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夫人,三思啊!
只是他千算万算,恐怕没算到母亲会以自身为饵,独自闯入皇宫。
父亲留下的证据,便是她手中最锋利的剑。
“晚杏,”孟清念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去看看抱琴和秋寻回来了没有。”
晚杏应声而去,孟清念正思忖间,院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抱琴神色慌张地跑了进来:“小姐,不好了!宫里传来消息,夫人……夫人她要在宫门外自焚!”
孟清念眼前阵阵发黑,几乎站立不稳。
自焚?母亲竟决绝至此!宫门外人多眼杂,她若在那里以死明志,固然能让陛下知道孟家的决心,可自己的母亲却也再无转圜余地。
孟清念猛地回过神,疯了一般向外冲去,声音因极致的恐惧而嘶哑:“快!快备最快的马!我要去宫门!一定要拦住母亲!”
秋寻和抱琴脸色惨白,紧随其后。
暗卫们见状,连忙上前试图阻拦,却被孟清念厉声喝退:“滚开!谁敢拦我,便是与孟家为敌!”
她此刻双目赤红,周身散发出的决绝之气让暗卫们不敢再上前。
寒风裹挟着雪籽打在脸上,生疼刺骨,孟清念却浑然不觉,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快一点,再快一点!
宫门遥遥在望,远远便看见宫墙下聚集了不少禁军和官员,人群中央,一道熟悉的身影正被侍卫围在中间,正是身着诰命服饰的柳氏。
她怀中的锦盒已放在地上,手中高举着火折子,白色的狐裘被寒风吹得猎猎作响,脸上没有丝毫畏惧。
“我孟家,世代忠良,如今我的夫君,我的儿子仍在外征战,镇北侯你却如此步步紧逼,今日便以我的性命表我孟家的决心!绝不是那背信弃义之主,待我夫君儿子回来,定会换孟家一个清白!”
孟清念知道,母亲是在替孟家拖延时间,如今皇帝没有下旨查封孟家便是最好的
“母亲!”孟清念嘶声大喊,翻身下马,踉跄着扑过去。
柳氏闻声转头,看到女儿眼中全是心疼:“念念,你来做什么?回去!孟家不能没有你!”
“不!女儿绝不回去!”孟清念死死抓住母亲的衣袖,泪水夺眶而出:“您若敢死,女儿就陪您一起死!这孟家的周全,我们一起守!”
就在此时,宫门内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公公尖细的嗓音响起:“陛下有旨,宣柳夫人觐见!”
可柳氏却丝毫没有要动的意思,只是推搡着孟清念,让她离自己远一点。
她身上冰凉的油感让孟清念感到害怕,死死盯着火折子生怕落在身上。
“母亲!您这是何苦!”孟清念哽咽着。
“您以为这样就能护住孟家吗?您若出事,父亲和哥哥回来该如何自处?我已经找到证据了,真的,你相信我母亲,父亲早早便留下了证据。”
柳氏眼中闪过一丝动摇,她抬手拭去女儿脸颊的泪水:“念念,听话,母亲这一世,做得最对的事便是嫁与你父亲,生下你和哥哥,如今孟家逢此大难,光有证据是不够的,必须有人要牺牲,那个人也只能是我。”
说罢,她猛地推开孟清念,高举火折子便要向身上引去。
孟清念瞳孔骤缩,想也不想便扑了过去,一把夺下火折子狠狠掷在地上,火星在冰冷的石板上溅开,很快便熄灭了。
“您若执意如此,女儿今日便死在您面前!”孟清念跪在柳氏面前,死死抱着她的双腿。
抱琴和秋寻也见状上去拉住了柳氏。
“夫人,三思啊!!”
禁军和围观官员皆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得目瞪口呆,方才还剑拔弩张的气氛瞬间凝固。
柳氏看着跪在地上泣不成声的女儿,又看了看被夺走火折子的手,眼中的决绝终于还是消失了。
她缓缓蹲下身,将女儿紧紧拥入怀中,声音带着压抑的哽咽:“傻孩子,娘怎么舍得让你做傻事……”
母女二人相拥而泣,周围的禁军和官员们神色复杂,无人敢上前惊扰。
片刻后,柳氏深吸一口气,扶起孟清念,替她理了理凌乱的披风,眼中重新凝聚起坚定:“念念,既如此,你且随我入宫,我们静观其变。”
说罢,她拉起女儿的手,转身看向前来宣旨的公公,沉声道:“有劳公公带路。”
公公见状,连忙躬身应是,心中却暗自松了口气,方才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几乎让他以为今日要闹出人命。
走到大殿门口,柳氏停下脚步,轻轻拍了拍孟清念的手背,低声道:“待会儿无论见到什么、听到什么,都要沉住气,切不可失了分寸。”
孟清念用力点头,将父亲留下的竹简紧紧攥在袖中。
随着公公一声“柳夫人、郡主觐见——”,沉重的殿门缓缓打开。
镇北侯的党羽已然跪在地上,柳氏紧紧牵着孟清念的手,恭敬行礼:“罪妇柳氏,携小女孟清念,叩见陛下。”
孟清念垂首而立,她能感觉到殿内数十道目光聚焦在她们身上,有审视,更有恶意。
镇北侯党羽之首甚至都没有等陛下说起身,便立刻奏请:“陛下,柳氏身为孟家主母,其夫君远在边关,却携女逼宫,其心可诛!请陛下即刻下令,将孟氏母女打入天牢,彻查孟家通敌叛国之罪!”
孟清念心头一凛,此人竟如此颠倒黑白!明明是镇北侯党羽先行发难弹劾,此刻反倒倒打一耙,将逼宫的罪名扣在她们母女头上。
“大人此言差矣。臣妾携女入宫,是为呈上证物,洗清孟家冤屈,何来逼宫之说?倒是大人这般急不可耐地给孟家定罪,莫非是怕臣妾将真相公之于众?”
柳氏镇定自若的开口字字清晰。
镇北侯党羽脸色一沉:“你休要狡辩!孟家勾结北疆叛军证据确凿,你怀中锦盒怕不是通敌的密信吧!”
柳氏缓缓抬头,目光扫过殿内众人,最终落在龙椅上的皇帝身上,屈膝再拜:“陛下明鉴,我们所拿之物,确是关乎孟家清白之物,只是此事牵连甚广,需单独向陛下呈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