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跟六大平起平坐?“好人好事”?( - 我一个三金导演十项全能很合理吧 - 冥夜冷月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84章跟六大平起平坐?“好人好事”?(

第284章跟六大平起平坐?“好人好事”?(求月票)

粉丝向电影票房跳水的情况,截止当前,业内都没有一个妥善的解决方式。

首周末的热度过后,观众新鲜感消退,票房下滑已经成了必然规律。

《暮光之城》自然也没能摆脱这个魔咒。

首周末三天狂揽1.06亿美元后,票房开始出现回落。

上映第四天,单日票房从3000多万美元跌至2460万。

到了第五天,更是进一步下滑到了1835万美元。

但是,这样的跌幅却早已在吕睿预料之中,甚至比他预估的还要平缓。

办公室的沙发上,看着助理发来的票房报表,他嘴角始终挂着笑意。

成本3000万美元,上映仅5天,北美总票房就已经突破了1.48亿美元。

这赫然已经是大爆的成绩了好嘛!

还要什么自行车?

有什么不满足的?

此前,外界机构对《暮光之城》的北美总票房预测,最高也只敢给到2亿美元。

他们认为粉丝消费殆尽后,影片会迅速降温。

可从当前的票房走势来看,这个预测显然过于保守了。

按照后续每日跌幅不高于300万美元的票房基数,再加上周末可能出现的逆跌小高峰,影片北美总票房破2亿美元简直轻而易举,甚至有很大概率能冲到2.5亿美元!

更值得期待的是,从上映第五天开始,《暮光之城》已经正式登陆了全球院线市场。

虽然欧洲、亚洲等海外市场的数据存在一定滞后性,但根据好莱坞的普遍规律,能在北美市场大卖的影片,海外票房往往不会逊色

尤其是《暮光之城》主打青春爱情。

这种题材本就在全球青少年群体中有着天然的吸引力。

再加上前期“北美暑期档票房黑马”的热度加持,海外市场大概率会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吕睿粗略估算了一下。

若是北美票房能稳定在2.5亿美元左右,海外票房按1:1的比例计算,全球总票房至少能冲上4亿美元。

然后按照好莱坞影片的分账规则,制片方约能拿到总票房的30%~35%……

再扣除宣发成本,这部电影单纯依靠票房营收,就能为瑞兴影业带来1.3~1.5亿美元的纯利润!

投资回报率高达330%!

这个数据在竞争激烈的北美院线市场中,已经算得上是顶尖水准了。

要知道,从2007年初到现在,北美院线市场上票房破亿美元的电影总共也才10来部,并且大多是好莱坞六大出品的超级ip或视效大片。

而《暮光之城》作为一部成本仅3000万美元的青春题材电影,竟然挤入了“亿元俱乐部”,这成绩无疑是非常牛逼的!

同时,按照当前的票房增速,其北美票房成绩必然能冲进今年的年度前十。

这对于一家非好莱坞六大的独立制片公司而言,绝对是足以载入行业史册的战绩!

要知道,在北美独立制片领域,能稳定产出高票房影片的公司寥寥无几。

梦工厂、狮门,这些都是业内的“前辈”。

而如今的瑞兴影业,仅凭一部《暮光之城》,就已经展现出了足以吊打其他独立制片公司的实力。

无论是票房高度、投资回报率,还是制作水平,赫然都已跻身进了独立制片公司的第一梯队!

办公室门这时突然被推开,彼得手里拿着一份文件走了进来。

“有事?”吕睿疑惑的看着他。

“lv,有件很重要的事需要给你汇报。”彼得语气里带着几分凝重,“最近一段时间,好莱坞六大里有不少公司给我发消息,隐晦地询问瑞兴影业是否有出售意向。

甚至有人开出了保底8亿美元的收购价……”

“不卖。”

吕睿连犹豫都没有,直接打断了他的话。

他早就料到,随着自家公司出品的电影接连爆火,瑞兴影业这块“肥肉”迟早会被六大盯上。

这群家伙可都是属貔貅的。

比起自己吭哧吭哧搞项目赚钱,他们更擅长顺手牵羊,收购有潜力的公司,将其纳入自己的版图。

六大为什么能在好莱坞立于不败之地?

这可不是因为他们有多会开拓新市场,而是他们手里攥着足够多的子公司和顶级人才。

把资源一整合,光靠老ip的版权运营、衍生开发就能赚得盆满钵盈,根本不用冒风险去试新题材。

而现在,他们盯上瑞兴影业,无非是想把瑞兴也变成他们的内容工厂。

“我也觉得不应该卖。”彼得点点头,可又有些担忧,“但六大实力雄厚,要是我们直接拒绝,他们会不会铁了心针对我们?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