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变局 - 椒房骄 - 草莓西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椒房骄 >

朝堂变局

朝堂变局

崔玉臻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看着李元璟的表情就有些一言难尽。谁家好好的密探随身带着那种熏香?

“此事确实不是君子所为,皇后不必敬佩朕。”李元璟先谦虚了一句,又解释了剩下的疑点,“李常勋和西京使者借着宫宴人多眼杂的机会私下接触,试图传递消息,朕只好直接废了他们。本来李常勋好对付,西京人不太好办,可没想到啊,张氏居然如此疯癫,连妹妹也要害一害。”

“妹妹?”崔玉臻很惊讶,“张昭容落水一事也是她做的?”

一个位份不低又娘家显赫的嫔妃在宫里落水,还是太后寿宴的大日子,用脚趾头想一想也知道有猫腻。张嫣然确实有这个能力,也有动机,但是……

“她这是真的疯了?不怕惹怒太后和张老大人?”崔玉臻不能理解。

李元璟看着她,意味深长的道:“她对朕倒是爱极。”把自己身边的女人全都害一遍。

“呀,那陛下怎的不去安慰她一二?明儿再想个法子把她的位份擡起来?”崔玉臻不悦的话脱口而出。

话音刚落她就觉得不妥,立刻补救:“陛下,臣妾的意思是……”

李元璟笑了笑,似乎并不恼怒,而是道:“无妨,朕都明白。”

崔玉臻难得露出羞恼的样子,他一下子看住了,好一会儿才艰难的想起正经事:“张氏让人给小张氏透了个消息,说有人在御液池附近谋不法事,小张氏想立功出风头,就信了。”

“她也不像那么没有成算的人啊。”崔玉臻不信,“说实话,臣妾觉得她比她的姐姐要聪明些的。除非事情极大,或者她身边有内……”

“那是张家自己的事了。”李元璟满不在乎,“若不是他们彼此之间的小心思太多,也不至于出这么多纰漏。郭氏的胎,是太后有意放纵侄子而来,张皓然自诩名门公子,还混个才子的名头,实则酒色之徒罢了。直到今日他的父亲祖父才知道这件事的真相,不然你以为他们为什么不来给张皓然求情?”

“他们没有求情吗?张夫人呢?别人不管,亲娘难道也不管?”崔玉臻问。

李元璟捏捏眉心:“怎么没来,让朕打发回去了,懒得跟他们周旋,直接告诉他们,朕已经知道郭氏腹中的是张皓然的骨肉,他们哪里还敢再提一个字!”

崔玉臻想了想,觉得他这样不给面子倒也可以,很符合一个年轻气盛没什么脑子的皇帝身份,知道了这样的事,暴跳如雷的要收拾所有人,十分合情合理——前提是没人知道这些局全是皇帝本人做的。

像是猜到了她的想法,李元璟又说:“很快他们就会想明白的,也许现在就已经明白了,不过没关系,他们摔了这么大个跟头,一时半会儿可爬不起来。别忘了,这件事可不是简单的私情,还有个太后呢!”

原来,今天张家父子三个去御书房请罪,本是打算软硬兼施给张皓然求情的,却得知张皓然和郭氏早就有私、珠胎暗结并把这个私生子扣到皇帝身上,当时就惊得差点西去,跪地请罪做得万分诚恳。

李元璟便顺势撸掉了张老太爷的中书令一职,让他老人家颐养天年。张大老爷的吏部尚书也没保住,改任肃州知府,以便“就近照顾”发配西北的张皓然,唯有受害者张昭容的父亲张二老爷没有变化,继续做着他的大理寺少卿。

张家父子、兄弟、父女、兄妹之间的矛盾,估计也够他们撕掳一番的。

而这段时间里,会有多少其他的势力要分割撕咬张家的权势利益就更难预计。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张家再不会有往日“张氏半朝”的风光了。

这些是宫宴那些变故的后续,不过已经牵扯到朝堂动荡。崔玉臻知晓未来,又有自己的计划,便听过就罢,并不多打听,而是说起了后宫诸事:“如今六宫印在臣妾这里,陛下是怎么个章程?”

