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第110章宁筠身死的消息突然在……
第110章第110章宁筠身死的消息突然在……
宁筠身死的消息突然在皇城中传开了。
若是以前,威远侯府孤女的名号甫一出现便会引起百姓侮辱谩骂,但今时不同往日,眼见威远侯的污名就要洗清,偏偏在这关头侯府唯一的血脉毫无征兆地死了。
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下,各种阴谋论调层出不穷。
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从当初的威远侯到如今的镇北将军,都是当今帝王收拢军权的牺牲品。
荒谬的是,他们眼中残害忠良的皇帝至今仍在昏迷。
这几日皇帝昏迷未醒,由太子代为监国。
然而放眼朝堂,原本的官吏队伍却已少了大半,寥寥几人衬得整座大殿愈发空旷,每当有人开口说话,耳边还能依稀听到回音。
除了武将,剩下的很大一部分还是一些朝廷的边缘官吏。
作为仅存的硕果,殿内的人面面相觑,见此情形心凉了大半。
这么多涉事官员,若真处置起来几乎要将朝廷的大半根基毁去,但若是轻拿轻放,来日若有后人效仿,怕是后患无穷。
便是如今的六部因为上头的官吏下狱,全凭底下的人撑着,大量堆积的公务悬置,已经隐隐有停摆的迹象,以至各地乱象频出。
众臣每天惊胆战地上朝,忧心忡忡地下朝,甚至都开始猜测皇上是不是受太子钳制,不然怎么会昏迷至今。
但奇怪的是太子从始至终没有任何作为。
每日只是例行上朝,来走个过场,冷眼看着他们焦头烂额,完全不参与政事讨论。
都说天塌了有个高的顶着,但随着一众“高个”入狱,原本不显山不露水的永昌伯一下子成了众望所归,肩负上了入宫探望皇帝的重任。
永昌伯身为瑾妃生父,入宫探访自家女儿也在情理之中。
此番秦府犯下大错,太后和皇后身为秦氏女虽然未受到追究,但如此关头低调还来不及,哪还敢轻易冒头主持大局,因此里头是什么情况无人知晓。
然而还未等他入宫,皇帝醒来的消息先一步传出。
……
乾清宫。
“皇上,该喝药了。”童公公端着药小心翼翼来到龙床前。
皇帝虚扶着脑袋靠坐在床头,周身散发着阵阵冷意。
“二皇子呢?”他声音沙哑地问。
“陛下忘了,二皇子前些时日被您禁足,这些时日都在府上未曾出去呢。”
闻言皇帝久久没有开口。
他在想上一世是否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在昏迷的这段时间,他却仿佛经历了一辈子。
在梦里,他看到粟粟死了,皇姐死了,钟远丘也死了,就连他一手扶持起来的夜幽庭也因为廖池的失踪全盘溃散,以至于后来那些人起兵谋反时,身侧已是空无一人。
闭眼前的最后一刻,他看到二皇子捡起地上的剑朝他走来。
这一切都太过真实,绝非梦境可以解释。
虽然不知为何后边出现了一些偏差,但很多事情依旧对得上。
他想,或许这就是老天爷给他,给这个王朝的一次机会。
皇帝挥了挥手,示意童公公将药撤下,沉声道:“仔细说说,朕昏迷的这些时日,都发生了何事。”
-
钟溪语隐隐觉得这一路太过安静。
眼下正值傍晚时分,往日里甫一靠近主街便能听见大大小小的商贩热闹的吆喝声,今日却荡然无存。
若非此番来的是皇舅舅身边最为信任的童公公,钟溪语都要怀疑是不是对方别有用心想要将自己带去别的地方。
她掀起车帘一角,朝外望去,只见路上人影寥寥,便是偶有一人出现也是行色匆匆,仿佛脚下生风般转眼便消失不见了。
空荡荡的街道在日暮余晖中显得萧索而诡异。
童公公以为长公主府遭此劫难,她这些时日定然无心他顾,对外头的事不了解,于是开口解释道:“这几日城内乱得很,天色一黑就有人趁机出来作乱,而且是有组织性的,分散在皇城各处,然而京畿营分身乏术,难以顾全,就在昨日一条巷子里还发生过命案,以致百姓人人自危。郡主一个人呆在长公主府怕是不安全……”
“不用担心,我还有冷杉呢。”钟溪语回过神,朝他笑笑。
童公公看着她眼底的疲惫觉得她是故作坚强,一时间有些心疼。
“长公主和钟将军之事……”他叹了口气,到底没再说下去。
因为此事,如今皇城内出现不少“君王无道”的论调,百姓最容易被煽动,在这人为的乱象之后,其险恶用心昭然若揭。
“我知道的,皇舅舅身为一国之君,定然要秉公行事,不过我也相信爹爹娘亲一定是被冤枉的。”钟溪语抿了抿唇。
说不担心是假的。
这些时日她不是没想过去前往探视,但宗人府出入严苛,她连门都没迈进去就拦住了。
如今只是下令关押,按理应该不会有人敢擅自用刑,但什么地方都有踩高捧低的无耻小人,这种时候若是暗中使些绊子也足够令人恶心得紧。
想到这,钟溪语心中的担忧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