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张让发威 - 汉末高顺 - 小小千佛山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汉末高顺 >

第88章张让发威

第88章张让发威

于是张让向前一步,大声的呵斥道:“堂堂朝廷重臣,如此威逼陛下,你们是想造反吗?”张让首先把大帽子给众人戴上。

现在党锢之祸未去,若被坐实了张让之言,估计在坐者将会有人被满门抄斩,士族势力虽大,但现在可不是乱世的时候,朝廷对全国还有一定的控制力,谁都不敢造反,只能在游戏规则限定的范围内进行争权夺利。

众位大臣被吓的出了一身冷汗,忙辩解道:“陛下,臣等不敢,臣等只是据理力争。”

张让得理不饶人,继续呵斥道:“你们不敢谁敢?自古至今,有哪位臣子敢如此质疑、威逼陛下的决定?好,既然你们据理力争,那今天就与你们说道说道,看看你们有理何在;首先驳斥袁司徒的胡言乱语,高顺给手下买官的钱财都是他自己的钱,你们哪只眼睛看见是他贪污的?三位新人还未上任,你又何断定他们是贪官污吏?有何证据?今天要是袁司徒说不出一个合理的理由来,我便在陛下面前告你诽谤、诬蔑之罪。另外,你还诅咒全国大乱,说,你们袁家是不是已经打算造反了?”

张让把大帽子给袁司徒戴上,就没有准备让他轻松的摘下来。

众人一听这话就知道坏了,张让终于说对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高顺乃良家子,未至弱冠,没有官职,何来贪污之说?三位新人至今还没有接到陛下圣旨,何来搜刮民脂民膏之说?而司徒将其类比成贪官污吏,确实失策。

对张让这种偷梁换柱的诡辩,众人无从反驳。

袁司徒也感觉到了他的失误,以至于让宦官抓住了反驳的机会,对他这种老油条来说本不应该的事情,无奈昨天他忙着联系各世家大族的人,只考虑了后果,没想到前因,以至于出现如此低级的逻辑错误,吓的他冷汗直流,忙向皇帝辩解道:“陛下,臣不是这个意思,臣的本意是说卖官将会导致贪官污吏的横行,而不是说高顺等人便是贪官污吏;贪官多了必将导致天下大乱;袁家几代为官,忠心耿耿,哪敢造反?请陛下一定要相信臣对陛下的忠心。”

张让心情大好,立即讽刺道:“哈哈,袁司徒,贪官污吏与高顺等人何干?我看就应该让高顺等有识之士多抓些贪官污吏,这样世界才会太平,就是不知道到时候抓的那些贪官污吏是谁的门生故吏啊。”

气的袁司徒用手指着张让说道:“你,你,.”半天也没找到合适的话语来反驳。

张让知道单纯如此还奈何不得袁隗,又把矛头指向了太尉杨赐,大声的说道:“杨太尉,我感觉你现在真是老糊涂了啊,把事情正好说反了;高顺等人保卫边境,保护乡里,奋勇杀敌,才有现在的任命,你不要忘记了,他们可是刚刚歼灭一个鲜卑千人队,他们可没用朝廷一粒粟、一文钱啊;这应该是普天之下的楷模,人人效仿的对象,何以到了太尉这里成了无人愿意血战沙场,无人愿意拼死为国的理由?要是说朝廷再无一可战之兵,那也是你这太尉无能,失职;另外,我记得前天太尉还在陛下面前举荐赵雄为雁门郡太守,何以今天赵雄等人便成了罪魁祸首?”

刘宏此时内心乐开了花,高兴的比吃了蜜还甜,张常侍的话太及时了,太有杀伤力了,对付这些世家大族的人,就不能客气了。

在座众人虽然不喜欢张让,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不过他的话却叫人无从反驳。更多的人暗自庆幸,辛亏没做出头鸟,否则被张让沾上就麻烦缠身。

杨赐感觉事态严重,继续争辩只会越抹越黑,不如以退为进,忙向前一步,说道:“陛下,臣年事已高,身体有恙,不能胜任太尉之职,请求告老还乡。”

刘宏连挽留都没有挽留,只是冷冷的说了一个字:“准!”

“陛下,不可!”众人开始劝慰皇帝收回成命,若此,世家大族在此事上将是一败涂地,又一次完败给了宦官,他们实在不甘心。

“张常侍,继续!”刘宏没有理会众人。

“是,陛下,臣将反驳卢侍中的谬论。”张让对刘宏一礼后继续说道:“谁说高顺等人不读经书,不知礼仪?恰恰相反,高顺的诗词相信大家都熟悉了,在座诸位谁有如此才气?且其不仅读书,而且利用于当前,为乡里修筑宽阔道路,把宅子送给无房之家,把土地送无地之人,收养鳏寡孤独、老幼妇孺;在座的诸位,哪家不是钱财万贯、良田万亩,谁又能有高顺等人的高风亮节?卢侍中,难道你们这些人,把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吗?人心不古,道德沦丧,国将不国,如此危言耸听,岂是朝廷重臣该言?不辨事理、不明是非,如此夸夸其谈,岂是读书人所为?”

刘宏对张让今天的表现非常满意,把他想说而又不能说的话全说出来了,真解恨;此时脸色不再铁青,而是面带笑容,笑嘻嘻的看着诸位朝臣在表演。

王允暗叹,这小老乡真有本事,没想到他攀上了宦官的路子,且关系还这么紧密,能让宦官如此卖命的为其摇旗呐喊,幸亏这次他没有率先出头。

卢植卢子干内心非常懊悔,后悔的不是不该劝谏,而是后悔选错了目标,不该攻击高顺,其德才兼备、文武双全,确实无懈可击;更不应操之过急,而是等合适的靶子出现后再进行劝谏,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此时,他只能选择杨赐的方式,以退为进,否则将有损他海内大儒、士之楷模的伟大形象。于是说道:“陛下,臣思虑不周,那高顺乃德才兼备、文武双全的栋梁之才,非臣能及;请陛下允许臣请辞,此后臣将闭门思过、苦读经书、修身养性。”

卢植光明磊落的承认错误,刘宏的虚荣心得到了大大的满足,让这些士族大儒承认错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既然承认了错误,他便不好准其请辞,否则他会给人留下不能容人的印象,于是说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光明磊落,不失为一代大儒!卢侍中能认识到高顺等人德才兼备,朕很欣慰;朕任命三人皆非私心,要知道那可是边郡险地,非有大才者不能力挽狂澜,若其能抵御异族,保护乡里,实为边民之兴、朝廷之兴。子干家为涿郡,偶为异族所劫掠,难道子干不希望家乡之民平安稳定?请辞之事莫要再提。”

“是,陛下!”

此后,在张让等人刻意的推动下,高顺的事迹迅速传播开来,使得高顺一朝成名天下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