李元璟只恨自己表白得不够清楚,绝不肯说一句含糊的话:“你先把太后稳住,另外几个也赶紧打发了。朕天天在外头跟那些老匹夫斗,都快烦死了,可不想回来家里还那么多不相干的人。”

崔玉臻愕然:“陛下,臣妾从前确实提过放孔穆两位妹妹出去的事,可那是各有缘故的,臣妾绝非善妒之人!若陛下不喜后宫争斗,那就另外采选秀女,只要家世寻常的便是。”

“千万别!”李元璟跳起来又坐下,“朕不要!朕可不是好色之徒,有皇后一人足矣!只要你与朕夫妻同心,多多辅佐于朕,将来你我寿终正寝,儿女双全,子孙满堂,朕别无他求!”

崔玉臻心情无比复杂。

曾几何时,这也是她最大的愿望,可是他们这对父母害死了一双儿女,便是最后李元璟有了悔意也没什么意义。然而现在她面前的李元璟,是截然不同的另外一个人。他此时神态诚恳,让人无法怀疑。

……

皇帝陛下留宿长乐宫的消息算不上什么秘密,不过与后宫里刚刚经历的剧变相比,这实在是太寻常了。

张嬷嬷跟太后说:“看来陛下是真心喜欢那崔氏了,从前竟是颇能忍耐。”到了现在,没人看不出来,小皇帝之前好几年对张嫣然的“独宠”根本就是障眼法,张氏女不过笑话一场。

张太后神色恹恹,声音有些嘶哑:“他哪里是喜欢崔氏,哼,李家的男人都没有心!”

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她的眼睛里迸发出强烈的不甘和恨意:“椒房专宠?都是骗人的鬼话!这头养不熟的白眼狼,他怎么可能真心对待哪个女人!不过是念着他亲生的老子罢了!”

张嬷嬷不敢相信:“诚王夫妻不是都离京了吗?说是南方温暖,于王爷的腿有益,行前诚王妃还来跟您辞过行。难道他们私底下一直跟陛下有联系?”

“哀家待在深宫,哪里知道这些?”张太后一贯的温婉知性全都消失不见,略显单薄的五官看上去颇为尖刻,“哀家只知道这崔氏是他们定下的,哦对了,还是亲戚呢!亲上加亲,诚王又来了个‘绝不恋权’,好一出以退为进!李元璟心里偏向谁,还不清楚吗?”

想想今天自己遭遇的连番溃败,她对娘家人的不满更加强烈:“他们夫妻离京做了什么,哀家不知道,哀家的父亲兄长居然也不知道!国丈做得太久,如今昏聩成什么样子!”

“娘娘——”张嬷嬷小声提醒,张老大人毕竟是娘娘的父亲,这些话说不得。

张太后冷声道:“家不能齐,国不能治,他们都该好生反省反省了!王邨呢,还没回来吗?回来了叫他马上来见哀家!”

扶持傀儡小皇帝的计划彻底失败,而且以后也决计不能再用了。如今她和李元璟已经基本上撕破了脸皮,日后不是她幽居深宫当个槁木死灰的皇太后,就是她废掉李元璟另立新君——至于等李元璟有了子嗣再用前计,现在看来,崔氏也不是能任由她拿捏的。

还有傅化成和陈祈年,有他们在,想弄死李元璟简直是痴人说梦。

张太后烦躁的闭上了眼睛。

李元璟维持着一贯的不务正业形象,并不十分勤政,不过亲政之后好歹没耽误过上朝。今天对他来说尽管是非常重要的一天,他却也没敢在长乐宫流连太久,反正他的宝贝皇后也已经起身了,他磨蹭也没什么用。

“你怎么还去张罗了早膳?你昨夜辛苦,好生歇着便是。”李元璟刚出了内殿,就看见崔玉臻正盯着阿芙她们摆膳。

他这话让崔玉臻面上飞霞:“陛下起了?快用些吧,时辰不早了,莫要误了早朝。”

李元璟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开开心心的用了膳,还带了几块点心,说是要上朝的时候吃。

崔玉臻觉得好笑,又不得不劝谏:“陛下,若不十分饥饿,还是等散朝了再传点心吧,朝堂严肃,陛下的威仪要紧。”

“嗯嗯,朕知道。”李元璟嘴上答应,可到底还是看着吕万把小食盒装好才走。

走出了正殿,崔玉臻刚要回房,他又折了回来,严肃认真的道:“你床头的那条五福幔,摘了吧,不干净。”

崔玉臻大惊。

李元璟真是厉害,连这样隐秘的事情都知道!

张氏一族受到重创,现在的后宫平和简单,不必再韬光养晦了,那条被张太后做过手脚的床幔确实不需要再留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