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骑兵先行,直取寒封! - 乱世争鸣 - 凌空梦蚀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玄幻魔法 > 乱世争鸣 >

第九十三章:骑兵先行,直取寒封!

南驿城,平隶郡,曾经,黄石关那五座城是沈国用来贸易的城池,黄石关这个地方是四国的交接地,北面的雪莽国、安国以往都会有商人进来,,只不过穿越万兽林十分凶险,况且北面万兽林相较于中部和南部更大更广。那时候还没有宏渊人建的黄石关,只有几座小城便于四国贸易。

那时候,万兽林还算是沈国境内的林子,如果再往前推二百年,这万兽林不过是宏渊王朝中一个小小的郡县所在。

沈国与宏渊大战后,沈国全面溃败,丢了万兽林、寒封城,加之万兽林里那头兽王愈来愈强,北方两国的商人也不敢轻易逾越,这几座商城也就荒废了。

一队人马出现在南驿城门口,却是二郭兄弟了

郭焯郭放二人,

可如今这片沃野却被切割成了数十块,作为一道之首府,南驿城却荒芜得不成样子,城墙还保持着坚硬冰冷,但这座大城却只剩下一个壳,里头早已丧失了市井的繁荣,城墙之内本来的手工业区与商业区杂草丛生,许多地方甚至变成了农田乃至草场。

南驿城外,住在城内的土豪与原先的守城军士相结合,控制了城外的大部分土地与牧场,强者为尊,弱者受尽欺凌,农奴与牧奴没有人身权利,必须依靠着土豪或者军人才能过活,从宏渊国内下来的土豪们在占据了这片土地后,部分人过起了定居的农事生活,然而他们只管收成,不管水利,农业技术退化到沈国之前,放牧的手段也产生了变化,凉州与漠北不同,这里的部分牧养本来已经进步到精牧,但如今却又退化为粗放散养,羊和猪满山遍野地乱跑,生产水平变得十分低下。

不过这对于宏渊来说,却是有情可原,因为现在的黄石关最主要的,不就是防御西边吗?

大军入驻南驿城这里的甬道已经完全塌陷,城外还有几个巨坑,似乎是天境强者之间的对决。

郭焯下马俯视地面:“看这掌印,似乎是兽王手下三大将之一的暴甲熊。”

郭放说到:“不就是天境吗,你我二人都是地境后期巅峰,联起手来,就是面对天境后期也不遑多让。”

“那也不能掉以轻心”郭焯说道“让大军入驻,骑兵整合起来,先行寒封城。”

“什么?你要单派骑兵去?”

“迟则生变”郭焯伸出手,一片雪花落在他的手上,“我可不想冻死在这废墟里,况且,咱们的粮食也不多了,倘若寒封城已经被攻下还好,若是敌人还在坚守,咱们便要退回万兽林,等到粮草押送到或者开春才能再度进攻了,到那时,只怕宏渊的援军也早就到达,咱们不能跟他们打持久战,国力耗不动。”

“唉”郭放长叹一口气,“骑兵全体听令,全速前进,目标寒封城,只带三日口粮,等大军赶到时,我要看见沈国的旗帜,飘扬在城上。”

“请都尉放心”一名骑兵说道

“请都尉放心!”

“轰隆,轰隆”骑兵们开始移动,地面在颤动,马蹄声不绝于耳。

……

姚恪现在联系不上太尉,又因为太尉未能复命回来,他也就无法回到军中。

帮左丞相赵赫查这件事,他只能动用一些私人关系,就在刚刚,他的一位老友:庭尧的官员,给他透露,这次运粮的运粮官是治栗内史孙大海的亲侄子,名叫孙狈。

可姚恪一查,这个孙狈却早就回来了,用他出发的时间和回归的时间对比,这么短的时间内,他怎么从庭尧一路送到黄石关的?

莫不成他手下的马都用了日行千里的千里马?

而且,姚恪知道,这个孙狈秉性顽劣,是都城内出了名的纨绔之一。

但这次孙狈回来后,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改以往的作风。

这些反常的举动,很难让姚恪不相信此事与他无关,于是姚恪趁机去了趟治栗内府,想先趟趟水。

不料,连大门都进不去,门口人山人海。

从自己的小院出来,姚恪似乎在街上看到了一个熟人,绕开行人与摊位,他快步走了上前,拍了下那人的肩膀,轻声试探了一句:“子柯?”

男人回过头来,面容清瘦,从脸颊上都能看见骨头,穿着一身黑色长袍。

“你是……你是姚恪?”吴子柯仔细端详后,忽然叫道。

姚恪点点头,“是我啊,想不到你我二人竟然在这里相见了。”

姚恪与吴子柯原来是同乡,两人一块在安鹤郡入仕,只不过,一个人从文,一个人从武。

后来两人又被调往不同的地方,一晃也就十几年没见了。

姚恪有些开心,想不到还能遇到故人:“咱俩可是太久没见了,怎么样,找个地方吃一顿?”

吴子柯点点头:“好”

……

孙大海看着地上碎裂的木简,陷入了沉思之中……这一切,还要从少府张崚说起。

张啸杀封禅那天,朝廷下令庭尧城的百姓都能领上肉、米、酒、布等等等等。

一开始领取的地点是少府,但入熬不出的少府哪里还有闲置的物资可以下放给百姓。

于是少府张崚想出来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将祸水东引!

反正这个提议孙大海也曾附议过,于是,张崚只准下放这些物资的一半,并给每名黔首都开了个木牍,作为证明。

并告诉他们,持木牍者,去治栗内府,就可以领到另一半物资。

于是乎,御政路这条街上,每天都有无数的黔首去堵着治栗内史的门。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甚至还有些黔首拿着木牍去孙府找孙大海,孙大海一开始自然是怒不可遏,但后来也没了办法,这些黔首是庭尧城的根,打不得骂不得,要是对他们动手,会激起几十万人的民愤。

孙大海只能联系其他九卿,第一位找的是中尉董超,董超表示,此事不好派兵驱散,于是只派了几个军中文吏帮助孙大海调解。

第二位找了右丞相左擎,左擎只告诉他,自己惹的事,自己解决。

第三位则是延尉任嗜,他表示,此事不在他的管辖范畴之内。

第四位郎中令郑焦更是直接,他对孙大海说:你把那些粮食发下去,不就行了吗?

孙大海一脸苦涩,但也只能憋着不说,从来都是他从别人身上捞钱,岂有自己散钱的道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