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袁门英烈 - 大明机关术 - 苏启文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大明机关术 >

88.袁门英烈

公输鸢和墨鸾二人带着四叔参观了一下皇帝为他们安排的住处,而后又招待四叔在京城吃了顿好的,再在京城里四处逛了逛。三人时而言及过去,时而展望未来,有说有笑,好不快活。但四叔还要回去和族人们汇报两人的近况,不敢在京城耽搁太久,公输鸢和墨鸾就送墨四叔回去了。就在送走四叔后不久,墨鸾和公输鸢二人便接到了皇帝的又一份圣旨。此次来的还是那名太监,身边还带着两个小太监,七八个侍卫,他依然是用他那细声细语说着:“皇帝召曰,袁崇焕将军已经返回京城,着公输鸢、墨鸾二人入宫觐见,商讨大事,钦此。”

“微臣领旨谢恩。”说着,公输鸢和墨鸾二人便伏在地上,双手恭敬地接过了圣旨。

此时的紫禁城内,一位将军上身穿着金鳞甲衣,战袍随风摆动,双目炯炯,威风凛凛,此人便是明朝末年的名将袁崇焕。只见他缓缓走到皇宫大殿之前,将腰间闪烁着光芒的佩刀摘下,交到门口的侍卫手中,随后拽起下袍,抬起右腿,迈入了宫殿之中。大殿之上,崇祯帝正翻看着手中的书,而后他抬起头来,看了看眼前向自己缓缓走来的人,脸上忽然绽开了笑容。只见崇祯帝将手中的书往桌子上一拍,而后几乎是从龙椅之上跳了起来,三步并作两步走下台阶,向袁崇焕走去。

袁崇焕见到崇祯帝向自己走来,马上单膝跪地,大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而崇祯见状,走得更快了,他连忙来到袁崇焕身边,弯下腰,双眼带着笑意。双手扶着袁崇焕的臂膀急忙说道:“袁将军,快快请起。”

当袁崇焕站起身来,崇祯帝又用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看着他的眼睛,说道:“袁将军,此次出征,护国有功啊,朕还想着怎么好好嘉奖你呢。”

袁崇焕听到皇上的话,连忙马上单膝跪地,抱紧拳头,低下头说道:“谢陛下嘉奖,不过末将以守卫大明为荣,守护江山社稷安定是末将的职责所在,替陛下扫清蛮夷,是末将应该做的,分内之事怎可求陛下嘉奖?”

崇祯帝点了点头,说道:“嗯,袁将军不愧为国家栋梁,真是时时刻刻,心系天下啊,对我大明王朝,尽心竭力,既然如此,朕还有一项重要任务要交给你,也只有交给你,朕才放心。”

“陛下吩咐,末将自当领命。”袁崇焕抱拳,低头说道。

之前说道,崇祯帝虽然依靠神机门击败了魏忠贤,但是由于神机门的实力不容小觑,恐神机门势力有起事的野心,因此崇祯帝要招安他们为自己所用。可是如今虽然招安了神机门,但是似乎还是少了点什么,没错,就是牵制,没有牵制,这样实力强大的势力也难保不会产生二心。如果让神机门归到袁崇焕帐下,又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袁崇焕在军中多年,打过大大小小的战役无数,战功赫赫,就算神机门实力强大,他自然不会屈服于神机门,不会受神机门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坚守,而神机门人习惯了自由的生活,生活习惯和作战方法自成一派,自然也不会完全顺从于袁崇焕,这样以来他们两个自然可以互相牵制和制约对方,以免一方势大。

崇祯帝这样想着,于是又对袁崇焕说道:“袁将军身负重任,我听说最近身边却是缺乏兵士,这样,朕赐你一支奇兵,归你管辖,和你一起守卫大明江山可好?”

