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第98章听到这个消息,叶宁眼睛……
第98章第98章听到这个消息,叶宁眼睛……
听到这个消息,叶宁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她激动地抓住尤利民的胳膊:“真的吗?尤大哥,你这消息可算是帮了我大忙了!”
尤利民笑呵呵地从旁边抓了一把枣子塞到了叶宁手里,得意地扬了扬头:“那可不!我特意找王主任打听的这事,他说上面正鼓励侨胞投资呢,咱们乐阳镇太偏太小了,一直拉不到这样的投资,好不容易能有你这样的机会,他可激动了,一直让我带他来见你,商量买地的事情呢。”
其实王主任的原话是只要叶宁愿意在本地投资建厂,这乐阳镇附近的地皮就紧着她先选,等她选完了,剩下的再往外卖。
不过尤利民又仔细问过,这事要办成,叶宁这边除了出具护照外,还得出具资产来源证明。
这一点国内是管控得很严格:“我今天早上去邮电局给崔先生打过电话了,他说这件事情他可以帮忙,通过他那边的关系,先给你弄个五十万的资金来源证明,不过大概得等个五六天。”
叶宁没想到尤利民连这些事情都已经替自己给安排好了:“尤哥你考虑得太周到了,那我就等证明到了再去买地。”
尤利民不以为然地点了点头:“嗯,王主任那边我就说你最近有事去市里了,等证明到了我马上就带你去见他。”
叶宁连忙点头,她从包里掏出两台计算器:“你让我找的计算器我也给你带来了,你会用不,需不需要我教你?”
尤利民看着眼前这两台崭新的计算器,简直不敢相信,自己之前心心念念的东西,就这么出现在了眼前。
这计算器可是高科技产品,尤利民自己确实不会用,不过他也没不懂装懂:“我之前只看石崇用过,确实不会用,你给我仔细讲一下。”
叶宁清了清嗓子,把上面的按键给尤利民大概讲了一遍,他买这计算器只为了算账,会算加减乘除和复位就行了。
叶宁买的本来就是老式的款式,没有常见的计算器那么多的按键和功能,她教过两遍,又让尤利民自己试着算了两笔账,对方就完全掌握了计算器的使用方法了。
尤利民小心翼翼地把计算器放到一旁的摊位上后,才追问道:“多谢你了,这计算器多少钱?”
叶宁闻言连忙摆手道:“尤哥你这话说的,你都帮了我这么大的忙了,不过就两台计算器罢了,也不值几个钱,就当我送你了,不要钱。”
不等尤利民拒绝,叶宁又从挎包里掏出了一个六十厘米高的洋娃娃递给了他:“上次在你那里吃饭的时候,我答应了小雅,要送她礼物,这个洋娃娃还得麻烦尤哥帮我带给她。”
尤利民不缺钱后,在吃穿住行玩具上面从来没有亏待过女儿,尤雅的玩具也不少,不过她那些玩具和叶宁手里这个精致逼真的洋娃娃比起来,就算不上什么了。
哪怕是在市里的华侨商场,尤利民也没见过如此精致的洋娃娃,更别提这娃娃的四肢还能活动,随着叶宁递给他的动作,那娃娃的眼皮还能合上。
尤利民不用想都知道自家闺女看到这个洋娃娃后将会有多高兴,接过洋娃娃后,他不好意思地开口道:“这娃娃应该很贵吧,又让你破费了,你等会儿要是没事,就去我家里吃午饭吧,正好你还能亲手把这娃娃送给小雅,她收到这份礼物后肯定高兴。”
叶宁摆了摆手道:“不了,你这等会儿不是还要忙吗,我就先不打扰了,等几天再来找你。”
“那你一个星期后再来吧,崔先生那里的证明办下来后,我得去市里去,一来一回怎么着也要两天时间。”尤利民担心到时候证明没拿到,又让叶宁白跑一趟。
叶宁点了点头,走之前又想起一件事情:“对了尤哥,回头你见到崔先生后,顺便帮我问一下,我要是想从外面弄一批建厂的机器回来,他有没有路子能用?”
