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大喜
第二天中秋节,林三丫和胡澜合力做不少菜,送去牛棚两个,胡玮泽过来和他们一起吃团圆饭。
过几天女儿就要嫁进张家,虽然知道张可靠,胡玮泽心里还是难过,心里有很多话想讲。
他和张碰一下酒杯,心里有千言万语,说出口的不是让他们好好过日子的话,却是:“张,你和澜澜年纪小,难免有意见不合的时候,你们吵架时不要说过分伤人心窝的话,那个时候你们两人分开冷静冷静”,婚姻生活不会一直是甜蜜。
准岳父大人的苦心张心领,他说:“伯父放心,我记下”。
他不是个冲动之人,再说自己思想年龄比澜澜大很多,有矛盾自然会多让着她,澜澜是个通情达理的人,会是个好妻子,好母亲,好主母。
胡玮泽说:“人在很生气的时候就会口不择言”,再理智的人也有生气的时候。
胡澜乖巧说:“爸,我知道了,会记住你说的话”。
胡璇脆生生说:“爷爷,我也记住”。
胡玮泽呵呵笑说:“好,你也记住”,看长高不少每天开心玩乐又懂事的孙女,胡玮泽心里欣慰。
林三丫招呼大家:“吃饭”,她不会说什么大道理,她一直觉得儿子说什么做什么都是对的,听儿子的就行。
第二天大清早起来,张翻开炕桌上的记事本,他以前没有记录的习惯,只是帮人转买东西记录多了,觉得把事记下来后面很方便,结婚琐事很多,他就把这些琐事记下。
看下去,各方面已经安排妥当,三个大灶靠着西面墙砌好,三个大铁锅已经从原来小队食堂借来,棚子,放菜的板子搭好,粮食、肉菜准备好……
结婚那天有华明伯镇场,铁万伯和华庆伯两人管席宴,明伯母管着妇女们上菜,清宁和建辉负责记账,通知来喝喜酒的人没有漏下,桌椅……
确定没有遗漏的地方,张合上记事本,以前成亲有两天,前一天安床,亲近的亲戚来。
第二天是正日子,连着热闹两天,现在只请正日子那天一顿,简化去大半,当然主要是省粮食省钱。
他有能力大办,可以请全部的张氏族人,但不能那么干。
等待结婚的时间是煎熬,张只好每天早上工晚下工,下工后又清点东西,有点神经。
张建设见他这样,还说他:“三哥,我以为你不管什么时候都不会紧张”,三哥像大山一样。
张想翻白眼,他两辈子第一次成亲,也是结婚,能不紧张吗?他容易吗?真是!
张问他:“我听说你爹娘特别喜欢你弟,如果他们不愿意继续供你读书,我借你学费,千万不能缀学”。
三月份建设他娘生个小儿子,现在有半岁,据说他们夫妻俩宝贝得不行。
张建设感激说:“三哥,我知道”,接着他小声说:“三哥,我有时在山里打到兔子拿去黑市换钱,存到一点”,他自己也能挣到钱了!
如果是以前,他肯定会把钱交给爹娘,但自从弟弟出生,他不再是家里唯一的儿子,加上他一向和三哥走得近,和爹娘不怎么亲,爹娘对他不耐烦起来,他现在的日子只比姐姐们好过一点。
说真的,他越来越不喜欢爹娘,虽然知道讨厌父母不对,但他心里控制不住对父母的不喜。
张说:“那你放好,给你爹娘知道那就是大事”。
还真是,张建设有点慌:“三哥,要不你帮我存着?”。
张说:“可以”,整个大队上高中的人非常少,清宁和建辉读完初中也不继续读,按三叔三婶的性子,建设读完初中,肯定不让他上高中,
自己帮建设存钱,等他上高中就不用和自己借钱或者少借点,心理负担没那么重。
张建设马上说:“我现在就去拿来”。
张应:“嗯”。
结婚前一天晚上,张来到牛棚,再次劝林伯他们去吃喜酒。
几人同样拒绝,林叁说:“你的心意我们心领,但我们真不能去,老胡是你丈人,去没有人会说什么,但我们去会给你添麻烦”。
张不在乎说:“吃个喜酒能有什么麻烦”。
唐济安笑说:“张,你经历还是太少,大队长不为难我们,并不代表所有人都和你们一样,大队里也有人对你不满,我们还是小心些”。
陈牧元说:“小心为好”。
张只好说:“明天傍晚我叫建设和贺知文悄悄给你们送一桌席面”。
“也好,送两个菜来就行,还有酒”,不去坐席也能喝喜酒。
“……”。
第二天清早,张早上起来只觉得神清气爽,紧张的情绪消失无踪。
天蒙亮,张疾步去公社,在公社黑市转一圈,然后提两个麻袋回家。
回到村里,大家正要去上工,见他提两个大麻袋从外头回来,和他打招呼说:“铁蛋,这么早,换到什么?”。
张笑说:“一点鲜肉,还有些干海货,傍晚早些来啊”。
“哈哈,下工马上就去,铁蛋晚上有酒吗?”。
“有,喝到醉就不够”。
“有得喝就行”。
“……”。
张回到家,把带回来食材放到厨房,今天不杀猪,做的菜品都不麻烦,所以办村席的师傅和帮忙的妇女们过中午才来。
胡澜早上起来,想到今天嫁人有点紧张,抱着软软的侄女吸几口气,缓和一下才去洗漱。
随后建设给她们带来早饭,和报告他三哥的行踪:“三嫂,我三哥一早去公社换新鲜的肉,等下我三姐还有秋莲,秋芳来陪你,我中午给你们送午饭”。
被张建设叫三嫂,胡澜脸微烫,微笑说:“谢谢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