“谢主隆恩!只是陛下要将哪只部队抽调给臣?”袁崇焕问道。

“这支队伍叫神机门,领头的一个叫墨鸾,一个叫公输鸢,啊,对了,朕也召见了他们,爱卿稍候片刻,他们一会儿就过来了。”

听到神机门这三个字,袁崇焕眉头微微一皱,随即又转为了平静,只见他低下头对崇祯帝说道:“谢陛下。”

袁崇焕虽然嘴上感谢着感谢着崇祯帝,但是心里却泛起了嘀咕。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袁崇焕与魏忠贤向来有仇,二人无论是在朝堂之上还是在私下,都是针锋相对,谁也看不上谁。而我们知道这魏忠贤手下有一支由他精心组建的部队,名唤神机营,这神机营不知道替魏忠贤做了多少杀人越货伤天害理之事。这袁崇焕本就看不起魏忠贤,也许是恨屋及乌,也是袁崇焕自身的坚守和执着,所以袁崇焕从头到尾对这神机营就没有什么好感。

另外,这袁崇焕并不知道神机门到底是什么底细,还以为是神机营被朝廷招安之后更改的名字,对这神机门也是嗤之以鼻,刚刚又听到皇帝提到的二人,一个叫墨鸾,一个叫公输鸢,对这二人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厌恶之情。不过,他还是想问问这神机门和这二人到底是什么来历。

于是,他问道:“陛下,这神机门……”

袁崇焕的话刚说出口,崇祯帝就似乎猜到了袁崇焕要说什么,而崇祯帝心中也有自己的盘算,他并不打算这么快就告诉袁崇焕,神机门和神机营的关系。因此他打断了袁崇焕的话,说道:“袁将军身经百战,相信无论朕给你怎样一支怎样的军队,你都能将其训练成一支劲旅吧!”

崇祯帝的话,让袁崇焕心中仿佛有了答案,于是他便不再多问,心中默默想着,该如何面对墨鸾和公输鸢二人已经他们所带领的神机门。

正当两人交谈之际,一个太监慌慌张张来到皇帝面前,凑到皇帝耳边悄声说着什么,只见崇祯帝一愣,感到十分惊讶。

接着,这太监从袖口之中掏出一方信纸,说道:“这是边关的将军八百里加急送来的信件,请陛下过目。”

说着,便将信交到了崇祯帝手中,崇祯帝接过信,便转身回到龙椅之上坐下,展开信看了看,对太监说道:“人来了么?”

那太监急忙回道:“人也来了。”

于是崇祯帝一伸手招呼着太监,说道:“召他进来。”

“陛下,可是那两个小子有事禀报?”在大殿之中的袁崇焕自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疑惑地问道。

“事情更为严重。”崇祯帝坐在龙椅之上严肃地说道。

此时袁崇焕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吸了一口气,对崇祯帝说道:“陛下,莫非是金人又?”

崇祯帝紧锁眉头,点了点头,此时,门外送信的边关将士,也来到了皇帝面前,只见他禀报道:“陛下,金兵自辽东起兵,率数十万人,再次来犯,我等不敌,边关将破,在城破之前,将军命我率领轻骑,星夜奔赴京师,禀告陛下,请陛下早做准备啊!”

说完,这将士竟然昏倒在了大殿之上,见到这一幕,崇祯帝马上喊人道:“快,来人,来人,将这位将军送往太医处救治。”

送走了送信之人,崇祯帝长长地叹了口气,他看了看袁崇焕,说道:“爱卿也看到了当今局势,唉,正直用人之际,还望将军助大明一臂之力,击退金人,力挽狂澜啊。”

袁崇焕见皇帝如此信任自己,也是立马向皇帝表了忠心,表示愿带军出兵讨逆。不过见到皇帝想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袁崇焕心中想着,可以借此机会不让神机门参与到自己军中,于是他说道:“陛下,末将自然愿意征战疆场,不过,这神机门,末将不甚了解,怕是会影响作战啊。”

听到这话,崇祯帝似乎有些不悦,严肃地说道:“难道爱卿要抗旨不成?”

见到陛下发怒,袁崇焕自然不敢多说什么,但是心中的不满却表现在了脸上,正当他要向皇帝再说些什么的时候,只见皇帝身边的太监又来禀报,说是门外站着两个人,前来求见。说曹操,曹操到,正当崇祯帝和袁崇焕交谈关于神机门一事时,公输鸢和墨鸾二人也已经来到了皇宫。只见二人笑着来到皇帝面前,单膝跪地,双手抱拳,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由于先入为主的原因,袁崇焕以为这二人只是原来魏忠贤的部下,看到这二人向皇帝请安,便从心里产生了厌恶,觉得这不过是谄媚之举而已,想必这些人也没什么真本事,不禁嗤之以鼻。

