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 从盲盒旅行开始 - 羽轩W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34章

在一线天,卡卡并没有停留太久,因为这里的路线只能容纳一个人通行,前方若是有人暂停下来拍照,后边就只能跟着等。

所幸,她来的是工作日,或许因为天气渐冷,人不算多,她借着前后的空隙拍摄完了这一段视频,走到“十里画廊”。

无人机再度起飞,俯瞰着波浪谷的全景。

“本次盲盒旅行目的地:波浪谷打卡成功!”

“那么这一次的旅行,当然......还没有结束!”

卡卡说着的话宛如这一次旅程的结束语,骤然一个转折差点闪了观

众们的老腰。

【卡神,你不皮一下真难受!】

【我就不一样了,我看进度条这么长一定另有玄机!】

岑楼此刻看了眼进度条,的确,还有一半的播放时长呢。

这让人不禁好奇起来,既然博主旅行卡卡本次的目的地已经打卡完成,她还要去哪?

走完将近六公里的波浪谷徒步路线,可以看到本地景区立着一个明显的标牌。

【波浪谷会制服每一个嘴硬的人】

卡卡看到标语也不禁一笑,冲着镜头开口:“如果有想来这里体验的朋友,我必须提醒你,拖家带口,尤其是带着不擅长户外运动老人,小朋友的,不建议来。”

“即便在入口直接上了高空栈桥,但之后的路线也需要走几公里的路,大家节假日出行排队可能更久,而这里看到的只有丹霞地貌,适合单纯来这里,并不抱有高预期的朋友。”

“如果您确定想来,可一定要准备好适合徒步的鞋子,保准霸占朋友圈的微信运动封面。”

“希望大家不要盲目,不要为了一时冲动,量力而行。”

在镜头前说这番话,卡卡也是深思熟虑过的。

她去的每一个地方都不是富有盛名的旅游城市,并不适合所有人,说这些话也并非劝退,只是浇灭那些经常一时热情上头,到了现场不满意就避雷的群体。

“好了,波浪谷的旅程结束,让我回到靖边好好吃一顿饭,再考虑接下来的行程。”

卡卡中午没有在景区吃饭,只是吃了些随身携带的小面包玉米肠,在波浪谷走了大半天,委实消耗体力。

回到县里,她又吃了一顿香喷喷的羊肉面,随后回到酒店休息。

屏幕前的观众们在又看了一遍不同的吃播后,时间骤然加速。

“今天是我抵达靖边的第三天,靖边在如今或许是个不太闻名的陕北小城,但换一个名字,你或许认得它。”

“在古代,它曾经的名字叫做朔方,夏州。赫连勃勃建立的的大夏国统万城,我国现今唯一存在的匈奴都城就在这里。”

“是的,我今天就准备前往这号称‘一统天下,君临万邦’的统万城一探究竟。”

“来吧,出发!”

伴随着卡卡的话音落下,视频里已然是车窗外的风景。

“统万城距离现今一千六百年,当然,更准确的说,如今我们能够看到的只是遗址。”

“我已经很期待这被当地人称呼为白城子的统万城究竟是什么模样。”

卡卡下车,坐上景区内的摆渡车前往遗址,视频里出现数个连续的空镜。

白色的夯土城墙仍然屹立,与身下的黄土形成鲜明的对比。

残垣断壁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苍白,“白城子”名副其实。

无人机视角下,全景的遗址更加苍凉,这里已经没有宫殿,裸露在地表上的有墩台城墙。

“我们能够看到的这一处白色夯土台就是历史上的永安台。现存高度19米,是统万城的制高点,也是曾经赫连勃勃宫殿所在的位置。”

“统万城分为外廓城与内城,内城又分为东西二城,当地人更习惯叫做头道城,二道城,三道城。”

无人机巡航拍摄,卡卡的声音跟随。

“看到这里,想来许多朋友会有一个疑问,这里的城墙,这里的夯土为什么会是白色的?”

“这是因为统万城用三合土来筑成并修筑马面,无比牢固,坚如铁石,凿不能人。”

“至于统万城为何会变成如今这样子,是因为战争或是风化吗?”

“那就要提到被网友们戏称为高粱河车神的皇帝宋太宗,宋朝时,统万城是军事重镇,正是宋军与西夏军队争夺之所。根据史料记载,宋太宗以‘深在沙漠,难防羌族窃据’下令迁出百姓,毁掉了统万城。”

“或许有朋友在吃饭,接下来这段就不宜配饭听了,在吃饭的注意暂停。”

岑楼的两份紫菜包饭还没吃完,但他老实先点暂停放下了筷子。

赫连勃勃......他记得是南北朝五代十六国时期的匈奴雄主,既然不宜配饭,接下来博主说的内容多半有点恐怖血腥了。

“统万城的修筑在当时征调了周边部族十万余人,《晋书》上记载,当时负责修筑的大臣是赫连勃勃的亲近大臣,这名大臣性格残暴,在巡视检查时会用铁锥来测试,一旦铁锥能够刺进墙面一寸,负责修筑的工匠就被斩首,尸体也成了城墙的一部分。”

卡卡的语气沉重,听得屏幕前的观众心下沉沉。

【靠,真不是人啊。】

【现代人要是遇到墙壁里埋尸体的凶宅,一栋楼的邻居都得吓死搬走......这城墙里当初埋了多少人啊?】

【史书也不一定是真的,抹黑前朝不都是常事,我们哪知道真的假的。】

无人机飞高向北,航拍的视角越来越高。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