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第35章怎么可能,这可是倒买倒…… - 我家木门通七零 - ALAMM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35章第35章怎么可能,这可是倒买倒……

第35章第35章怎么可能,这可是倒买倒……

车暂时还不能买,不过这并不妨碍叶宁拎着满箱子现金回到家时,惊得马玉书和叶卫明手中的筷子都掉落在地。

望着脚边的箱子,马玉书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从巨额财富带来的震撼中缓过神来。她颤着声问道:“这都是你这次赚的?”

“不止呢。”叶宁故作神秘地摇了摇头,随后又从包里掏出剩下的四根金条,轻轻摆在桌子上,说道:“还有四根金条。镇上的那个老板买两根金条都得出去凑现金,所以我就没提剩下的这些金条了。”

接连两次受到强烈震撼,马玉书和叶卫明对视一眼后,不约而同地伸手掐了自己一把。

确定自己不是在做梦后,马玉书眼眶泛红,紧紧握住女儿的手,感慨道:“闺女,太不容易了,咱们家总算是熬出头了。”

叶卫明虽未言语,但眼中满是欣慰与骄傲。女儿如此能干,仅仅用了短短几个月,就解决了家里巨额的外债问题。有了箱子里的这些钱,今晚他们一家三口,总算是能够睡个安稳觉了。

马玉书弯腰拉上行李箱后,立刻盘算起来:“我回头就去联系那家人还款。不过这么多钱,我们不能一下子全给对方,得分几次还款。不然对方见我们这么快就凑够了钱,指不定还要闹出什么幺蛾子。”

如今马玉书是家里拿主意的人,叶宁做惯了甩手掌柜,把钱交给她后,便不用操心之后的事情了。之后叶宁又和父母商量买车的事,最终被马玉书果断否决。

“我们能一下子给齐赔偿款,就已经很容易让人怀疑了。往后一段时间,最好低调行事。在这个节骨眼上买车,外面的人肯定会奇怪我们家怎么突然又有钱了。”

马玉书解释道:找亲戚借钱这种借口,也就只能糊弄一下不了解叶家底细的陌生人。

叶家有哪些亲戚,村里这些人可是清楚得很。要是撒谎被他们问到那些亲戚家里,说不定会闹出什么乱子。

这下子,叶宁倒是体会到了顾骁的烦恼。这有钱却不能拿出来花的感觉,着实让人无奈。不过对叶宁来说,现阶段小车并非必需品,所以很轻易就被说服,打消了买车的念头。

叶宁本想把剩下的金条交给马玉书保管,可马玉书怎么都不肯收:“我和你爸手里还有些钱,现在住在村里,也没什么大的花销。你平常进货需要钱,这些金条你自己收着,该花就花。”

叶宁思索一番,也没再坚持。她小心地将剩下的四根金条用小盒子装好,放到了床头柜里。

与此同时,摸黑运完货的顾骁回到家后,也把今天分到的钱交给了周顺弟。

即便有了前两次的经验,周顺弟看到面前这么多钱时,还是震惊得好半天说不出话来。

挣钱竟如此轻松吗?之前孙子一次拿几百块钱回来,就已经让周顺弟觉得难以消化了,没想到今天顾骁带回来的钱,竟是之前的好几倍。

看着眼前的这些钱,周顺弟心里没多少喜悦,更多的是对孙子安全的担忧:“你这生意做得太大了,要是被人抓到,都够直接吃枪子了。”

平常大家也不是没有小打小闹卖点东西的情况,只要商品价值不高,被红袖章逮到也就是没收货物。

被抓到的次数多了,再碰上不好说话的,可能就会被送去劳改。

但顾骁仅从生意中抽一成利,就能分到这么多钱,单从这一点看,就知道他们平常做的生意规模有多大了。像这种情节严重的,一旦被查到,没得说,肯定得吃上一颗花生米。

周顺弟越想越害怕,赶忙劝道:“要我说,现在我们也挣了不少钱了,这些钱光买粮食,一家人一辈子都吃不完。要不……要不你还是别再干了?”

