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晋江文学城独家.、.. - 失去你,朕只剩天下江山了 - 映在月光里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45章晋江文学城独家.、..

第45章独家.、..

雍州军在江陵城整休之后,新年刚过,大军直抵建安城,控制住了四个城门。

雍州兵并不攻城,在城外扎营,做好了围城的准备。同时,兵丁将死死闭着嘴,一言不发的景元帝押到岗哨台上,朝建安城喊话。

“放下刀箭,打开城门,投降不杀!”

“建安城的平民百姓,你们家中没存粮,柴禾。”

“世家大族却粮满仓,穿着皮裘绫罗绸缎,最先挨饿挨冻的是你们,你们要团结一心,一起反抗欺压你们的权贵,莫要给他们陪葬!”

“打开城门,雍州军从不滥杀无辜!”

羽林军与禁卫守在城墙上,听到雍州军明显在挑拨城内的百姓起来反抗,打开城门,却毫无办法。

铁骑兵在箭矢的射程外,来回走动震慑,使得人心惶惶。

城内的权贵与平民百姓一样,惶恐不安。

街头巷尾几乎难见人影,过年时因为雍州军渡江,连炮竹声都没听到,也不吃酒走亲戚了。

且雍州军一过江,京城城门便关闭了,只留有一条水道,供送柴禾米面等出入。

城内的粮食米面柴禾价钱,一飞冲天。

有世家大族想要偷偷离开,在城墙的墙洞前,被羽林军当场射杀。

血蜿蜒流到护城河中,吓破了想跑之人的胆。有人认出来,被杀的一行人,乃是宰相严宗府的家人,包括他的傻儿子严二在内。

至此,城内一下变得风声鹤唳。

御书房内,传出一阵惊天动地的咳嗽声。黄嬷嬷连忙递上温水,看着花白头发,已经全白的姚太后,心疼地道:“娘娘吃些温水润润喉咙。”

姚太后吃了两口水,喉咙那阵痒意过去,她长长呼出口气,沙哑着嗓子道:“老黄。你看到阿定了?”

景元帝大名楚宁安,小名阿定。

黄嬷嬷已经许多年没听到姚太后唤景元帝小名了,鼻子不禁一阵酸涩。怕姚太后难受,忙稳住神,道:“是,娘娘放心,老奴见到了陛下,陛下精神尚好,虞氏未曾折磨他。”

“她当然不会折磨阿定,阿定是一国之君,打人不打脸。否则,就是那些偏向她的清流名士,也要指责她太过咄咄逼人了。”

姚太后神色讥讽,因为身子不好,瘦得颧骨高耸的脸上,一双眼睛格外亮,神色森然,令人不寒而栗。

“物极必反,虞昉她有本事逆天而行!”

姚太后声音大了些,又是一阵大咳不止。喉咙呼哧着,像是哀鸣的母兽。

黄嬷嬷难过不已,一下下轻抚着姚太后的后背,手下触及间,全是骨头。

“太后娘娘,外面闹得很是厉害。百姓没吃食柴禾了,他们会出来抢,杀。”黄嬷嬷晦涩地劝道。

“让他们去抢,去杀!”姚太后冷冰冰道。

咳出来了鲜红的血丝,胸骨扯着剧痛,姚太后却浑然不顾。

“都死,都该死!他们是什么好东西,早该被杀,被抢!那些穷人,他们活该穷!谁让他们没出息,有出息的,早就不会受穷了!”

黄嬷嬷怔了怔,手顿在了半空。

她也是穷人出身,小时候家里吃不起饭,爹娘将她卖了。她当时恨爹娘,认为他们狠心,留着弟弟妹妹,却卖了她。

后来,姚太后掌了权,她也跟着鸡犬升天,想起去找爹娘,要在他们面前扬眉吐气,让他们后悔。

爹娘弟妹都早已死了,接连饿死病死,连坟都没有,不知尸首落到了何处。

黄嬷嬷得知此事后,她没有哭。伺候主子,要让主子高兴,哭了就是晦气,她已经不大会哭了。

这时,黄嬷嬷却想哭。天下九成都是如她爹娘这般没出息的人,他们活该受穷,不配活着。

姚太后待她很好,她是怒急攻心,并非在说自己。

黄嬷嬷心里却空荡荡的,像是当年得知亲人全部去世时,她的心情。

姚太后与黄嬷嬷主仆多年,远比景元帝这个亲儿子还要彼此了解,她顿时察觉到了黄嬷嬷的不对劲,锐利的眼神直视过去。

“你觉着我说错了?还是说到了你的痛处?”

黄嬷嬷忙躬身道:“不敢,老奴只是想到了些陈年旧事。”

姚太后顿了下,“陈年旧事......你的出身?”

既然瞒不住,黄嬷嬷也就坦白道:“是,老奴想到自己。家里穷,爹娘没了活路,只能将老奴卖了。老奴当年心里有怨气,恨爹娘偏心,卖的偏生是老奴。当时老奴已经八岁了,弟妹都小,一个四岁,一个五岁,长不长得大还难说,哪卖得出去。爹娘赁了两亩薄田,拼死拼活耕种,租子要交给东家五成,余下的五成,也落不到自己手上,还要交各种杂税,徭役。若不交,差役跟土匪一样,冲进家里一通抢,将人打得半死不活。太后娘娘,穷人,他们要如何做,才能有出息?”

姚太后依靠着软囊,久久未曾出声。

京城外。

虞昉骑着马,在京城周围转了一圈。

京城内靠近皇城都住着达官贵人,越往外,越穷。住在城外的,都是些要进城做苦力的穷人,小摊贩。

出了这一圈,景致便不同了,良田一眼望不到尽头,各式精美的宅邸,坐落在山水田地间。

这些都是城内达官贵人的田地,庄子。

城外很热闹,小商小贩来回走动,在雍州军营账外叫卖。

看到虞昉一行的马过来,有胆大的,还扬声问道:“雍州军何时攻城?快些打进去,我们好进城做买卖。”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