思而后行,乃最稳健之法也。”

刘氏一党,也同样附和着刘磐的说法。

双方你一句,我一句,僵持不下。

最后,刘表还是看向了蒯良,询问他的意思。

蒯良想了很久,如今荆州局势紧张万分,强敌孙灿步步紧逼,大有一举消灭荆州的意图。内部,夺嫡之争,尚未平息,刘备的忠奸也变的模糊了起来。

襄阳城内流言四起,蜚语连绵。走错一步,就会满旁皆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