顾骁想都没想,直接拒绝:“那怎么行?我能挣到这些钱,全靠叶同志看重。她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的,我怎么能过河拆桥。”

知道周顺弟是担心自己,顾骁说完后,又柔声安抚道:“您放心,我就只负责出点力,把东西从山里运到红星大队。我会小心的,出不了什么岔子。”

周顺弟说服不了孙子,只能不放心地叮嘱道:“那你可得小心一点。”

此时的周顺弟和顾骁并不知道,他们这种为生意担惊受怕的日子,很快就要结束了。

起因是尤利民花大价钱收下两千件衣裳后,实在无法一次性将这么多衣裳运到市里。

尤利民拎着好烟好酒,在运输队主任家里坐了半天,对方才同意仍由何爱军开车,帮他送十大袋货到市里。

本着无论如何都要先把给顾骁的钱准备好的想法,这十袋衣裳里,尤利民特意挑选了更能卖上价钱的呢子外套和长裙作为第一批主要货物。

为了安全,尤利民这次只带了谷三前往市里。有了上次的经验,两人上车便睡,一觉醒来就抵达了目的地。

下车时,尤利民见何爱军又贴心地将车子停在巷口,十分感激,拍了拍对方的肩膀说:“又辛苦你了,回头来家里,我让你嫂子做两个好菜,我们哥俩好好喝上两口。我这次收了一批好衣裳,回去后也送你一身。”

尤利民在乐阳镇势力不小,何爱军也乐得能跟他攀上关系。何爱军闻言也没有拒绝,点头道:“行,下午还是老地方见。”

尤利民与何爱军客套时,谷三和石崇手下的人吭哧吭哧地帮忙搬货。等最后一袋货搬进院子后,尤利民才摆了摆手,走进院子。

上次接手的那批手表,让石崇结结实实地赚了一大笔。所以这次见面,他的态度明显柔和了许多。石崇目的明确,见到尤利民后,他问的第一句话就是:“这次带手表来了吗?”

尤利民笑着摇了摇头道:“这次没有手表,不过我带了一批比百货大楼里卖的那些还要好的衣裳,您看看。”

边说着,尤利民边打开袋子,将一件件呢子外套和长裙展现在石崇面前。

石崇站起身,踱步上前拿起一件呢子外套,仔细翻看、摩挲过面料后,又放下外套拿起手边的长裙抖开,看清楚长裙的款式和做工后,他微微点头:“这批货倒是不错,你想卖什么价?”

没人比石崇清楚市里那些人对成衣的需求,之前他从尤利民手里买下来的那批衬衫,虽然不如手表赚钱,但也是让他小赚了一笔的。

能在市里生活的人,大部分都有工作,因为政策,没工作的都下乡了,能留在城里的小年轻,最不济都有个临时工的工作。

这些年轻人,父母也都有工作,除了家里情况实在困难的外,大部分人手里都能攒下些钱。

这些小年轻也是最舍得花钱吃穿的,那电影院门口哪天不是热热闹闹的。

和现代很多人愿意攒几个月工资买一个包包、一双球鞋一样的,现在的小年轻,也很愿意花一两个月的工资,给自己添一件好看的衣裳。

普通的衬衫会做的人不少,但是像尤利民拿来的这些大衣和长裙,可就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能做好的款式了。

除了山市,石崇在其他省市也有路子,就尤利民送来的这点衣裳,他可没觉得多。

要谈价格了,尤利民心里紧张,脸上却依旧挂着笑容道:“您是见惯了好东西的人,我也不敢糊弄你,这外套二十二、裙子二十、至于剩下的衬衫、裤子和小孩子的裙子衣裳这些,我都按照十五块一件的价格给你。”

石崇坐回椅子上,翘起二郎腿,沉默片刻后说道:“我也不跟你绕圈子,这衣裳看着是好,可现在买成衣的人也少,你这些衣裳,可卖不上这个价。”

闻言尤利民心中一沉,他连忙说道:“这个价格真不高,实话和您说,差不多的衣裳,我手里还有不少,您给我给实在价,我就都卖给你呢,你看我这衣裳面料,都是上等的呢子和棉布,款式不是市面上常见的那些,真的,我媳妇已经穿过了,这衣裳和裙子都可显腰身了,那些小姑娘大媳妇肯定喜欢。”

石崇若有所思地用手指敲了敲膝盖,没说行,也没说不行,只饶有兴趣的问道:“那你先说说,这样的衣裳,你手里还有多少。”

要问起这个,那尤利民心里的底气可就很足了:“真的不少,我手里还有三四千件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