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罗美娘也很关心张玉寒和许会长谈得如何,看妞妞一身旺盛的精力无处发泄,还给她派了个活计,让她时刻注意张玉寒回来没有。
张玉寒一进门正好看到两个小矮墩蹲在花盆前,当即便唬了一跳,今年没回村过年,他媳妇便在家里折腾起年花了。
就家里现在摆的这些花,是罗美娘在花房挑选了好几日才摆上的,每日都得亲自浇水。
他闺女和景泽明蹲的花盆,便是这些花中养得最好的一盆腊梅,这要是闺女捋了虎须,大过年的屁股便要遭殃了。
张玉寒一手一个小矮墩,夹在胳膊下带进屋里,嘴里念念叨叨的:“真是皮痒想挨揍了,先说好,你娘想揍你,你爹可是护不住你的。不记得屁股挨打那回了?”
罗美娘平时很少对孩子动手,不过有时候一变脸,孩子屁股是真得开花。上回罗美娘在屋里对账时,这胖丫头用墨水故意泼了她的新衣裳,就那一次,罗美娘在屋里收拾了孩子两刻钟,妞妞哭得跟死爹似的,张玉寒都不敢过去救她。
妞妞还没说话,景泽明便害臊上了,他是被妞妞从书房拉出来的,妞妞将将两岁,拽人拽得脸蛋都红扑扑的,景泽明自来话不多,却很难拒绝一个热情的孩子,就是没想就这么被张玉寒抓包了,张玉寒放他下来时,他脸都红爆了,即是不好意思,也是对这般亲密的动作有些无措。
妞妞便自然多了,她都没听清张玉寒说些什么,以为她爹像平时一样跟她玩游戏来着,咯咯笑个不停,被亲爹扔在炕上时,她还笑呵呵地张开手臂,要跟他继续玩。
罗美娘正在屋里清点过年的账单,抬头就看到景泽明脸红得跟猴屁股似的,说实话,挺可爱的,罗美娘手有些痒,摸摸他嫣红的耳朵尖儿,好心地给他手上塞杯蜜水缓解尴尬,才问张玉寒在徐家如何了。
张玉寒拍哄着不省心的闺女,道:“一块吃了午饭,许会长说会和府城几家大花商打个招呼,说是那些人就是担心明年凤鸣朝阳的花价再跌,才聚在一块商量法子。”
罗美娘面沉似水:“都商量到陈少奶奶过来给咱们家提醒了。”
张玉寒正在拍孩子,看罗美娘生气,顺便拉过来也给她拍拍背:“你就想着别人就是看咱们赚得多眼红才使坏招,他们眼红也没用,再想硬来就得看看谁的大腿比较粗。咱们肯定是比他们粗的,在府城就没比徐绍之更粗的大腿了。”
罗美娘到底也知道头个吃螃蟹肯定要冒风险:“徐将军有没有说他介绍的护卫啥时候能过来?”
“我问了,说是那些女兵不在北阳府,得年后才到,咱们家还愿意开月银,有好几个想过来的。”
罗美娘这才放心,说来,她也是才知道大庆朝还有女兵的兵种,这有女兵,不得有女将军啥的,可她从来都没听说过。
张玉寒也乐于见让媳妇生气的话题被岔开了,就是他对女兵也不大了解,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一旁默默喝着蜜水的景泽明突然插了句话:“朝廷没有女兵。”
他这话一出,张玉寒和罗美娘的眼神都看了过去,只是,景泽明就这么一句,接着就不吭声了。
罗美娘给他递一块玉米糕,鼓励地笑道:“这些我们都不知道,要麻烦明哥儿给我们指点一二了。”这孩子有些内向,平日主动发言的时刻并不多,这会儿他突然出声,罗美娘也确实不知道这些事情,便想引着他多说一点。
景泽明似乎对罗美娘的鼓励很受用,弯着嘴角道:“我在京城曾经听说过,徐家有一位表小姐,当年曾经训练过一队女兵。”
“……不过这只队伍五年前便解散了,徐家表小姐是徐叔的亲戚,后来进宫当了娘娘,手上的女兵就解散了,徐叔说的女兵应该就是这支队伍了。”
说完,景泽明黑黝黝宛如黑宝石般的眼睛看着她。
罗美娘夸了一句:“明哥儿真厉害。”她心想,从来都没听徐先生说过徐家宫里居然还有娘娘。
不过,罗美娘不知道的事情多的是了。
徐先生连自个的身份来历都没跟她细说过,罗美娘想想,也没有继续问景泽明。她对待真正尊敬的人分寸素来极好,从不刨根问底。
倒是夜里睡觉前,罗美娘躺在床上想起这些事,道:“你说,咱们家,三皇子见过,将军也见过,就连宫里娘娘也有拐弯抹角的关系,总感觉都不一样了。”
张玉寒正打开视频背书来着,随口道:“是不是觉得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与有荣焉来着?”
