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 满级画师的古代科举日常 - 弓青瀚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47章

这一面“科举许愿墙”前面顿时围了不少人。

很快,就有庞掌柜出来解释道:“这只是一个可以令大家心有寄托的地方,诸位都知晓科举艰难,求学之路辛苦,总要有心之所愿寄予之处。”

“前有古人登山明志,今有这许愿墙留名。”

“书坊有木牌和笔能够提供给诸位,想要许愿的话语,可以写在木牌之上,然后挂在墙面的这些树干枝丫上。”

“木牌和笔墨皆不要钱,但这木牌挂满三个月后,诸位要记得再摘回去保存。”

“沾了沾这科举许愿墙的喜气后,再将这木牌挂在自己的床前,便是喜气到家了。”

这是慕书玉的嘱咐。

毕竟现在许愿墙只有这么一面,要是往后挂木牌的人一多,木牌多不胜数,根本会无处可挂的。

而长此以往下去,这许愿墙的树没准也会不牢固。

是以,慕书玉想,与其他们来清理,倒不如让前来许愿的人亲自摘走,将喜气带回家。

有人就问道:“这科举许愿墙能有什么喜气?”

庞掌柜道:“这位公子的话问对了,这科举许愿墙的喜气得靠大家啊。”

“诸位也都知晓,这许愿墙就在于‘科举’二字。”

“倘若科举高中,金榜题名,此前若是在许愿墙上面留下了与其相关的愿望,现在实现,可不就是留下了喜气。”

“俗话说得好,心诚则灵,日久天长,说不定这许愿墙真能为大家实现愿望呢。”

“而诸位不是后来者,是前人栽树。”

“明年就即将开始乡试了,后年会试,再不久,就是殿试。”

“金榜题名时,且看这科举许愿墙之上,谁会是第一位的状元、榜眼、乃至探花郎。”

庞掌柜说到这里不禁笑了笑,胖乎乎的脸仿佛弥勒佛一样。

他突然伸手招呼书坊里的伙计从桌案后面拿出来一个托盘,那托盘上面正是放置着小巧精致的木牌。

但是,这些木牌上却早已经被人写了字,围在周围的读书人等不由得面露疑惑和好奇。

这时,就听庞掌柜继续说道:“诸位来看看,这些木牌上的字可都是国子监的学子们所写,寄托了他们的愿望。”

“一些国子监的学子们不方便出来。”

“因此,有人就托我将他们的木牌全部挂在许愿墙上,挂在最高的地方。”

慕书玉将此事提前告知了国子监的同窗们。

在解释清楚许愿墙的事情后,她询问了其他人的意愿,若是不方便出国子监的话,可以先写下木牌,她找人来代挂。

或者不着急,等着亲自去挂也行。

眼下,就是有国子监的学子交付给慕书玉的木牌。

庞掌柜亲自将这些全都挂在了许愿墙上面的最高处。

等到庞掌柜蹬着梯子慢慢下来后,墙壁那里有了正稍稍摇晃着的木牌、木头与木头轻轻磕碰的声音,便显得这地方无疑吸引人了许多。

于是,周围有不少的读书人都忍不住心动起来。

紧接着,挂在许愿墙上的木牌没一会儿后明显增加。

气氛烘托到这里,科举许愿墙的事情算是成了。

随即,庞掌柜背着手、心满意足地离开,等着什么时候东家再有空过来,就和东家说下这个好消息。

当然,不用说,只那时再看这许愿墙,便成果一目了然、清楚至极。

……

桃花源形堵サ纳意极为不错,楼内几乎每天都是座无虚席。

《水浒传》的故事热卖,连带着黄金屋书坊的生意也很好,另有科举许愿墙的宣传,读书人简直络绎不绝。

但就在这种形势下,却有了一种声音出现。

――说慕书玉虽然以第一名的成绩入学国子监,并且还在江南获得了“凝烟先生”的称号,此等有大好才华、前途光明的学子就不应该只弄一些旁门左道的东西。

怎可为一本故事书做人物画插图,实在有辱他老师简墨先生的名讳。

如果这样下去,难免叫人怀疑他在江南获得的称号是否名副其实、当之无愧。

还是说,这“凝烟先生”的称号其实只是看在他老师简墨先生的面子上,才为这慕书玉虚冠其身?

就差明说慕书玉徒有虚名了。

而这声音传自哪里呢?

在京城里并不缺少优秀的画家,其中一人便为蔺海蔺大家,擅长画花鸟画,笔法绵密细致、纸面干净整洁,花鸟轮廓线条分明。

整幅画作有种华丽之美感,极受京城里的一些达官贵人们的欢迎。

若将书画分类,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大科――也就是人物画、花鸟画和山水画。

可书画却不仅仅只有这么分,还能够按照画画技法分类,可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

蔺海蔺大家在画画的技法上便偏向于工笔画,工笔画中又包括白描、淡彩、重彩和没骨工笔,蔺海大家的画风更加体现在重彩一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