果园到底是个长期投入,果苗种下后,再快也得两三年才能到丰果期,在那之前,叶宁也想建个厂子。
叶宁已经琢磨过了,按照她父母的经验来说,刚改革开放的那几年,开服装厂、纺织厂、日用品生产厂肯定是能赚钱的。
崭新的机器买来太贵了,叶宁之前在网上买过二手的清洗机这些,除了成色旧一些外,也没什么别的毛病,她觉得同样的法子,自己在这边也能用。
不过就是要把这么多国内没有的机器凭空弄过来,中间怕是有些麻烦,要是崔维诚那边能有办法不让这些机器真的走一趟海运就合法化,那就最好不过了。
经过这么多次的交易,尤利民也隐隐察觉到了,叶宁手里这个条从国外弄来不少稀罕的货源,好像属于不太能放到明面上来的野路子。
其实在当下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尤其是那些靠着边境的城市,别说建厂的机器了,就是别国的装甲车、坦克都有偷摸运回来当废品卖的。
就是叶宁生活的现代,类似的乱像也是直到千禧年后才在严查重判下差不多杜绝了的。
尤利民点了点头,表示自己记住了:“行,回头我帮你问问,你急不急,要是急的话,回头崔先生要是再提帮着买货物这样的要求,我就先替你答应下来?”
“行,只要能把事情办好,其他的都好商量。”叶宁想着崔维诚那么大个人物,要说提什么要求,也无非就是像上次那样让自己帮他弄点衣裳裙子这些了。
人家又不是白要,反正都是能赚钱的生意,怎么算她都不会亏。
两人又顺便聊了几句,眼见着时间也不早,叶宁就先离开了。
叶宁走后没多久,石崇派来交易的人就来了。
对方验过货没有问题后,就很痛快地把货款结给了尤利民。
卖水果赚不了几个钱,这次尤利民也没瞎大方,安排谷三等人给帮着把货装车后,他只从自己特意留下来的半箱阳光玫瑰里挑了两串个头稍小的递给了对方和开车的司机。
知道这是六块钱一斤的稀罕水果,两人倒也没嫌弃,也多亏石崇手底下的人多,竞争大,孔二之前从尤利民拿到好处后都是悄摸藏着,并没对别人说起过,不然这人可能还会心生不满。
因为是一个人来的,回山上的时候叶宁特意走了山下的大路。
十月底是乡下红薯大规模收获的季节,叶宁从镇上一路走来时,都能在路的两旁看到弯着腰在地里劳作的人。
明明只是土地下放这么一件事情,却让这些老百姓的精神面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以往大家上工干活都是怂眉耷眼的,今天叶宁看着倒是处处欢声笑语。
十里八乡的农民都铆足了劲地在干活,这批红薯是他们年前收获的最后一批主食了,等这批粮食收下了换成了工分,他们就真的能够自己当家做主了。
牛草湾三大队的红薯也开始大规模收获了,是以顾骁一早就去上工了,这是队里最后一次集体生产,哪怕他自家地里的油菜苗已经长出叶子了,这会儿也不能偷懒躲闲,请假不上工。
之后的一个星期里顾骁都忙着地里的伙计,红薯收上来后,要一一过称,刨出分给村里人的那一部分红薯后,剩下的红薯都得运到公社的粮站里去换成钱,回头村里人要用工分换钱,都是从卖粮食的钱里面出的。
顾骁不缺钱,今年的工分都换成了红薯,红薯耐放,挖个地窖能放到开春,人可以吃,也能煮了当猪食。
顾骁是把叶宁之前的话给记到心里了的,不过这到底是件大事,他回家后也和周顺弟商量了一下。
周顺弟老实本分地过了几十年,对于孙子说的买地的事情,还是很反对的:“不能买,就咱们家这个成分,别人买地可能还没什么,我们要买了地,回头再被人扣上个什么帽子,那真是一家子都得搭进去。”
经历过那个混乱时期后,周顺弟现在就只想安心地过好小日子,他们现在不缺吃穿,已经是过上了之前想都不敢想的生活了,现在家里也不缺钱,她实在想不明白孙子好好的又折腾这些事情干什么。
周顺弟反对,买地的事情只能暂时搁置,好在镇上卖地的事情也还没正式传出什么风声,顾骁也有时间继续说服思想固执的奶奶。
不过事情的转折来得就是这么快,都不需要顾骁多费口舌劝说,村里卖完红薯后的第三天,周新文再一次把整个大队的男女老少叫到了晒谷场。
今年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了两次,一次是恢复高考,一次是包产到户,可以说是每一次周新文一摆出这个架势,就是有天大的事情要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