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诸葛亮的无奈 - 三国之袁氏败家子 - 一壶浊酒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349章诸葛亮的无奈

“主公,咱们撤退吧!

襄阳,不可守!”看着天边悠悠飘过的白云,诸葛亮的心中,却是犹如一潭死水。

“军师!这是为何?

两曰之前,我军才刚刚大败了那楚逆的先锋啊?

如今我军正是万众一心之时,坚守襄阳,一定可以挡住那楚逆的!”

两天之前,诸葛亮还信誓旦旦的与自己说可以挡住袁皓。

可这才过了两天,还是在己方获得了一场久违的胜利之后,诸葛亮突然说出了这个,刘琦表示他真心无法理解。

这是干啥啊?好好的,为啥要撤退?

“主公.亮之计谋,已被那袁贼识破。

甚至,亮的同窗好友,此刻怕也已遭遇了不幸。

如此情况,襄阳,无法守也!”

最初,诸葛亮的计划是先行破掉袁皓的前锋,以此来激发襄阳守军的士气。

这一切,进行的还是非常的顺利。

在这之后,诸葛亮的打算就是让庞统以一在野名士的身份去袁皓身边求官。

当庞统求得官位,得到那袁皓的重视之后,就会出计,告知袁皓在襄阳的上游,汉水一地,有一闸口名为邓塞。

只要占得此地,袁皓进可掘开堤坝,以汉水之势,水淹襄阳,迫使刘琦率众投降。

就是退一步,也能依靠邓塞的闸口,来切断汉水的流通,以断襄阳水源,同样是可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地。

在诸葛亮想来,袁皓所部兵马本就不多,就算其战力强大,攻城器械充足,在有着如此可让其取巧之办法的时候,袁皓那也绝对不会拒绝!

然而,这,才是诸葛亮真正的杀手锏!

在邓塞之旁,有一邓县。

邓县当中,诸葛亮早已埋伏了死士,只等那袁皓上套。

无论其是掘开堤坝,还是以闸口限制水源,这都是需要时间。

袁皓既为帝王,在有县城居住的情况下,自然不可能风餐露宿!

等那袁皓一进城,他诸葛亮埋伏那些化成成百姓的死士,也就有了用武之地!

到时候,就算不能直接击杀袁皓,也必然会使楚军陷入极大的混乱。

而当这时,诸葛亮那早已准备好的大军就会倾巢而出,对楚军发起致命一击。

就算其战力不如楚军,但在占据了先手的情况下,只要大军一起高喊袁皓以死之言,混乱的楚军必然无法抵挡。

由此,诸葛亮自然也就可以大破楚军。

就算不能将楚军尽数留下,那最少,也能让其折损过半。

只要胜了这一阵,短时间内,袁皓必然无力继续进攻荆襄,他们争取时间的目地,那自然也就达成了。

可奈何.诸葛亮这边想的可谓是非常美丽,结果在庞统这一环节,就出了岔子。

对于自己的同窗,诸葛亮还是非常信任的。

故此,在诸葛亮看来,袁皓没有上套,必然是其身边的谋士,例如他那便宜师兄郭嘉,或者是那毒士贾诩什么的,识破了自己的计谋。

计谋已经被识破,那也就不再是计谋。

诸葛亮知道,依靠他们襄阳目前的力量,怕是绝难抵挡袁皓的进攻了。

如果真的因为死守襄阳,折损了太多的兵力,那对曰后的战况,也同样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正是因为如此,最终诸葛亮的决定,就是放弃襄阳,战略性转移!

“军师!放弃襄阳的话我们还能去哪?”

到底是个没主意的选手。

见诸葛亮这么说,刘琦又慌了。

“主公。

我军可退往江夏,与黄祖将军汇合。

而后,战况若是不顺,我军还可就势退往荆南四郡,以此来抵挡楚逆的进攻!”

荆州地域辽阔,战略性转移,那也是有着足够的退路可走。

在诸葛亮看来,他们只要与黄祖合兵一处,抵挡那袁皓的进攻,也未必是不可行的事情。

就算真的挡不住,荆南四郡也无法守,他不还有那最后的一步棋,直接去西川,投靠死了老爹的刘璋,而后来个雀占鸠巢不是?

奈何诸葛亮这边想的是挺好,现实,却是无比残酷的!

“军师之言,甚合我嗯?你有何事?”

见诸葛亮说去江夏与黄祖回合,刘琦到是没有任何的意见。

反正黄祖那边还有不少的兵马,汇合了,他刘琦不也能增加一点安全感?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