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过年
雪下到中午才停下,家里没有铲子,张只好用木板拨雪,拨出条小路到门口。
哥哥姐姐被禁足,西西就一人在院子里堆雪人,暖暖从窗户看出去,心里痒痒,手痒痒,却不敢出去玩。
雪后天更寒冷,天冷却挡不住妇女们的脚步,很多人过来找林春棠胡澜聊天说话,堂屋里炭盆烧得火红。
家里人多,张便开车去公社,在市集转转,买了些东西,看有卖羊的,他买两只。
沈家二老现在去和秋阳三叔住,这次回来没能见到他们有点遗憾。
张回家下午就杀一只羊,骨头和羊杂给亲娘媳妇,羊肉大半冻着,一些他切小块,让媳妇腌制,自己去削竹签。
晚上喝奶白鲜美羊汤,吃香喷喷的烤羊肉串,个个吃得满嘴油,西西还惦记关猪圈里的另一只,问爸爸:“爸,明天涮羊肉,后院那只什么时候杀?”。
张说:“年二十九”,年三十吃也吃涮羊肉串。
西西说:“要好久”。
林春棠拿手绢给她擦下脸说:“不久,很快”。
暖暖却是问:“爸,村里人什么时候杀猪?”,她想吃杀猪菜。
张说:“基本上是小年过后”,他想了想又说:“明天我去问问谁家多养猪,买一只来杀”。
小旭张大嘴:“爸,咱家真有钱!”,买两只羊又买一只猪来杀,够壕气!
家里平时几乎天天有肉吃,多数同学家里半个月一个月吃一回肉,他都不敢和同学说自己家里天天有肉吃,现在更离谱,爸爸说要买一只猪来杀。
林春棠拿汤碗笑说:“年底杀猪正常,以前家里每年年底都杀一只,那时家里养三只,一只早一个月杀做腊肉,一只交任务猪,一只年前杀”。
暖暖点头:“璇璇姐说她还记得我们家过年杀猪,说咱家不管在农村还是进城后,从来不缺肉”。
胡澜看张一眼说:“你们爸爸有本事”。
“……”。
张第二天便去问张清池谁家养猪多,张清池和他说:“我家就养两只,自家杀一只,那只卖你”。
张笑说:“那正好”。
张清池问他:“你打算哪天杀?”。
张回他:“二十六,那天晚上一起喝酒”。
张清池笑:“好!”。
过两天后,张去县城找在水电局上班的封谚一起吃顿饭,多年不见,双方外表和性格多少都有点变化,但友情不变。
暖暖和弟弟腿不疼后,三个孩子天天和村里的孩子到处撒欢。
到集日,张和胡澜带孩子们去赶集,天寒地冻,集市上却热闹非凡,卖什么都有,卖鞭炮春联的小贩最多,人挤得不行。
一会暖暖看小竹篮,一会小旭看木头玩具,一会西西看小羊羔,看孩子费劲,还好没发生什么事。
满载而归,回家车上暖暖还兴致勃勃地说:“爸妈,下个集日我们再来”。
胡澜拒绝:“不行,临过年人更多,像你这年纪差不多能生孩子,容易被人拐卖”。
家里条件好,孩子们长得快,暖暖现在和十五、六岁的姑娘一样高,很容易被人贩子盯上。
她不能接受孩子们发生任何意外,所以就不上街。
暖暖听了打哆嗦,不再坚持,被拐卖到山里生孩子,她听璇璇姐说过,好可怕!她还是个孩子!
西西说:“人贩子应该逮一个杀一个,买的也一样”。
小女儿观点张赞成,人贩子和买方逮一个杀一个,或判重刑,谁还敢买卖妇女儿童?
时间一晃而过,杀猪前一天,张去请张铁万,张华庆他们来第二天来吃杀猪饭,他们都应声会来,张还请几个交好的同龄人。
二十六日清早,张和约定的屠户去张清池家赶来大肥猪。
三个孩子也起来了,兴奋地看大肥猪,西西奇怪问奶奶:“奶奶,猪怎么是黑色的?”。
林三丫和她说:“猪有很多种,有黑猪,黑花猪,白种猪”。
西西:“哦”。
大肥猪抹脖子前,林春棠叫他们进厨房,两个大的还不太乐意。
在厨房里掂着脚往外看,当听到猪惨叫声,说不害怕的暖暖小旭打个哆嗦,暖暖问眉毛都不眨的妈妈:“妈,你不害怕啊?”。
胡澜说:“不害怕”,以前刚开始时是有点害怕,后来年年杀就习惯了。
猪叫停了,暖暖和弟弟妹妹到外面看,外面围了些人。
三个孩子见叔伯们往黑猪身上滚烫的开水,然后用刀刮毛,没多久,大黑猪变成大白猪,有点神奇。
然后剥开肚子,掏出内脏,西西捏着鼻子离开,暖暖和小旭看得津津有味。
中午的杀猪饭时很热闹,暖暖三姐弟也各端一个海碗装菜,坐厨房小凳子上吃,血肠好吃,粉条好吃,骨头真香……
吃完杀猪菜,客人们走了,妇女们帮忙洗涮差不多也道别离开。
下午张把瘦肉拿去公社请杜师傅帮忙做成肉干。
留下过年吃的肉,林春棠和胡澜把余下的半肥瘦肉抹上盐,摞小水缸里,几个孩子也不休息,看着奶奶和妈妈抹盐,心里觉得自家肉真多,心里满足。
晚上,林春棠和胡澜做丰盛的菜,张请的人全来,一群大男人在堂屋里喝酒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