“去,你才鸡犬呢。”罗美娘笑,与有荣焉是真的,这种感觉,就跟上辈子认识的七大姑八大婆中有人居然和总统能扯上关系,那种感觉确实不大一样。
就是罗美娘也知道,这点小虚荣都是错觉,什么将军娘娘的,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是自己没有立足的本领,有本事的人也会看不上他们,故而也只是感叹几句罢了。
转眼便是大年三十,罗美娘带着丫鬟忙活灶下的事。张家今年头年在府城过年,罗美娘也没有马虎敷衍,早两日便带着丫鬟杀鱼宰鸡啥的,做了不少鱼丸肉丸,烤炉里也出了几批叉烧肉和烧鹅。这些东西她收拾出来一份,叫景泽明送给徐先生。
徐绍之和徐先生是亲戚,哪怕姑侄关系不怎么亲近,过年也是得一块过,所以景泽明这个年也得到青梅巷子去。
因她擅烹调,巷子里还有不少人上门取经,交流年夜饭的菜式,故而,罗美娘也算了解北阳府这边年夜饭的习俗了。
这边讲究蒸蒸日上,席上非得有各种蒸菜,蒸鸡蒸鸭蒸鱼啥的,张家自来是喜欢吃炒菜多一点的,不过头回在府城过年,罗美娘也愿意入乡随俗。
做蒸菜费柴火,各家都炊烟袅袅的时候,张玉寒便写了不少对联喜字,带着闺女里里外外张贴。
吃完年夜饭,张玉寒和阿才一块出去放了挂鞭炮,年三十便这么过去了。
大年初一更是热闹,张家东西好吃,在附近几条巷子是出了名的,跑过来拜年要糖的孩子呼啦啦一阵又一阵,柳二太太和柳兰兰约他们一块去府城和生寺上香时,都笑说他们家今年运道肯定不错。
说来,以前在村里,罗美娘是没有大年初一上香的习惯,南山村就个偏僻小村子,最近的寺庙都得到北关县附近,也没谁会大过年的折腾出村烧香拜佛。
今日会出门,也是柳二太太前些日子一个劲儿说和生寺香火灵验,罗美娘就想起恩科的事,这年头,人人都搞封建迷信,饶是罗美娘知道这世上没有神仙,这么多年下来也未免有些受影响。
柳二太太是土生土长的府城人,对和生寺是极为信服的,对罗美娘道:“当初我怀我家大郎二郎时,就经常过来烧香拜佛,求菩萨让我怀儿子,后来果然生的都是儿子。怀兰兰时没来,生的就是闺女。和生寺的菩萨真真灵验,就前年我家大郎考秀才时,我连着一年每日一早过来上香,后来可不就中了。咱们一块烧三年香,求菩萨保佑咱们两家的秀才三年后都中举人。”
罗美娘莞尔,笑道:“承你吉言了。”
“要说灵验,咱们要是能抢到和生寺的头香才真真好。”旁边柳二太太的小儿媳妇插了句话。
柳二太太两子一女,儿子都已娶妻,柳大奶奶今日没跟着过来,小儿子娶得是柳二太太娘家侄女,这位柳二奶奶跟着丈夫身边经常不在家,性子有些咋呼,罗美娘也很少跟她接触。
柳二太太却却是不敢想这等好事的:“和生寺的头三柱香,自来代表的是城里的地位,头香一向都是给知府准备的,这么多年来都是如此,咱们家在府城也不是什么人物,能提前几日打个招呼,今日在和生寺有个落脚地,已经是和尚们给面子了。”
“娘可说错了,今年的头香可不是赵知府的,我听说昨夜子时,赵知府把头香让给了徐将军,徐将军可真是威风,连赵知府也不敢得罪他。”柳二奶奶笑。
她这话说的有些内涵,让人觉得徐将军是仗势欺人。柳兰兰忍不住插话道:“徐将军去年救了我们一城的人,这么多人的性命,这头香,就该他烧才是。”毕竟徐绍之也是柳兰兰曾经的心上人,柳兰兰对他还是很维护的。
“我不是觉得这事稀罕吗?这一年下来,大家都对徐将军感恩戴德,头香给徐将军谁都没意见,不过赵知府也确实好脾气,这么被抢风头都不生气。”柳二奶奶不知哪里得罪了小姑子,赶紧笑道。
柳兰兰还想再说,柳二太太暗暗瞪了闺女一眼,今日他们家可不只是为了上香来着,柳兰兰过年十五,也是大姑娘了,今日柳二太太就是带她相看对象,可话题不知怎么的,就说到徐将军身上了,柳二太太还怕闺女对徐将军以往的情思死灰复燃,这可说不好。
罗美娘看柳二奶奶无人接话有些尴尬,便道:“应该也是没人跟徐将军说这些事情,我相公说过,赵知府是个老好人性子,恐怕也不会特地提醒徐将军。”
柳兰兰听到罗美娘的声音,扭捏了一下,低下头去了。罗美娘看得莞尔,今日柳兰兰要跟人相看的事情,她是早就知情的,也是柳兰兰叫上她帮着看看男方,这会儿自己倒害羞了。
有人接茬,柳二奶奶赶紧道:“知府大人和徐将军之间的事谁知道呢,咱们也就是说个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