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 公门娇媳 - 荷风送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公门娇媳 >

第67章

第67章

心思被父亲戳破,薛霁也并不恼怒,只是仍一本正经着严肃说:“儿子的心意,想父亲冷静下来后,就会明白。”

薛正峰立时就逼迫自己冷静下来,然后低声继续劝儿子:“清霁,你可切莫糊涂。现在为父陪你进宫去,你向陛下禀明一切,就都还来得及。”

薛霁却蹙眉:“今日儿子所行,很令陛下满意,父亲当初也在朝堂之上,该看得很明白才对。可现在,若是儿子又再折返入宫,悔于早朝上之言行,陛下心里会怎么想?怕到时候,天子不但会震怒,还连早朝上时流露出的对薛家的那点满意,也一并荡然无存。”

“父亲别忘了,阿姊还在宫里为贵妃。阿姊单纯,不擅算计,别叫她为难了。”

提起女儿来,薛正峰倒沉默住。

女儿心性单纯,又自幼便爱慕陛下。如今,好不容易得了陛下盛宠,薛正峰也不想女儿在宫里的日子难过。

见父亲沉默,薛霁又继续说:“盛极必衰的道理,想父亲比儿子明白。如今儿子退一步,想是陛下最愿意看到的。陛下高兴了,阿姊在宫里的日子,才会越发过得好。”

“只是可惜……”虽被说动,但薛正峰仍为儿子抱憾,“你是你们兄弟三人中,前程最好的一个。才二十四五岁的年纪,便做了正五品的刑部郎中。只要好好的,不出错,日后必然是前程无量的。”

小儿子也的确是三个儿子中最出息的一个,他能力出众,是大郎二郎望尘莫及的。

薛霁却笑:“那润州知府,可是正四品之官,儿子这是升任。”

“屁的升任!”薛正峰气得都爆了粗口,“地方上的四品官儿,能和京里的五品官儿比吗?何况,你政绩优秀,刑部侍郎之职迟早有你的位置。你现在去任了地方上知府一职,往后再往哪里走?难道,你要一辈子都呆在那个地方?”

薛霁却说:“儿子已算幸运。若非生来便是国公府之子,就算高中进士,那也是外放任七品县令的命。儿子起点已经比一般人高了很多,是该庆幸的。”

薛正峰却说:“人家一开始外放,那是为历练!时间够了,自然调任回京。你这倒好,京官做得好好的,却跑去外放为地方官儿……你……”不能深想,越深想越难过。

小儿子,他是寄予了厚望的。

“此事……咱们就不提了。”薛霁正色了些,又严肃起来,“父亲,事情既然至此,你我父子也该高高兴兴接受。”

薛正峰倒不是胡搅蛮缠的性子,既然事已至此,也只能接受。

但却仍不死心。

“好在你还年轻,朝堂之事都是瞬息万变的。就先去做三年的润州知府,三年之后,一切好谈。”

“只是……你母亲、你祖母那儿,怕是不好交代。”

薛霁却道:“她们自会关心和担忧儿子,只是……官场上的事,也无需向二位长辈交代。”

这个年,薛家自然过得不好。

但远在望梅县的苏雪摇,这个年却是过得极好。

除夕前一日关了铺子,之后,三人在除夕这日都好好睡了个饱觉。

睡够了后,再慢悠悠起床,准备晚上的团圆饭。

团圆饭上,三人都饮了些酒,然后一同守岁到子时。

次日新年第一年,自又睡到日上三竿。

茶铺过年是休息的,得到年初八再开业。

过年间,大家都在走亲串友,不缺吃的。所以,谁也不会大年节的去茶铺喝茶。

苏雪摇等人在这望梅县内没有亲友,所以,这过年间,一时倒是闲了下来。

想了想,既在这儿开了铺子,往后若无意外的话,怕是会一直定居在这儿了。既要长久的住在这儿,那自然得活络一下人际关系。

于是,大年初一这日,苏雪摇便带着春华和秋实挨家挨户去拜访。

邻里乡亲们都很热情,只要她们去了,都得抓把瓜子或是一把糖塞她们手上。

苏雪摇是极喜欢在这样的小地方居住的,比起京都城的极尽繁华,但却人情冷漠来,她更喜欢小地方的安逸,和民风淳朴。

空着两手出门,回来后,三人手里怀里,荷包里,都装满了东西。

虽不贵重,但却是乡邻们的一番心意啊。

中午回到家后,三人才欲转身进厨房烧火做饭,就听门外有人敲门。

“苏娘子在家吗?”是隔壁黄婶的声音。

苏雪摇立刻去开门,果然门外,黄婶子那张略显圆润的脸出现在了眼前。

“婶子。”苏雪摇喊她。

黄婶子则十分热情,邀请她们去她家里吃饭:“之前来过一趟了,可惜你们不在家。家里还没生火吧?我是来叫你们去我家吃饭的。”

“还……没。”苏雪摇心内犹豫了下后,快速做出了决定。

既然想邻里乡亲间好好相处,苏雪摇自然不会拒绝人家的好意。

所以犹豫了后,实话说了没生火。

若是不想去,大可直接一句“已经生了火做饭了”敷衍过去。

黄婶子立刻说:“那赶紧别生火了,去我家里吃饭。”

苏雪摇笑着应下:“那实在是麻烦你们了。”

黄婶子热情极了:“这有什么麻烦不麻烦的?说实话,你们平时也没少关照我们,那新鲜的茶水点心,可没少给我那馋嘴的孙女吃。只是你们平时忙,白日时都不在家,等你们回家了,天也晚了,我就是想请你们吃饭,也难找到机会。”

“昨儿你们虽在家,但是除夕,我犹豫再三后,还是没请你们过去吃。今年年初一,兴串门了,这才过来的。”

苏雪摇说:“婶子哪里的话,平日里受你们的关照才是不少呢。至于那点子点心,又算得什么?不至于婶子当回事儿拿来说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