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赐婚“臣女觉得殿下一切都好。”……
第74章赐婚“臣女觉得殿下一切都好。”……
鎏恩殿内歌舞升平,丝竹声声,余音绕梁,实在热闹非凡,尧瑢合的生辰宴,随着他踏入大殿,才正式拉开帷幕。
他坐上主座位于皇上身侧,目光在人群中扫过,最后定于角落里正在偷摸打瞌睡的女人身上,将她样子可爱,方才在柳珩那里惹上的怒意,瞬间一扫而光。
皇上眼尾瞧见他嘴角隐含的那抹笑意,随即吩咐身侧的瞿公公将歌舞退场,许是殿内安静了下来,欢闹的声音也戛然而止,众人肃然起敬的看着主座上的两人。
角落里偷打瞌睡的女人被与她同桌的五妹妹戳醒了,惺忪的睡眼很是茫然,这些日子又是操心又是害怕的,别说睡眠了,吃饭都没有正常点过。
今夜嘈杂的声音像是催眠曲似的,直接将她给催眠了。
五弟为朝廷立下不少汗马功劳,无论是平定南蛮,还是治地方叛乱,都尽心尽力,今日生辰,朕便借这杯酒,为你庆生,日后还要继续与朕一同守护这大好江山啊。”说罢,皇上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尧瑢合端起酒杯,恭敬地回道:“臣弟定不负皇上厚望。”言罢,仰头将酒喝下。
大臣们手持酒杯,起身拱手行礼:“臣等在此恭贺殿下生辰之喜,殿下凯旋而归,实乃我朝之福。”
他举杯一一回应。
不知为何,樊玉清好生心疼他,任谁都没有想到他生辰这日是他母亲的忌日,先前他承受着母亲的死亡,不愿过生辰,而如今他违背意愿勉强欢乐,谁都不知道他心中的痛苦,只是一味的阿谀奉承罢了。
“如今五弟二十有四,尚未婚娶,此乃朕心中一阵倒刺,此刺不拔,朕心难安啊,借此接机会,朕想为五弟觅得良人,以拔心中之刺。”
“皇上圣明!”朝堂之上各位大臣们不是没有催促过,大抵是先帝在位时便开始上书,先前他是先帝看好的继承大统的人选,若不是出了意外,现如今早该有了后妃吧。
皇家子弟就该早些成婚,留下根脉才是。
听到此话,众大臣家的贵女,坐直了身子,能成为未来的储妃可是莫大的荣耀,既能光耀门楣又能享受荣华,一生无忧。
原先承垣王最佳的人选林姩姩已被皇上判处永世不得入宫,以后都没有希望了,其她人少了这位劲敌,自然满门自信。
皇上扫了一眼正不知在想什么的樊玉清,瞧她无欲无求的样子,难道五弟没有搞定她?若是如此,那他先前的圣旨可是白废了。
“尚书令大人。”在众人等着旨意时,皇上突然喊了樊保澜一声:“听闻樊家有三个女儿?”
樊保澜即刻起身作揖回应:“回皇上的话,臣大哥家中尚有一女,臣膝下有两女。”
其他大臣听到皇上独独叫了他问话,脸上的笑意刹那间全无,一个靠着死去父亲在官场游走的胆小鬼,哪来的本事能做承垣王的老丈人,传出去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
“尚书令大人觉得樊家哪位女儿可以做承垣王的王妃啊?”
听到此话,樊玉清也瞬间清醒了起来,她知道这次为父带着樊玉浅前来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自打她退婚以来,她这张牌就被他舍弃了。
果不其然,他下一刻便说:“臣的小女儿玉浅尚待字闺中。”他说完,身侧的樊玉浅雀跃极了。
皇上笑道:“听闻此女的生母是蒹葭苑出身的花魁娘子,这样的身份若是配了五弟,尚书令大人这是在骂先帝还是在骂朕呢?”
樊保澜迅速跪地叩首:“皇上明鉴,臣并不是此意。”皇上也没有与他再啰嗦,直接问:“还有呢?”本来雀跃的女人也因此话落寞了。
“臣大哥的女儿今年左右不过一十二岁,怕是年纪太小……”
“还有呢?”皇上是非听到想听的名字不可,瞧他缄口不言,皇上再问:“尚书令为何不回答朕?”
“皇上,玉清她病了,怕是不能……若是伤了殿下的贵体那便是樊家的罪过了。”
“是吗?樊玉清你病了?”随着皇上的话,众人将目光投射到了她的身上,令她动也不敢动。
她到底病没病啊?
若是没有病,便与皇上先前的圣旨不符,旁人怕是说皇上的闲话了,若是说病了,她与尧瑢合日后怕是更难了。
此事真的是令她左右为难啊。
她起身福礼道:“回皇上的话,臣女先前的确病了,在大夫的悉心诊治下,臣女的病如今大好……”她许是觉得自己说的模棱两可,即刻换话:“如今已无大碍了。”
皇上瞟了眼正在直勾勾地看着说话激灵的女人,心中无奈的叹气,守着这么多人的面怎么就不控制一下呢。
“你觉得承垣王如何?”
“臣女觉得殿下一切都好。”
此话说的含糊不清,皇上不满意:“哪里好?”
樊玉清微微一笑:“殿下仪表堂堂,行事果敢,菩萨心肠,更是战功显赫为皇上为大邺分忧,此等人自是哪里都好。”
皇上哈哈大笑,随后询问道:“朕若将你许配给承垣王你可愿意?”
这话一出,还不等她同意或是拒绝,众大臣们纷纷起身拒绝:“皇上三思啊!此女先前可是许配过临孜王,这可是天下人皆知的事情,若是再许给承垣王,恐怕遭人非议,影响皇家的名声啊!”
一女许二夫,更何况还是深受百姓爱戴的战神殿下,传出去,实在难听啊!
眼看着主座上一直尚未开口的男人要发怒了,皇上赶在之前开口:“众卿是否听听承垣王的意思?”
各位将视线投到了尧瑢合的身上。
“本王无异议,此生非樊玉清不娶,各位大臣若是想看着本王孤寂一生,尽管进言,本王成全各位便是。”
“这……”大臣们许是没有想到他这样说,直接愣住了,皇上总结道:“既然如此,朕便……”话音未落,皇上的话就被柳珩打断了。
“本相不同意,樊家女郎一身文弱气,可受不了殿下飒爽的性子,更何况殿下整日奔波战场,哪里顾暇后院,倒不如娶个簪缨世家的女儿,一同奔赴战场,为国家效力。”
他的女儿可不能白白的便宜了这小子,方才还无礼的警告他,日后若真成了他的女婿,岂不是被他一辈子压着,被他气死,说不定女儿也是个胳膊肘往外拐的主儿,他可不能去赌。
樊玉清暗暗地看了眼这位亲生父亲,怎么哪哪都有他,她说的还不明显吗?不帮衬也就算了,竟想坏了她的婚事,如此父亲还不如是樊保澜,他虽然怂,好在此事没有他插手的余地。
好气,不认他也罢!
柳珩的话不仅没有大臣反对,还引起了他们的共鸣。