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重武轻文富国强民 -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 星辰玖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59章重武轻文富国强民

第159章重武轻文富国强民

京城三月,春暖花开,草长莺飞。

大地仿佛复苏了一般,一片生机盎然。

屯田里,京营将士正带着家眷,驱赶着耕牛,扶着牛犁翻着地。

草场上,成群成群的战马正缓缓移动,惬意的啃着青草。

温榆河和永定河两边,一排排高耸的水车正拔地而起。

那水车旁的沟渠里,清澈的河水渐渐注满,流向四周的田地。

这一切都在按着万历预想的方向发展。

京营将士已经招满二十四万了,而且,他还收回了足够的屯田,供京营将士的家眷安居乐业。

九大边镇那也都补满了五万边军屯卫,屯田数量也相当的充足,特别是延绥镇、固原镇、宁夏镇。

这三镇迁徙到外套三大平原之后,那草原都多得用不完,随便在黄河岸边开上一排田地,那屯田就能保证每户屯卫五十亩。

现在的关键就是钱,朝廷那点税赋根本就不够供养这么多的京营将士和边军屯卫,一个月一两百万两的粮饷还得他来出。

这还只是在不开战的情况下,一旦开战,军工奖励和伤亡将士的抚恤那肯定比粮饷还恐怖。

他必须赚足够的钱,才能让大明变得强盛。

现在玻璃镜子等已经逐渐向大明两京十三省各大城池扩张了,接下来就是纺纱织布了。

这天一大早辰时许,朝阳初升,皇城方向又是蹄声雷动,上万禁军和锦衣卫轻骑从西安门蜂拥而出,过德胜门,很快就来到了温榆河南岸。

温榆河离避暑山庄近,而且准备好的材料可以用水师战船走潮白河和北运河转运,所以,这边的水车和作坊是最早开始修建的,第一批作坊那都已经建好了,可以开始纺纱了。

万历带着彭国公戚继光、英国公张元功、武安侯郑维忠、永年伯王伟等走进一个毛絮飞舞的纺纱作坊里一看,那都不由得满脸震撼之色。

这里面三台机器那都有两三丈宽,三四丈长,高度也有丈许,那庞大的体积和不断转动的巨辊简直就如同怪物一般。

说实话,这年头除了船那就很少有这么巨大的物件了,特别这东西还在水车的带动下不断转动,而且上面还挂着密密麻麻的纱线,看上去着实令人惊奇。

万历看了一阵变忍不住用手在鼻子面前扇了扇。

这里面的毛絮也太多了。

他想了想,随即对永年伯王伟道:“国丈,这里面干活的人都要用类似蒙面巾的东西捂住口鼻,这毛絮吸进去不好。”

永年伯王伟连连点头道:“好的,微臣明白。”

万历走到纺纱机的一边,拿起架子上纺好的纱锭看了看,随即递给英国公张元功,征询道:“你看这纱锭怎么样?”

我看?

英国公张元功闻言,连忙接过纱锭和另一个国丈郑大年一起细看起来。

郑大年本来就是做布生意的,后面又跟英国公张元功一起开了很多织布作坊,对纱线自然是相当的熟悉。

这年头织布和纺纱就是一起的,手工织布之前那就得先把纱线纺好,他见过的纱线那都不知道有多少。

他跟英国公一起细细看了看,又拿起几个纱锭比较了一下,随即便忍不住惊奇道:“这纱的粗细竟然一模一样,这是怎么做到的?”

你问朕?

朕也就出了个点子,具体的纺纱流程朕可不是很懂。

万历闻言,抬手招过匠户老赵头,很是干脆的问道:“这纱线怎么做到粗细一致的?”

老赵头细细想了想,这才小心的道:“这个主要是万岁爷英明,两个大辊子对着刮,那缝隙里的羊毛就是一样多的,多余的那都会被刮掉,所以,纺出来的纱线粗细是一样的。

这个粗细还是可以调的,只要把两个大辊子靠近一点,纱线就会细一点,只要把两个大辊子隔开一点,纱线就会粗一点。”

你还拍上朕的马屁了。

嗯,有前途。

万历又问道:“织布机你会不会做?”

老赵头连连点头道:“万岁爷,织布机草民也会做,纺纱和织布本就是一起的。”    嗯,不错不错。

万历闻言,微微点头道:“很好,朕给你擢个工部文思院副使,以后你就专门负责研制新的纺纱机和织布机,你要能把水力织布机给朕研制出来,朕给你封侯进爵。”

哎呀,干了一辈子苦力活竟然还当上官了,而且还有机会封侯进爵!

老赵头连连拱手躬身道:“多谢万岁爷恩典。”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怎么样,大年,以后就用这种纱锭织布如何?”

郑大年连连点头道:“好啊,这种纱锭织出来的布肯定更平整,而且羊毛软和,织出来的布做出来的衣服穿身上更舒服。”

那就没问题了。

万历想了想,随即果断道:“那你赶紧建织布作坊,不但京城要建,城外也要建,京营所有百户所都要建一个,看每个百户所有多少会织布的妇孺就添置多少台织布机。”

啊?

那是多少织布作坊?

京营现在都二十四万人马了,好像最终还要扩充到三十六万人马,那就是三千六百个织布作坊啊!

织布机那估计最少得十多二十万台,那又需要多少纱锭?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