而崇祯帝见到两人十分高兴,一是见到并肩作战的故人,二是正好可以利用神机门人的秘术对付此次进犯的金兵。只见他笑着走下台阶,一边走一边说道:“哈哈,二位爱卿来得正是时候,正好袁将军也在,朕就在此正式将你们引荐给袁将军。”

墨鸾和公输鸢一听袁将军的名号,便知道这就是那个大英雄,大明朝中流砥柱般的名将袁崇焕,再定睛一看,果然名不虚传,只见袁将军眉宇间似有刀锋之气,举手投足更是似有百夫之力,便激动地一起抱拳,面对着袁崇焕深鞠一躬,说道:“见过袁将军。”

不过袁崇焕本来就看不上二人,因此并没有答话,也没有正眼相看,只是简单地抱拳回敬。而公输鸢和墨鸾两兄弟也只以为袁崇焕将军不善言辞,因此并没有将他的举动放在心上。他俩转过头来,而后墨鸾向皇上说道:“陛下,我等早就听说袁崇焕将军的大名,如今一见,袁将军果然是正义凛然,威风凛凛啊。”

接着,公输鸢补充说道:“我等愿意带领神机门人归于袁崇焕将军麾下。”

“哈哈哈,好,”崇祯帝见状,哈哈大笑,继续说道,“如今有袁将军做主帅,又有墨鸾和公输鸢两位侠士作为左膀右臂,想必一定会叫那金人有来无回!”

此时众人都沉浸在欢笑之中,而袁崇焕只是象征性地假笑了几下,心想:“什么侠士,我看不过是跳梁小丑,以为阿谀奉承我几句,我就会喜欢你们么,拿奉承魏忠贤那一套对我袁崇焕,你们是挑错人了。”

袁崇焕想着,竟不自觉地愣了神,一旁的崇祯帝观察到了袁崇焕的不一样,嘴角挂上了一丝冷笑。没错,这正是他想看到的,两方势力要有隔阂,并且都愿意为大明效力,这才是最好的局面。人之心神,最见于细微之处。

皇宫之内,充满着欢笑之声,在场众人谁也没想到,就是眼前这个弱冠之年的小皇帝,竟如此深谙帝王心术。

就在崇祯帝带着二人离开大殿之时,一个年轻的书生正在门外静候,此人年纪应该不过二十,生得白白净净,手里捧着一卷书籍,身上背着行囊,公输鸢和墨鸾都并没有见过此人。这书生一见到崇祯帝便要跪下。而此时崇祯帝连忙拉住了他,向二人介绍说:“我给你们二人介绍一下,这位先生的父亲乃是朝中大臣,先帝在的时候,魏忠贤祸国殃民,黄推官忠心为国,力陈时弊,不过也因此得罪了魏忠贤,惨遭谋害。”

“还是要多谢陛下,铲除了魏忠贤。”这书生抱拳说道。

崇祯帝又接着说道:“你们可别看他和朕年纪相仿,看起来又手无缚鸡之力,实际上也是个忠心赤诚之人呢,只可惜,当今不能因你父亲的功绩荫封于你,不然,朕一定将你留在身边。”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说着,崇祯帝看着他点了点头,而此时这姓黄的书生单膝跪在崇祯帝面前,说道:“草民此次前来是向陛下拜别的,这段时间陛下替草民的父亲洗清了冤屈,草民已是感激不尽,又怎么敢像陛下讨要封赏呢?”

还没等崇祯帝答话,这姓黄的书生接着道:“不瞒陛下,草民今天就准备离开京城,回余姚老家,呃,读书,将来做官,报答陛下。”说着,抱了抱拳,眼神清澈质朴。

崇祯帝听了这话,半晌没有言语,过了一会,只见他长叹了一口气,说道:“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那。”崇祯帝看了看眼前姓黄的书生,又看了看墨鸾和公输鸢二人,继续说道:“如今我朝不仅有了武艺高强的两位年轻将军,现在又有了这么一位书香门第之后,真乃我朝之幸,我大明之幸啊!好,那朕就等着你,等着你读完书,上完学,参加科举,取得功名,早日来到朕的身边,朕相信,有大才之人,必然不会被埋没。”说着,便将姓黄的书生扶了起来。

这姓黄的书生就这样拜别了皇上,转过身去,越走越远,而崇祯皇帝依然念念不忘,还在嘴里小声嘀咕着:“黄宗羲,嗯,不错。”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