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junior
这学期,俞瑾慈通过同学提供的家教群,找到了一份学校附近的家教工作。
那是一对八年级的双胞胎,他一般会在周五或是周六去他们家里。
兴许是因为过去的起点是像秦殊这样的人,所以在面对这两个家伙时,俞瑾慈的落差不免有些大。
坦白来讲,基础实在是有些不行,两个小孩前几次英语考试都没及格。
他已经来了三四次了,主要也是让他们背基础单词和做基础题。
“这个已经说过很多次了,oneof+the+形容词最高级+名词复数。”
“祈使句的反义疑问句,除了let's后面跟shallwe,其余的后面都跟willyou,这个也用笔记下啦,到时候也要背出来。”
“justnow是过去时的标志,in+一段时间是将来时的标志……”
俞瑾慈再一次将这些知识点耐心地讲了一遍,甚至之前也帮他们整理过,但还是会出错。
记性不行,那俞瑾慈也只能多和他们强调,同时提醒他们有空多复习。平时还要他们互相讲错题,他也是做过准备的,这叫费曼学习法。
虽然他知道,这两个平时拿得到手机的家伙,闲的时候巴不得让自己钻进游戏里。
至于这两个家伙上课的态度,闹也不是很闹,但也算不上认真,有时还会开开小差,或是说说什么闲话。
这时,俞瑾慈刚讲完几个动词的过去式,哥哥就开始打岔:“老师,我们为什么要学英语?学英语有什么意义吗?”
俞瑾慈张口就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横梁四句被他背得滚瓜烂熟,说的时候没有丝毫卡顿。
至于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大概就不是这样了,毕竟这是一个非常有深度的问题,俞瑾慈也想过很久,而在每一个睡不着的夜晚,他得出的结论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好像确实没什么意义。
若是那天他还是睡不着,再往前一步深入思考,就会发现,这人生吧,好像也没有什么意义。
要说为什么要学,就怪那秦始皇没能统治欧亚大陆吧,这样全世界都在说中国话了。
但他知道自己不能这么说,这么说肯定是不行的。
而且他知道,这小孩看似问了个深度的问题,实则问的时候自己脑子都是空的。他只是不想做题,外加憋不住想讲话。
俞瑾慈试着简单地向他们解释:“意义这种东西,本就要靠人自己赋予,你要是想不清楚,从当下看来,学好点起码能让你中考多拿几分,还能让你妈妈高兴。”
说罢,俞瑾慈的神色又认真了几分:“好了,我知道你是想岔开话题,现在继续把这部分选择做了。”
哥哥笑嘻嘻,一看就是没听进去,握着笔,低下头继续写题目去了。
弟弟则是神游于天外,最后,在俞瑾慈的提醒下,才低下头去做那几道选择。
同样的两个小时,在这里着实是更煎熬了些,这也不免让俞瑾慈有些怀念秦殊了。
在这里遇到的困难,可比在秦殊那里遇到的要多得多了。
不过好在努力是有回报的,一次教俩,外加六区这边行情和十二区也有不同,还是一次补两个,他收的到钱也多。
国庆之后,这对双胞胎的家长有些事,工作日回家的时间比较晚,但又怕自己不在家,两个小孩在家里要猴子称霸王了,便拜托俞瑾慈帮忙看几天。
俞瑾慈看自己那两天刚好没有晚课,便也答应了。
毕竟,有钱干嘛不赚。
也是这几天,俞瑾慈收到了个好消息。当他带着小零食来到他们家时,双胞胎两个人就都兴奋地将答题纸和小纸条递了上来。
两张答题纸上没有什么红笔打钩打岔的痕迹,大多都是些他们自己的订正,看来是机器批阅的,而且批阅流程都比较严谨,这么认真,应该是月考卷。
而一边的小纸条也证实了这件事,这很明显是从全班成绩的表格上剪下来的一条,但上面只有数字,俞瑾慈不知道哪个是哪个。
还没等他问,两个人就兴奋地介绍了起来,第五个数是英语成绩,第六个数是英语的班级排名。
前面都标了名字,两个人虽然是双胞胎,但不同姓,一个跟爸爸姓,一个跟妈妈姓,一个姓季,一个姓李,差一撇。
顺着两个人说的往后看,英语都及格了。
俞瑾慈由衷地觉得欣慰:“看来小季同学和小李同学最近都很用功啊。”
等到他们母亲回来,两个小孩作业写得也差不多了,俞瑾慈也准备收拾收拾回去了。
临走前,俞瑾慈也不忘表扬他们最近的成绩,同时也给家长说了一些鼓励的话。
家长也是连忙道谢:“今天谢谢你了,这两个孩子,要是能考上高中我就是谢天谢地了,明明附中就在旁边,也不每天看着来点冲劲。”
俞瑾慈从中获取了关键信息:“附中,在这附近吗?”
家长点了点头:“是啊,他们两个每天上学还会路过嘞。”
得到解答后,俞瑾慈没有忘记最初的话题:“现在先把基础打牢,往后慢慢来。为了孩子,我们一起努力。”
离开他们家中,俞瑾慈打开手机,翻开了自己和秦殊的聊天记录。
在零零碎碎的报备之中,他找到一条关于他结束晚自习时回的话。
对照时间,距离秦殊晚自习结束,大概还有半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